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高宽比混凝土矩形储液结构的设计方法及其结构,通过计算静水压力作用下大高宽比混凝土矩形储液结构的壁板拉应力,获得储液高度的限值;当储液高度达到该限值时,在储液结构内加设矩形的水平板件,水平板件的四周边缘与储液结构内侧的四周壁板连接,且水平板件上开设有通孔;再分别计算静力作用下和地震动力作用下壁板拉应力最小时对应的水平板件布置的高度位置,综合考虑静力和地震动力作用,最终确定水平板件的设置位置。
本发明提出了解决大高宽比混凝土矩形储液结构应用时面临的储液高度增加到较大值时,壁板拉应力会超越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导致储液结构破坏的瓶颈问题的方法,为其应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0176195.0
申请日
2020-03-13
公开日
2021-07-20
公开号
CN111379458B
主分类号
/EE/E04/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建筑物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有效专利

发明人

景伟 陈鹏 朱胜祥 高旭东 邢尚尚

申请人

兰州理工大学

申请人地址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高宽比混凝土矩形储液结构的设计方法及其结构,通过计算静水压力作用下大高宽比混凝土矩形储液结构的壁板拉应力,获得储液高度的限值;当储液高度达到该限值时,在储液结构内加设矩形的水平板件,水平板件的四周边缘与储液结构内侧的四周壁板连接,且水平板件上开设有通孔;再分别计算静力作用下和地震动力作用下壁板拉应力最小时对应的水平板件布置的高度位置,综合考虑静力和地震动力作用,最终确定水平板件的设置位置。
本发明提出了解决大高宽比混凝土矩形储液结构应用时面临的储液高度增加到较大值时,壁板拉应力会超越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导致储液结构破坏的瓶颈问题的方法,为其应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