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渡槽的构造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所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渡槽包括上部混凝土槽身、槽身顶部钢拉杆和下部钢梁。
上部混凝土槽身采用矩形或U形截面,下部钢梁沿槽身纵向通长布置,与上部混凝土槽身通过连接件相连形成整体。
槽身侧墙采用变截面、内侧粘贴L型薄钢板或沿竖向设置预应力钢筋的方式进行加强。
槽身侧墙的顶部采用钢拉杆进行拉接。
本发明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渡槽的构造,改变了传统混凝土渡槽的受力状态和构造细节,令渡槽不必依赖大量的预应力筋来控制混凝土开裂,大大提高渡槽的输水安全性,构造简单,施工便利,经济实用。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910832548.5
申请日
2019-09-04
公开日
2020-01-24
公开号
CN110725282A
主分类号
/EE/E02/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公开

发明人

杨悦 聂建国 赵闯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申请人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渡槽的构造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所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渡槽包括上部混凝土槽身、槽身顶部钢拉杆和下部钢梁。
上部混凝土槽身采用矩形或U形截面,下部钢梁沿槽身纵向通长布置,与上部混凝土槽身通过连接件相连形成整体。
槽身侧墙采用变截面、内侧粘贴L型薄钢板或沿竖向设置预应力钢筋的方式进行加强。
槽身侧墙的顶部采用钢拉杆进行拉接。
本发明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渡槽的构造,改变了传统混凝土渡槽的受力状态和构造细节,令渡槽不必依赖大量的预应力筋来控制混凝土开裂,大大提高渡槽的输水安全性,构造简单,施工便利,经济实用。

相似专利技术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