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单原子掺杂纳米碳材料催化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所述金属单原子掺杂纳米碳材料催化载体包括由含氮碳壳包覆碳质内核形成的含氮碳质核壳结构以及分布于所述含氮碳质核壳结构内的金属单原子。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单原子掺杂纳米碳材料催化载体具有丰富的多孔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而且具有较强的对多硫离子的吸附能力和电化学催化的功能,其在应用为硫化锂正极载体时,能够使二次电池在低的截至电压下(3V)同时实现快速的活化(0.1C),且电极结构在电化学循环过程能够保证材料的结构稳定,在高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表现更为突出,电池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电池整体电化学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可以实现电池的快速充放电。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710574091.3
申请日
2017-07-14
公开日
2019-01-22
公开号
CN109248712A
主分类号
/B/B01/ 作业;运输
标准类别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发明人

张跃钢 王健 蔺洪振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申请人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若水路398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单原子掺杂纳米碳材料催化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所述金属单原子掺杂纳米碳材料催化载体包括由含氮碳壳包覆碳质内核形成的含氮碳质核壳结构以及分布于所述含氮碳质核壳结构内的金属单原子。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单原子掺杂纳米碳材料催化载体具有丰富的多孔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而且具有较强的对多硫离子的吸附能力和电化学催化的功能,其在应用为硫化锂正极载体时,能够使二次电池在低的截至电压下(3V)同时实现快速的活化(0.1C),且电极结构在电化学循环过程能够保证材料的结构稳定,在高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表现更为突出,电池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电池整体电化学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可以实现电池的快速充放电。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