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暖羊毛木棉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羊毛混纺纱线的纤维组成包括木棉纤维和羊毛纤维,木棉纤维的纺前处理依次包括复合酶溶液浸渍水解处理、一次干燥和喷洒聚氨酯处理液静置处理、二次烘干焙烘;复合酶溶液中的酶包括酸性脂肪酶和戊聚糖酶;聚氨酯处理液的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封端型水性聚氨酯3~8份、渗透剂0.01~0.2份、水70~91份;二次烘干后的焙烘温度大于110℃。
对木棉纤维表面的蜡质以及蜡质水解后暴露出的半纤维素等进行局部水解,然后利用聚氨酯解封的异氰酸根与木棉纤维表面暴露的羟基反应,有助于改善木棉纤维的可纺性。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810746398.1
申请日
2018-07-09
公开日
2018-11-16
公开号
CN108823736A
主分类号
/DD/D02/ 纺织;造纸
标准类别
纱线;纱线或绳索的机械整理;整经或络经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陈丽芬 陶雅芸 丁巧英

申请人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新桥镇马嘶桥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暖羊毛木棉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羊毛混纺纱线的纤维组成包括木棉纤维和羊毛纤维,木棉纤维的纺前处理依次包括复合酶溶液浸渍水解处理、一次干燥和喷洒聚氨酯处理液静置处理、二次烘干焙烘;复合酶溶液中的酶包括酸性脂肪酶和戊聚糖酶;聚氨酯处理液的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封端型水性聚氨酯3~8份、渗透剂0.01~0.2份、水70~91份;二次烘干后的焙烘温度大于110℃。
对木棉纤维表面的蜡质以及蜡质水解后暴露出的半纤维素等进行局部水解,然后利用聚氨酯解封的异氰酸根与木棉纤维表面暴露的羟基反应,有助于改善木棉纤维的可纺性。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