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生物质炭纤维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锂离子电池用生物质炭纤维负极材料的微观形貌呈纤维状,生物质炭纤维的直径为1μm~5μm。
制备方法包括(1)将生物质原材料浸入碱溶液中在120℃~180℃下进行水热预处理,得到悬浮液;(2)将所得悬浮液过滤得到前驱体,前驱体超声分散后过滤干燥,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升温至700℃~1100℃进行热解炭化即得负极材料。
本发明的负极材料较好地保留了纤维状形貌,首次库伦效率高,比容量大,制备方法原料来源丰富,环保可再生,且工艺过程简单,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制备领域。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810320786.3
申请日
2018-04-11
公开日
2018-10-02
公开号
CN108615888A
主分类号
/DD/D01/ 纺织;造纸
标准类别
天然或化学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张翔 刘贡钢 罗勇锋 胡进波 李贤军

申请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申请人地址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韶山南路498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生物质炭纤维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锂离子电池用生物质炭纤维负极材料的微观形貌呈纤维状,生物质炭纤维的直径为1μm~5μm。
制备方法包括(1)将生物质原材料浸入碱溶液中在120℃~180℃下进行水热预处理,得到悬浮液;(2)将所得悬浮液过滤得到前驱体,前驱体超声分散后过滤干燥,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升温至700℃~1100℃进行热解炭化即得负极材料。
本发明的负极材料较好地保留了纤维状形貌,首次库伦效率高,比容量大,制备方法原料来源丰富,环保可再生,且工艺过程简单,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制备领域。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