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设计中火灾逃生功能的螺旋滑管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建筑设计中火灾逃生功能的螺旋滑管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火灾逃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设计中火灾逃生功能的螺旋滑管。


背景技术:

2.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内部的建筑大楼越来越多,建筑高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会在建筑体的侧壁安装有下滑式的防火快速逃生通道,供位于高处的人员进行撤离。
3.现有的防火快速逃生通道具有稳定性不佳,在使用时,有倾倒的危险,对逃生人员易造成二次伤害,且现有防火快速逃生通道通常需要靠近建筑墙壁或者窗户,这样效率较低,在火灾现场救援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设计中火灾逃生功能的螺旋滑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防火快速逃生通道具有稳定性不佳,在使用时,有倾倒的危险,对逃生人员易造成二次伤害,且现有防火快速逃生通道通常需要靠近建筑墙壁或者窗户,这样效率较低,在火灾现场救援效率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中火灾逃生功能的螺旋滑管,包括:
6.移动底座、螺旋滑管和加强支柱;
7.所述加强支柱固定安装在移动底座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移动底座对加强支柱稳定支撑,所述加强支柱为组合叠加安装;
8.所述螺旋滑管缠绕在加强支柱的外侧,且螺旋滑管与加强支柱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滑管为组合叠加安装。
9.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底座包括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下表面四角均转动安装有滚轮。
10.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带有刹车锁止机构的滚轮。
11.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板的一侧壁设置有连接拖板,所述连接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螺旋滑管的下侧出口位置对应。
12.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支柱包括单元柱和连接板,所述单元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上下端均开同轴设有内螺孔,所述连接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下端均设置有连接螺头,上下侧两个所述单元柱的内螺孔通过板体上下端的连接螺头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滑管包括连接直管和接头回旋弯管,两个所述连接直管相靠近的一端之间通过接头回旋弯管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滑管的顶端设置有火灾逃生进口,所述火灾逃生进口呈一端
大、另一端小的中空形状。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直管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套在内管体的外部,且外管体的内壁与内管体的外壁之间支撑有缓冲弹簧。
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的一端与加强支柱的外壁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持圈,所述夹持圈包括第一半圈和第二半圈,所述第一半圈和第二半圈之间的一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圈和第二半圈之间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夹持圈用于套在螺旋滑管的外壁上并对螺旋滑管固定。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圈或第二半圈的侧壁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连接支杆通过轴承与第一半圈或第二半圈的侧壁转动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移动底座的设置,将螺旋滑管和加强支柱安装在移动底座上,在救援现场能够将通过对移动底座移动而使得螺旋滑管和加强支柱能够快速移动,从而提高救援效率;
20.2)通过加强支柱从中部对螺旋滑管加强支撑,从而能够对螺旋滑管提高安装稳定性,救援时,较为安全;
21.3)通过螺旋滑管和加强支柱可叠加的设计方式,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楼层的救援,且螺旋滑管和加强支柱的单个组合材料与房屋层高一致或者差别不大,从而能够直接以楼层高度为单位,能够快速拼装救援。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连接直管、接头回旋弯管、火灾逃生进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单元柱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连接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接头回旋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下支撑板、2连接拖板、3滚轮、4缓冲垫、5单元柱、51柱体、52内螺孔、6连接板、61板体、62连接螺头、7连接直管、71内管体、72外管体、73缓冲弹簧、8接头回旋弯管、9火灾逃生进口、10连接机构、101第一半圈、102第二半圈、103轴承、104连接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
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2.实施例:
33.请参阅图1

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中火灾逃生功能的螺旋滑管,包括:
34.移动底座、螺旋滑管和加强支柱;
35.所述加强支柱固定安装在移动底座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移动底座对加强支柱稳定支撑,所述加强支柱为组合叠加安装;
36.所述螺旋滑管缠绕在加强支柱的外侧,且螺旋滑管与加强支柱之间通过连接机构10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滑管为组合叠加安装。
37.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包括下支撑板1,所述下支撑板1的下表面四角均转动安装有滚轮3。通过滚轮3的设置,能够对下支撑板1推动,从而使得上侧的螺旋滑管和加强支柱被推动,方便将移动底座、螺旋滑管和加强支柱移动至指定的救援位置。
38.优选的,所述滚轮3为带有刹车锁止机构的滚轮。滚轮3上有刹车锁止机构,达到救援位置后,通过刹车锁止机构对滚轮3刹车,使得滚轮3及移动底座、螺旋滑管和加强支柱不能移动,上侧逃生人员能够稳定下来,避免出现移动底座、螺旋滑管和加强支柱移动而影响逃生人员正常逃生的情况发生。
39.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板1的一侧壁设置有连接拖板2,所述连接拖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与螺旋滑管的下侧出口位置对应。通过连接拖板2的设置,能够通过其他机械设备对连接拖板2拖动,从而对下支撑板1、螺旋滑管和加强支柱拖动,方便对其运输,通过缓冲垫4的设置,逃生人员下来后,能够受到缓冲垫4的缓冲,避免与下支撑板1之间冲击作用过大而造成二次伤害。
40.优选的,所述加强支柱包括单元柱5和连接板6,所述单元柱5包括柱体51,所述柱体51的上下端均开同轴设有内螺孔52,所述连接板6包括板体61,所述板体61的上下端均设置有连接螺头62,上下侧两个所述单元柱5的内螺孔52通过板体61上下端的连接螺头62连接。单元柱5通过连接板6能够组合叠加,从而适用于不同楼层的救援,通常楼层较低的可以直接在地面上铺设气垫(如不高于三层楼的救援),因此,柱体51、板体61及螺旋滑管预先组合为三层楼的高度,当需要救援时,根据楼层高度在三层楼高度的基础上组合叠加即可,提高效率。
41.优选的,所述螺旋滑管包括连接直管7和接头回旋弯管8,两个所述连接直管7相靠近的一端之间通过接头回旋弯管8连接。通过连接直管7和接头回旋弯管8的配合作用,使得逃生人员能够通过回旋的方式快速下降逃生。
42.优选的,所述螺旋滑管的顶端设置有火灾逃生进口9,所述火灾逃生进口9呈一端大、另一端小的中空形状。
43.优选的,所述连接直管7包括外管体72和内管体71,所述外管体72套在内管体71的外部,且外管体72的内壁与内管体71的外壁之间支撑有缓冲弹簧73。外管体72和内管体71之间通过缓冲弹簧73的弹性支撑作用,使得内管体71具有缓冲效果,且缓冲行程不超过1cm,既有缓冲效果,且避免内管体71与接头回旋弯管8的衔接处对逃生人员造成刮伤。
44.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10包括连接支杆104,所述连接支杆104的一端与加强支柱
的外壁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杆104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持圈,所述夹持圈包括第一半圈101和第二半圈102,所述第一半圈101和第二半圈102之间的一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圈101和第二半圈102之间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夹持圈用于套在螺旋滑管的外壁上并对螺旋滑管固定。
45.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圈101或第二半圈102的侧壁上设置有轴承103,所述连接支杆104通过轴承103与第一半圈101或第二半圈102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一半圈101或第二半圈10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开合,方便对螺旋滑管快速夹持,且通过轴承103的设置,使得连接支杆104相对夹持圈转动,从而能够对夹持圈进行偏转调节,从而方便对螺旋滑管连接作用。
4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