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铜灰收集箱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铜灰收集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冶炼工艺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收集箱,尤其涉及一种铜灰收集箱。


背景技术:

2.铜棒的加工生产是现有市场中较为成熟的技术。生产铜棒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将成堆的铜粉铲入熔炉内进行加热融化,在铜粉融化形成铜水之后,夹杂在铜液内的质量较轻的夹杂就会漂浮在铜液之上。一般都是通过工人用铁铲将漂浮物捞出来,然后集中起来一起处理。
3.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打捞铜渣的方法逐渐被取代,取而代之的是安全系数高很多的类似吸尘器原理的吸渣装置来对熔炉内的灰渣进行吸取。在吸取后将“铜渣气流”通入沉降室内使得铜渣留在沉降室内等待集中清理,而与铜渣分离的气体则以废气为主,主要包含有毒物质,气体需要通入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后再行排放。随着使用我们发现质量较大的结块的铜渣能很好的落入沉降室内,但是一些质量较小的或颗粒较小的铜渣,会随着气流继续运动到后方的净化装置内对净化装置造成一定损伤,而且有可能随着被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出去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铜灰收集箱。它所解决的是如何提高铜渣的沉降率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铜灰收集箱,包括箱体和底座,所述箱体外侧面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位于进风口的上方设有百叶板,所述百叶板将箱体的内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有百叶板上具有若干均匀分布且均倾斜设置的叶片,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具有可供气流通过的间隙。
7.本收集箱的侧部开设有与吸纳铜灰的管道连接的进风口,箱体的顶部设有用于与风机的抽风管道连接的出风口,当风机开启就能将箱体内腔内的空气从出风口处抽出,从而使得铜灰管道内的形成气流携带着铜灰渣一起进入到箱体内。本设计通过在内腔内设置百叶板,百叶板上的叶片是倾斜设置的且有间隙存在,这样气流能从相邻的两个百叶板之间通过,但是铜灰渣会击打在叶片被叶片阻隔,从而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下腔室内收集储存,这样设计使得质量或体积较小的铜渣也不会发生泄漏,提高了铜渣的沉降率。
8.在上述的一种铜灰收集箱中,所述百叶板具有两块且相互平行,两块百叶板上的叶片的朝向相反。
9.本收集箱内的百叶板具有两块,两块百叶板的设计能有效的防止一些质量较轻的铜灰从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隙中漏过,能有效的提高对铜灰的阻隔,让铜灰全部落入下腔室内,这样设计大大减少铜灰的泄漏,进一步的提高了沉降率。而且两块百叶板上的叶片
是相反朝向的,这样交错设置能更好的阻隔铜灰,更好使得铜灰能全部留在下腔室内,进一步的提高了沉降率。
10.在上述的一种铜灰收集箱中,所述箱体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下筒体呈锥形的漏斗状结构,所述进风口开设在上筒体的外周面上,所述排渣口开设有在下筒体的最底部。
11.漏斗状的下筒体能让铜灰都聚集起来,在我们需要取出铜灰时打开排渣口能铜灰能快速的从排渣口处排出,十分方便我们收集。
12.在上述的一种铜灰收集箱中,所述下筒体的最低处设有可移动的推板,所述推板能通过插拔控制排渣口的启闭。
13.推板能通过移动将排渣口遮挡形成密封,也可以移动将排渣口暴露,结构简单,十分方便操作,在收集较多的铜渣之后可以通过管道与排渣口对接并打开推板进行抽取集中处理,不会发生泄漏且十分方便操作。
14.在上述的一种铜灰收集箱中,所述排渣口处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排渣口正对设置且贯穿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排渣口的内径,所述推板位于两个挡板之间且能通过移动将贯穿孔封堵。
15.在上述的一种铜灰收集箱中,所述箱体位于两块百叶板的上方的外侧面上开设有检修窗口。
16.在上述的一种铜灰收集箱中,所述箱体上设有扶梯,所述扶梯的最高处位于检修窗口附近。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的优点在于:
