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涉及复合电极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Cu‑MOF/BiVO4复合光电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首先采用电化学沉积和煅烧法在FTO基底上制备出蠕虫状结构的BiVO₄,然后再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BiVO₄表面上可控负载一层Cu₂O,最后借助水热合成法将Cu₂O与有机配体反应,原位在BiVO₄表面引入超薄Cu‑MOF薄膜。
还可将其作为工作电极应用于光电化学分解水反应。
本发明通过简单可行的方法在蠕虫状结构的BiVO4表面负载超薄Cu‑MOF,可有效提高光电极的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并增强其对可见光的捕获能力,最终实现一类可将太阳能‑化学能高效转换的新型复合光电极的构建,具有优秀的光电化学性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本发明工艺简单,重复性好,符合环境友好要求。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910633196.0
申请日
2019-07-15
公开日
2019-11-05
公开号
CN110408951A
主分类号
/C/C25/ 化学;冶金
标准类别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白红叶 邱可佳 刘贞乾 范伟强 崔伟成

申请人

江苏大学

申请人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涉及复合电极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Cu‑MOF/BiVO4复合光电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首先采用电化学沉积和煅烧法在FTO基底上制备出蠕虫状结构的BiVO₄,然后再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BiVO₄表面上可控负载一层Cu₂O,最后借助水热合成法将Cu₂O与有机配体反应,原位在BiVO₄表面引入超薄Cu‑MOF薄膜。
还可将其作为工作电极应用于光电化学分解水反应。
本发明通过简单可行的方法在蠕虫状结构的BiVO4表面负载超薄Cu‑MOF,可有效提高光电极的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并增强其对可见光的捕获能力,最终实现一类可将太阳能‑化学能高效转换的新型复合光电极的构建,具有优秀的光电化学性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本发明工艺简单,重复性好,符合环境友好要求。

相似专利技术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