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一种下路桁形式预应力管幕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结构由若干预制混凝土梁、两个预制钢单元、两个桥台、横向预应力筋以及纵向预应力筋组成;所述若干混凝土梁通过锁扣以及夹缝灌浆相连接,并通过所述张拉横向预应力筋及纵向预应力筋形成整体;所述两个预制钢单元放置于左上、右上两个角点,并作为横向预应力筋的施工平台,为若干预制混凝土梁施加横向预应力。
施工时,预制混凝土梁置换推进,将两个角的钢单元作为横向预应力筋的施工地点,同时通过纵横预应力,将管幕四周若干单独构件紧紧箍在一起,并支承于隧道两端的桥台之上,从而控制管幕的变形,提高管幕的整体性,进而达到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710892360.0
申请日
2017-09-27
公开日
2019-04-02
公开号
CN109555535A
主分类号
/EE/E21/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熊学玉 高心宇 肖启晟 王宽如

申请人

上海同吉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申请人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中山北二路1121号909室

专利摘要

一种下路桁形式预应力管幕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结构由若干预制混凝土梁、两个预制钢单元、两个桥台、横向预应力筋以及纵向预应力筋组成;所述若干混凝土梁通过锁扣以及夹缝灌浆相连接,并通过所述张拉横向预应力筋及纵向预应力筋形成整体;所述两个预制钢单元放置于左上、右上两个角点,并作为横向预应力筋的施工平台,为若干预制混凝土梁施加横向预应力。
施工时,预制混凝土梁置换推进,将两个角的钢单元作为横向预应力筋的施工地点,同时通过纵横预应力,将管幕四周若干单独构件紧紧箍在一起,并支承于隧道两端的桥台之上,从而控制管幕的变形,提高管幕的整体性,进而达到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