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流生境水生生物避难装置及使用方法,框架结构为纺锤形,框架结构由竹子编织,有两个相同的圆锥形框架组合,框架结构用麻绳将填充后的两圆锥形框架结构相连,相连时两个无底圆锥形框架底部相对,麻绳贯穿两圆锥形框架结构底部,框架结构中的一个末端通过锚系绳与河底大型砾石连接。
步骤是:A、将纺锤形竹笼填充后设置于河道低洼处;B、用不同填充物比例调节浮力,装置悬浮在水柱中;C、随着填充物的分解及各种无脊椎动物的定居及泥沙的累积,装置逐渐下沉;D、装置设置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便,为水源地河流激流生境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提供一种避难场地,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810731118.X
申请日
2018-07-05
公开日
2021-05-28
公开号
CN108892224B
主分类号
/C/C02/ 化学;冶金
标准类别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有效专利

发明人

王伟波 舒枭 谭香 张全发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申请人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磨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流生境水生生物避难装置及使用方法,框架结构为纺锤形,框架结构由竹子编织,有两个相同的圆锥形框架组合,框架结构用麻绳将填充后的两圆锥形框架结构相连,相连时两个无底圆锥形框架底部相对,麻绳贯穿两圆锥形框架结构底部,框架结构中的一个末端通过锚系绳与河底大型砾石连接。
步骤是:A、将纺锤形竹笼填充后设置于河道低洼处;B、用不同填充物比例调节浮力,装置悬浮在水柱中;C、随着填充物的分解及各种无脊椎动物的定居及泥沙的累积,装置逐渐下沉;D、装置设置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便,为水源地河流激流生境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提供一种避难场地,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