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流度控制装置及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由于连续相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为分散相,因此具有较好的注入能力,尤其是在孔喉较小的超低渗透油藏中。
而且,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在地层中运移时,能够在地层孔喉的剪切作用下,与地层水相互作用,形成水包气的二氧化碳泡沫,并且在由气包水转相为水包气的过程中,纳米颗粒能够吸附在气液界面,增强泡沫的稳定性,提高其控制二氧化碳流度的时效性。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910322036.4
申请日
2019-04-22
公开日
2019-07-12
公开号
CN109999684A
主分类号
/EE/E21/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张超 李兆敏 李松岩 汪勇 吕广忠 武守亚 席玲慧 王美佳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申请人地址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流度控制装置及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由于连续相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为分散相,因此具有较好的注入能力,尤其是在孔喉较小的超低渗透油藏中。
而且,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在地层中运移时,能够在地层孔喉的剪切作用下,与地层水相互作用,形成水包气的二氧化碳泡沫,并且在由气包水转相为水包气的过程中,纳米颗粒能够吸附在气液界面,增强泡沫的稳定性,提高其控制二氧化碳流度的时效性。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