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焦用混主焦煤的分类方法,用炼焦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焦炭冷态抗碎强度M40及热态反应后强度CSR指标的不同范围,分别将其分类为混主焦煤Ⅰ、混主焦煤Ⅱ;并据此确立了该混主焦煤的配用,为配煤炼焦提供简单易行的技术路线,既强化了产品实物质量对煤分类的指导作用,又兼顾了原料煤的内在质量要求,能对炼焦煤进行动态、客观的分类管理,实现了焦炭单一指标M40或CSR的调整控制与原料煤质量的一一对应,使焦炭质量及成本控制变得相对简单易行,降低了焦炭质量变化对高炉生产的负面影响。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811154702.X
申请日
2018-09-30
公开日
2020-04-07
公开号
CN110964552A
主分类号
/C/C10/ 化学;冶金
标准类别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高云祥 葛居娜 李轶 杨立新 汪勤峰 夏海英 曾海梅 刘宁斌

申请人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650300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郎家庄昆钢科技创新部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焦用混主焦煤的分类方法,用炼焦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焦炭冷态抗碎强度M40及热态反应后强度CSR指标的不同范围,分别将其分类为混主焦煤Ⅰ、混主焦煤Ⅱ;并据此确立了该混主焦煤的配用,为配煤炼焦提供简单易行的技术路线,既强化了产品实物质量对煤分类的指导作用,又兼顾了原料煤的内在质量要求,能对炼焦煤进行动态、客观的分类管理,实现了焦炭单一指标M40或CSR的调整控制与原料煤质量的一一对应,使焦炭质量及成本控制变得相对简单易行,降低了焦炭质量变化对高炉生产的负面影响。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