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拆解式文物修复方法,不使用热熔胶等材料对文物进行临时固定,也不使用泥土等材料对文物进行接触式的翻模,而是通过3D扫描、借助逆向工程的计算机技术制得支撑物白模,且不将支撑物白模直接用于文物碎片支撑,而是将其进一步作为模具,通过手工矫正来得到精度更好的新内支撑;既避免了热熔胶对保存状态差、丧失金属基体而腐蚀殆尽的文物碎片的损害,又可将对文物本体的干预降到最低,避免翻模过程中对文物造成损坏。
各个碎片、文物支撑物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文物碎片受力均匀,可以反复拆解和组装,无需借助粘接剂和鱼线,且装配精度好,拆解和组装快捷简便,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上述当代文物修复理念要求,实用性强。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0597463.6
申请日
2020-06-28
公开日
2021-05-11
公开号
CN111703070B
主分类号
/F/F16/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标准类别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有效专利

发明人

刘彦琪

申请人

北京大学

申请人地址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拆解式文物修复方法,不使用热熔胶等材料对文物进行临时固定,也不使用泥土等材料对文物进行接触式的翻模,而是通过3D扫描、借助逆向工程的计算机技术制得支撑物白模,且不将支撑物白模直接用于文物碎片支撑,而是将其进一步作为模具,通过手工矫正来得到精度更好的新内支撑;既避免了热熔胶对保存状态差、丧失金属基体而腐蚀殆尽的文物碎片的损害,又可将对文物本体的干预降到最低,避免翻模过程中对文物造成损坏。
各个碎片、文物支撑物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文物碎片受力均匀,可以反复拆解和组装,无需借助粘接剂和鱼线,且装配精度好,拆解和组装快捷简便,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上述当代文物修复理念要求,实用性强。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