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电化学与生物传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升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及传感性能的方法。
在低温环境中,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生物膜进行驯化,待该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电压稳定,即获得低温驯化成功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其通过低温驯化获得特定结构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产电菌群落,提升该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的产电能力和传感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低温驯化调控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相比于常温启动的燃料电池,其产电性能提升了12.5%‑75%,传感灵敏度大约提升2‑3倍。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910095438.5
申请日
2019-01-31
公开日
2019-06-28
公开号
CN109950585A
主分类号
/C/C02/ 化学;冶金
标准类别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刘冰川 黎建峰 潘静怡 郭胜霞 汪东亮 杨昌柱 濮文虹 胡敬平 侯慧杰 杨家宽 梁莎 肖可可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申请人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电化学与生物传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升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及传感性能的方法。
在低温环境中,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生物膜进行驯化,待该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电压稳定,即获得低温驯化成功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其通过低温驯化获得特定结构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产电菌群落,提升该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的产电能力和传感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低温驯化调控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相比于常温启动的燃料电池,其产电性能提升了12.5%‑75%,传感灵敏度大约提升2‑3倍。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