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的岸坡防护组件、岸坡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其中,上模块呈倒“山”字形结构,下模块为可与上模块可插接的正“山”字形结构,且下模块配有一体式基座板。
通过上、下模块组合快速构建岸坡,可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力学稳定性高。
拼装完成后,可形成稳固的整体式岸坡结构,达到良好的抗冲刷、护坡效果。
上、下模块上开设的透水孔有利于保证水‑土连通性,对生态友好,有利于岸坡生境的重建。
上模块和下模块间的插接配合结构有利于出现岸坡崩退、突然坍塌等情况时,进行快速地护坡防护构建,于风险应急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0573133.3
申请日
2020-06-22
公开日
2020-09-11
公开号
CN111648305A
主分类号
/EE/E02/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发明公开

发明人

吴攀 王堂中 姜倩 周曹宇 杨涛 王睿 谢金超 胡啸宇 张高斌 房洪旭 史明洋 陆永军 李寿千 刘怀湘 朱明成 莫思平 王志力 侯庆志 宋云涛 陈康 徐雪鸿 陆彦 黄廷杰 左利钦 秦一飞

申请人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申请人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223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的岸坡防护组件、岸坡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其中,上模块呈倒“山”字形结构,下模块为可与上模块可插接的正“山”字形结构,且下模块配有一体式基座板。
通过上、下模块组合快速构建岸坡,可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力学稳定性高。
拼装完成后,可形成稳固的整体式岸坡结构,达到良好的抗冲刷、护坡效果。
上、下模块上开设的透水孔有利于保证水‑土连通性,对生态友好,有利于岸坡生境的重建。
上模块和下模块间的插接配合结构有利于出现岸坡崩退、突然坍塌等情况时,进行快速地护坡防护构建,于风险应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