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仿刺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仿刺参活体的解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仿刺参个体用清洁海水清洗后,置于经洁净海水浸润过的医用纱布上;S2、解剖仿刺参获取所需组织器官;S3、解剖后的仿刺参个体,放养于水温10~15℃、含氟苯尼考的清洁海水中饲养;S4、对海水进行微充气;S5、每天对海水更换1次,补充氟苯尼考,当刀口愈合后,每天投喂有机底泥和藻粉;S6、经15~30天,仿刺参的组织器官可完成修复、再生,并恢复至正常状态,以该方法获取的组织器官样品质量能够满足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的质量需求,而且能够实现仿刺参的循环使用,尤其适用于个体的连续观察、研究类实验,以及比较珍贵、稀少的种群个体。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0487497.X
申请日
2020-06-02
公开日
2020-09-15
公开号
CN111658024A
主分类号
/A/A61/ 人类生活必需
标准类别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发明公开

发明人

陈雷 于晓明 秦玉雪 尹增强 方蕾 谷海峰 郭良勇 侯林

申请人

大连海洋大学

申请人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2-52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仿刺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仿刺参活体的解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仿刺参个体用清洁海水清洗后,置于经洁净海水浸润过的医用纱布上;S2、解剖仿刺参获取所需组织器官;S3、解剖后的仿刺参个体,放养于水温10~15℃、含氟苯尼考的清洁海水中饲养;S4、对海水进行微充气;S5、每天对海水更换1次,补充氟苯尼考,当刀口愈合后,每天投喂有机底泥和藻粉;S6、经15~30天,仿刺参的组织器官可完成修复、再生,并恢复至正常状态,以该方法获取的组织器官样品质量能够满足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的质量需求,而且能够实现仿刺参的循环使用,尤其适用于个体的连续观察、研究类实验,以及比较珍贵、稀少的种群个体。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