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布一种车身结构用低成本高成形性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
其可利用回收铝或普铝配制Al‑Zn‑Mg‑Cu‑Fe系合金,在非真空下利用中频感应熔炼合金,并将其浇铸在水冷钢模内冷却;对铸锭进行一定时间的低温热处理,然后一定温下热轧;短时均匀化调控沉淀相、溶质元素分布和原生富铁相分布状态;随后进行二次热轧(根据原生富铁相浓度确定热轧变形量),顺序进行一定量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处理;高温短时固溶处理,随后将固溶处理后的合金板材淬火冷却至室温;将淬火态试样快速转移至时效炉内进行等温预时效处理,稳定合金组织和性能。
该系合金不仅可充分利用回收铝或普铝熔铸,降低成本,而且工艺调控后还可具有优异的室温冲压成形性能。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0460504.7
申请日
2020-05-27
公开日
2020-08-28
公开号
CN111593239A
主分类号
/B/B21/ 作业;运输
标准类别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郭明星 袁亮亮 庄林忠 张济山 吴长旻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南京启智浦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布一种车身结构用低成本高成形性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
其可利用回收铝或普铝配制Al‑Zn‑Mg‑Cu‑Fe系合金,在非真空下利用中频感应熔炼合金,并将其浇铸在水冷钢模内冷却;对铸锭进行一定时间的低温热处理,然后一定温下热轧;短时均匀化调控沉淀相、溶质元素分布和原生富铁相分布状态;随后进行二次热轧(根据原生富铁相浓度确定热轧变形量),顺序进行一定量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处理;高温短时固溶处理,随后将固溶处理后的合金板材淬火冷却至室温;将淬火态试样快速转移至时效炉内进行等温预时效处理,稳定合金组织和性能。
该系合金不仅可充分利用回收铝或普铝熔铸,降低成本,而且工艺调控后还可具有优异的室温冲压成形性能。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