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是针对采用全断面开挖的软岩或软土隧洞,提供了隧洞掌子面监测及优化设计方法,包括系统性监测内容的设计,各监测仪器的布置以及监测频次,开挖支护设计方案的优化等,达到解决现有的监测方法中未能全面考虑掌子面变形特征对隧洞稳定的影响的问题,并为施工方案及支护参数优化提供直接依据。
本方法的具体内容是:对预先选取的隧洞试验段进行开挖,分别在开挖过程中逐步减少玻璃纤维锚杆搭接长度、逐步提高开挖进尺、逐步提高掌子面停留时间,其他开挖支护参数不变,同时监测开挖过程中的隧洞掌子面变形情况进行监测,获得优化后的玻璃纤维锚杆搭接长度参数、开挖进尺参数、掌子面停留时间参数。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910261428.4
申请日
2019-04-02
公开日
2019-07-12
公开号
CN110005467A
主分类号
/EE/E21/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褚卫江 张春生 侯靖 曹爱武 刘加进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22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是针对采用全断面开挖的软岩或软土隧洞,提供了隧洞掌子面监测及优化设计方法,包括系统性监测内容的设计,各监测仪器的布置以及监测频次,开挖支护设计方案的优化等,达到解决现有的监测方法中未能全面考虑掌子面变形特征对隧洞稳定的影响的问题,并为施工方案及支护参数优化提供直接依据。
本方法的具体内容是:对预先选取的隧洞试验段进行开挖,分别在开挖过程中逐步减少玻璃纤维锚杆搭接长度、逐步提高开挖进尺、逐步提高掌子面停留时间,其他开挖支护参数不变,同时监测开挖过程中的隧洞掌子面变形情况进行监测,获得优化后的玻璃纤维锚杆搭接长度参数、开挖进尺参数、掌子面停留时间参数。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