18.1、本设计通过在收集箱内设置百叶板,百叶板上的叶片是倾斜设置的且有间隙存在,这样气流能从相邻的两个百叶板之间通过,但是铜灰渣会击打在叶片被叶片阻隔,从而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下腔室内收集储存,大幅度的提高了铜渣的沉降率。
19.2、本收集箱内的百叶板具有两块,两块百叶板的设计能有效的防止一些质量较轻的铜灰从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隙中漏过,能有效的提高对铜灰的阻隔,而且两块百叶板上的叶片是相反朝向的,这样交错设置能更好的阻隔铜灰,更好使得铜灰能全部留在下腔室内,进一步的提高了沉降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的俯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两块百叶板的结构视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百叶板的俯视图。
25.图中,1、箱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排渣口;14、上腔室;15、下腔室;16、上筒体;17、下筒体;18、检修窗口;2、底座;3、百叶板;31、叶片;32、间隙;4、推板;5、挡板;51、贯穿孔;6、扶梯。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7.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铜灰收集箱,包括箱体1和底座2,箱体1呈柱状结构且具有内腔,底座2为多根钢管搭建的可以放置箱体1的框架,箱体1嵌设在底座2上端部内,箱体1外侧面上开设有进风口11,进风口11处固定有用于与管道对接的连接接头。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12,出风口12处也设有用于与风管对接的在转接头。箱体1的底部设有排渣口13,排渣口13处连接有导向管,导向管的下端伸至底座2靠近地面附近。本收集箱的侧部开设有与吸纳铜灰的管道连接的进风口11,箱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与风机的抽风管道连接的出风口12,当风机开启就能将箱体1内腔内的空气从出风口12处抽出,从而使得铜灰管道内的形成气流携带着铜灰渣一起进入到箱体1内。箱体1内位于进风口11的上方设有百叶板3,百叶板3将箱体1的内腔分为上腔室14和下腔室15,所有百叶板3上具有若干均匀分布且均倾斜设置的叶片31,相邻的两个叶片31之间具有间隙32。一些质量较轻的铜灰可能会随着被气流带着从出风口12处排出,所以本设计通过在内腔内设置百叶板3,百叶板3上的叶片31是倾斜设置的且有间隙32存在,这样气流能从相邻的两个百叶板3之间通过,但是铜灰渣会击打在叶片31被叶片31阻隔,从而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下腔室15内收集储存,这样设计不会有铜灰渣泄漏,大幅度的提高了铜渣的沉降率。
28.百叶板3具有两块且相互平行,两块百叶板3上的叶片31的朝向相反。本收集箱内的百叶板3具有两块,两块百叶板3的设计能有效的防止一些质量较轻的铜灰从相邻两个叶片31之间的间隙32中漏过,能有效的提高对铜灰的阻隔,让铜灰全部落入下腔室15内,这样设计大大减少铜灰的泄漏,十分方便收纳。而且两块百叶板3上的叶片31是相反朝向的,这样交错设置能更好的阻隔铜灰,更好使得铜灰能全部留在下腔室15内,进一步的提高了沉降率。
29.箱体1包括上筒体16和下筒体17,下筒体17呈锥形的漏斗状结构,进风口11开设在上筒体16的外周面上,排渣口13开设有在下筒体17的最底部。漏斗状的下筒体17能让铜灰都聚集起来,在我们需要取出铜灰时打开排渣口13能铜灰能快速的从排渣口13处排出,十分方便我们收集。箱体1位于两块百叶板3的上方的外侧面上开设有检修窗口18。检修窗口18的设计既能让我们观察到上筒体16内的积灰情况可以方便我们及时清理以防止铜灰将叶片31之间的间隙32堵塞影响抽风效果,还能方便我们对箱体1内的零部件进行更换,能有效的延长整个收集箱的使用寿命。箱体1上设有扶梯6,扶梯6的最高处位于检修窗口18附近。由于整个收集箱的高度很高再加上收集箱是架设在支架上的,所以需要扶梯6才能够到检修窗口18,扶梯6的设计十分方便我们清理和维修。
30.下筒体17的最低处设有可移动的推板4,推板4能通过插拔控制排渣口13的启闭。排渣口13处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挡板5,挡板5上均开设有贯穿孔51,贯穿孔51与排渣口13正对设置且贯穿孔5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排渣口13的内径,推板4位于两个挡板5之间且能通过移动将贯穿孔51封堵,推板4能通过移动将排渣口13遮挡形成密封,也可以移动将排渣口13暴露,结构简单,十分方便操作,进一步的方便了我们排出箱体1内的铜灰,方便收集处理。
3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