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微循环系统构建海绵城市的系统,包括:排水管道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海绵城市排水管道的运行状态;雨水调度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天气预报信息、排水管道运行信息和微循环系统信息得到区域排放规划和雨水调度规划;多个区域管理模块,用于分解所述规划得到微循环排放规划和微循环调度规划;多个微循环系统,用于循环利用雨水,根据所述微循环排放规划和微循环调度规划进行排水,并发送缺水状态信息;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微循环系统构建海绵城市的方法,本发明可通过互联网接收气象信息,制定防涝规划,从而预先规划排水,降低暴雨期间管网排水负荷,解决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管道容量限制问题。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710192078.1
申请日
2017-03-28
公开日
2017-07-21
公开号
CN106971352A
主分类号
/C/C02/ 化学;冶金
标准类别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胡秉谊 佟梦竹 李恒永 陈丹璐 郑勐 严若冲

申请人

衡水益通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申请人地址

053400 河北省廊坊市武邑县循环经济园区河钢路

专利摘要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微循环系统构建海绵城市的系统,包括:排水管道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海绵城市排水管道的运行状态;雨水调度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天气预报信息、排水管道运行信息和微循环系统信息得到区域排放规划和雨水调度规划;多个区域管理模块,用于分解所述规划得到微循环排放规划和微循环调度规划;多个微循环系统,用于循环利用雨水,根据所述微循环排放规划和微循环调度规划进行排水,并发送缺水状态信息;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微循环系统构建海绵城市的方法,本发明可通过互联网接收气象信息,制定防涝规划,从而预先规划排水,降低暴雨期间管网排水负荷,解决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管道容量限制问题。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