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缺少对筒舱状零部件内腔进行加工的装置、且不增加加工设备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筒舱状零部件内腔加工装置、系统,该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动力传递部件、第二动力传递部件、第一切削部件、第二切削部件,第二切削部件的尺寸小于第一切削部件,第二动力传递部件通过连接杆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连接;对待加工零部件的外表面进行加工时,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上连接第一切削部件;对筒舱类待加工零部件的内腔进行加工时,将连接杆、第二动力传递部件和第二切削部件,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连接。
因此,可以实现对筒舱状零部件内腔特征的加工,保证筒舱内部曲面、平面、孔等特征满足设计需求。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1208187.6
申请日
2020-11-03
公开日
2021-01-22
公开号
CN112247603A
主分类号
/B/B23/ 作业;运输
标准类别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发明公开

发明人

杨长青 田艳军 杨光 张慧勇 张卫民

申请人

保定长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072550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高林村镇站里村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缺少对筒舱状零部件内腔进行加工的装置、且不增加加工设备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筒舱状零部件内腔加工装置、系统,该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动力传递部件、第二动力传递部件、第一切削部件、第二切削部件,第二切削部件的尺寸小于第一切削部件,第二动力传递部件通过连接杆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连接;对待加工零部件的外表面进行加工时,在第一动力传递部件上连接第一切削部件;对筒舱类待加工零部件的内腔进行加工时,将连接杆、第二动力传递部件和第二切削部件,与第一动力传递部件连接。
因此,可以实现对筒舱状零部件内腔特征的加工,保证筒舱内部曲面、平面、孔等特征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