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工作面一侧基本顶的岩梁下沉量;步骤2:确定待设计支护结构的压缩变形量;步骤3:根据得到的压力计算待设计的支护结构能够抵抗基本顶岩梁压力的最小刚度;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刚度反推待设计的支护结构的构成材料的孔隙率;步骤5:将待设计的支护结构划分为由下向上且孔隙率成梯度变化的多层,得到支护结构最底层材料的最小孔隙率和最顶层材料的最大孔隙率,进而得到支护结构每层材料的孔隙率;步骤6:根据待支护结构每层材料的孔隙率计算浇注时每层材料的泡沫掺入量,使用本发明设计方法得到的支护结构具有让压吸能的功能,且结构稳定。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911380862.0
申请日
2019-12-27
公开日
2020-04-24
公开号
CN111058893A
主分类号
/EE/E21/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李利平 商成顺 孙子正 屠文锋 王利戈 陈雨雪 刘聪

申请人

山东大学

申请人地址

25006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7923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工作面一侧基本顶的岩梁下沉量;步骤2:确定待设计支护结构的压缩变形量;步骤3:根据得到的压力计算待设计的支护结构能够抵抗基本顶岩梁压力的最小刚度;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刚度反推待设计的支护结构的构成材料的孔隙率;步骤5:将待设计的支护结构划分为由下向上且孔隙率成梯度变化的多层,得到支护结构最底层材料的最小孔隙率和最顶层材料的最大孔隙率,进而得到支护结构每层材料的孔隙率;步骤6:根据待支护结构每层材料的孔隙率计算浇注时每层材料的泡沫掺入量,使用本发明设计方法得到的支护结构具有让压吸能的功能,且结构稳定。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