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内外双层吸振结构的摩擦能量回收吸振器,其包括内层吸振结构,外层吸振结构,内层阻尼调节和能量转化装置,外层阻尼调节和能量转化装置;内层吸振结构包括质量块(5),内层导柱(7),内层吸振弹簧(12),内层绝缘外壳(14);内层阻尼调节和能量转化装置包括内层电极金属(4),内层电介质板(6),外层吸振结构包括外层导柱(3),外层吸振弹簧(13),外层绝缘外壳(17);外层阻尼调节和能量转化装置包括外层电极金属(1),外层电介质板(2),本发明通过接触滑动式的导体‑电介质独立层摩擦发电原理,电介质与金属电极之间只存在接触和摩擦,而避免了材料之间的撞击,不产生二次振动的危害。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0941877.6
申请日
2020-09-09
公开日
2021-07-09
公开号
CN112065919B
主分类号
/F/F16/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标准类别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有效专利

发明人

刘子豪 李世昌 蒋绩 陈俊利 李劲松 卫之龙

申请人

海南大学

申请人地址

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58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内外双层吸振结构的摩擦能量回收吸振器,其包括内层吸振结构,外层吸振结构,内层阻尼调节和能量转化装置,外层阻尼调节和能量转化装置;内层吸振结构包括质量块(5),内层导柱(7),内层吸振弹簧(12),内层绝缘外壳(14);内层阻尼调节和能量转化装置包括内层电极金属(4),内层电介质板(6),外层吸振结构包括外层导柱(3),外层吸振弹簧(13),外层绝缘外壳(17);外层阻尼调节和能量转化装置包括外层电极金属(1),外层电介质板(2),本发明通过接触滑动式的导体‑电介质独立层摩擦发电原理,电介质与金属电极之间只存在接触和摩擦,而避免了材料之间的撞击,不产生二次振动的危害。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