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包括排水沟、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区、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区、绿地雨水收集净化区,排水沟设有与集水管连接的污水管,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区、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区、绿地雨水收集净化区内的雨水均通过市政管网流入集水管,集水管连接至初级净化模块,初级净化模块的后方依次设有管道连接的次级净化模块、酸碱调节模块、曝气模块、光催化模块和水库,水库内的水通过排水管及水泵被引入市政用水区、家庭用水区及园林灌溉区使用;本发明通过多方位对城市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处理,有效缓解城市雨洪压力,提高雨水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同时能够吸收水中的污染物,缓解城市面源污染问题。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1232859.7
申请日
2020-11-06
公开日
2021-02-09
公开号
CN112343162A
主分类号
/EE/E04/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建筑物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发明公开

发明人

刘贺

申请人

刘贺

申请人地址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青堡村3区23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包括排水沟、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区、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区、绿地雨水收集净化区,排水沟设有与集水管连接的污水管,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区、屋顶雨水收集净化区、绿地雨水收集净化区内的雨水均通过市政管网流入集水管,集水管连接至初级净化模块,初级净化模块的后方依次设有管道连接的次级净化模块、酸碱调节模块、曝气模块、光催化模块和水库,水库内的水通过排水管及水泵被引入市政用水区、家庭用水区及园林灌溉区使用;本发明通过多方位对城市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处理,有效缓解城市雨洪压力,提高雨水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同时能够吸收水中的污染物,缓解城市面源污染问题。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