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雨水再生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再生利用装置,包括植被层,所述植被层的下层设有侧砖层,所述侧砖层的下层设有混合碳渣层,所述植被层的一侧设有排水道,所述排水道的顶部活动安装有井板,所述排水道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格栅板,所述混合碳渣层和排水道的下方均设有集水层,所述集水层的上方设有滤网层,所述滤网层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防护网板。
本发明通过在集水层的内部设置集水槽,再配合净水管道、缓冲板和排污管的使用,使雨水在系统净化前可以分成底层污水和上层清水,从而减少了后续雨水所需的净化步骤,降低了雨水再生的工作量,从而提升了雨水净化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0521052.9
申请日
2020-06-10
公开日
2020-09-04
公开号
CN111622326A
主分类号
/EE/E03/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给水;排水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发明公开

发明人

郑旭岳

申请人

郑旭岳

申请人地址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阳明街道新村桥大山下36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雨水再生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再生利用装置,包括植被层,所述植被层的下层设有侧砖层,所述侧砖层的下层设有混合碳渣层,所述植被层的一侧设有排水道,所述排水道的顶部活动安装有井板,所述排水道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格栅板,所述混合碳渣层和排水道的下方均设有集水层,所述集水层的上方设有滤网层,所述滤网层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防护网板。
本发明通过在集水层的内部设置集水槽,再配合净水管道、缓冲板和排污管的使用,使雨水在系统净化前可以分成底层污水和上层清水,从而减少了后续雨水所需的净化步骤,降低了雨水再生的工作量,从而提升了雨水净化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