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下管廊泄漏封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周围赋存高压气体的水下管廊气体泄漏的带压封堵复合结构及封堵方法。
该复合结构包括以水下管廊内壁为基底从内到外依次粘贴多层压敏胶带、多层纤维胶带和浸润浸渍胶的碳纤维布形成的防气层、增强层和加固层;所述防气层的厚度不小于0.15mm;所述增强层的厚度不小于1.5~2mm;所述加固层的厚度不小于1.2mm。
采用本发明该复合结构进行水下管廊气体泄露封堵,所用材料厚度薄,自重轻,柔韧性较好,形状尺寸可自行裁剪选择,各层之间粘结良好,耐久性优异,保证结构安全。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0206927.6
申请日
2020-03-23
公开日
2020-08-07
公开号
CN111503418A
主分类号
/F/F16/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标准类别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郭成超 王超杰 赵鹏 郝燕洁 孙博 马雪

申请人

中山大学 郑州大学

申请人地址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下管廊泄漏封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周围赋存高压气体的水下管廊气体泄漏的带压封堵复合结构及封堵方法。
该复合结构包括以水下管廊内壁为基底从内到外依次粘贴多层压敏胶带、多层纤维胶带和浸润浸渍胶的碳纤维布形成的防气层、增强层和加固层;所述防气层的厚度不小于0.15mm;所述增强层的厚度不小于1.5~2mm;所述加固层的厚度不小于1.2mm。
采用本发明该复合结构进行水下管廊气体泄露封堵,所用材料厚度薄,自重轻,柔韧性较好,形状尺寸可自行裁剪选择,各层之间粘结良好,耐久性优异,保证结构安全。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