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纺丝箱模具静态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纺丝箱模具静态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丝箱模具运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纺丝箱模具静态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纺丝箱模具工作的时候是一种纺丝机械,能够进行高压纺丝或者复合纺丝。
3.现有技术中,在纺丝箱模具进行纺丝时,需要进行加热纺丝,让出丝更加均匀平稳。
4.但是在对纺丝箱模具进行运输时,一般采用吊送,但是吊送的风险高且纺丝箱模具在吊送中易出现晃动的情况,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丝箱模具静态运输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对纺丝箱模具进行运输时,一般采用吊送,但是吊送的风险高且纺丝箱模具在吊送中易出现晃动的情况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纺丝箱模具静态运输设备。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纺丝箱模具静态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座;所述运输座底端设置有一组万向轮;所述运输座顶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壁上;所述下压板顶端折角为圆弧角;所述下压板和第一凹槽槽底之间设有第一气囊;所述运输座上四边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槽底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和第三凹槽槽底之间设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相互连通;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急刹车时,纺丝箱模具出现相对位移导致出现滑落运输座的情况。
7.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防护板位于第二凹槽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壁上;所述第一滑槽顶端侧壁通过弹簧和第一滑块顶端相互连通;能够有效的防止防护板从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脱离的情况。
8.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为倒置梯形槽;所述防护板位于第二凹槽的侧壁通过弹簧固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缓冲板的斜面和第二凹槽的斜面相互平行;所述缓冲板的斜面滑动在第二凹槽斜面上;在运输时出现急刹车或者碰撞时,缓冲板上的弹簧能够有效的减缓外界碰撞力,对纺丝箱模具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9.优选的,所述防护板靠近缓冲板的侧壁上固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防护板的端部固接在缓冲板上;保证缓冲板的缓冲保护作用。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斜面顶端内开设有第一出油腔;所述第二凹槽斜面上开设有第一出油孔;所述第一出油孔和第一出油腔相互连通;所述下压板和第一凹槽之间设有润滑油囊;所述润滑油囊和第一出油腔通过软管相互连通;能够减少缓冲板在第二凹
槽斜面的滑动的摩擦力,方便缓冲板的移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油孔开口处固接有一层海绵层;所述海绵层靠近第一出油腔的侧壁上设有一组第一波纹槽;能够增大海绵层和润滑油接触面积,进而加快出油速率。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纺丝箱模具静态运输设备,在需要运输纺丝箱模具时,将纺丝箱模具放置在运输座的下压板上,然后通过纺丝箱模具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将下压板下压,下压板下压会进入第一凹槽内并挤压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受到挤压,通过软管进入第二气囊内,然后第二气囊在第三凹槽内膨胀,会将防护板顶出第二凹槽外,进而对纺丝箱模具周边进行防护,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急刹车时,纺丝箱模具出现相对位移导致出现滑落运输座的情况。
14.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纺丝箱模具静态运输设备,在防护板受到第二气囊膨胀顶起时,此时防护板上移会带动缓冲板整体上移,进而带动缓冲板在第二凹槽斜面上移动,在缓冲板顶端脱离第二凹槽后和纺丝箱模具侧壁相互接触时,此时防护板上移会带动缓冲板在模具侧壁上贴合移动,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纺丝箱模具,且通过缓冲板的作用,在运输时出现急刹车或者碰撞时,缓冲板上的弹簧能够有效的减缓外界碰撞力,对纺丝箱模具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3是图2中a区域放大图;
19.图4是图3中b区域放大图;
20.图5是实施例二附图;
21.图中:1、运输座;11、万向轮;12、第一凹槽;13、下压板;14、第一气囊;15、第二凹槽;16、第三凹槽;17、防护板;18、第二气囊;2、第一滑槽;21、第一滑块;22、缓冲板;23、伸缩杆;24、第一出油腔;25、第一出油孔;26、润滑油囊;27、海绵层;28、第一波纹槽;29、橡胶层;3、第二波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纺丝箱模具静态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座1;所述运输座1底端设置有一组万向轮11;所述运输座1顶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2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下压板13;所述下压板13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12内壁上;所述下压板13顶端折角为圆弧角;所述下压板13和第一凹槽12槽底之间设有第一气囊14;所述运输座1上四边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5;所述第二凹槽15槽底开设有第三凹槽16;所述第三凹槽16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防护板17;所述防护板17和第三凹槽16槽底之间设有第二气囊18;所述第一气囊14和第二气囊18相互连通;现有技术中,在对纺丝箱模具进行运输
时,一般采用吊送,但是吊送的风险高且纺丝箱模具在吊送中易出现晃动的情况;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在需要运输纺丝箱模具时,将纺丝箱模具放置在运输座1的下压板13上,然后通过纺丝箱模具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将下压板13下压,下压板13下压会进入第一凹槽12内并挤压第一气囊14,第一气囊14受到挤压,通过软管进入第二气囊18内,然后第二气囊18在第三凹槽16内膨胀,会将防护板17顶出第二凹槽15外,进而对纺丝箱模具周边进行防护,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急刹车时,纺丝箱模具出现相对位移导致出现滑落运输座1的情况。
24.所述第二凹槽15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防护板17位于第二凹槽15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一滑块21;所述第一滑块2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内壁上;所述第一滑槽2顶端侧壁通过弹簧和第一滑块21顶端相互连通;工作时,在第二气囊18膨胀将防护板17顶出第二凹槽15外,对纺丝箱模具进行防护时,为了防止防护板17移动方向出现偏移的情况,让防护板17上的第一滑块2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内,对防护板17进行导向作用,且通过第一滑块2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内,能够有效的防止防护板17从第二凹槽15和第三凹槽16脱离的情况。
25.所述第二凹槽15的截面为倒置梯形槽;所述防护板17位于第二凹槽15的侧壁通过弹簧固接有缓冲板22;所述缓冲板22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缓冲板22的斜面和第二凹槽15的斜面相互平行;所述缓冲板22的斜面滑动在第二凹槽15斜面上;工作时,在防护板17受到第二气囊18膨胀顶起时,此时防护板17上移会带动缓冲板22整体上移,进而带动缓冲板22在第二凹槽15斜面上移动,在缓冲板22顶端脱离第二凹槽15后和纺丝箱模具侧壁相互接触时,此时防护板17上移会带动缓冲板22在模具侧壁上贴合移动,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纺丝箱模具,且通过缓冲板22的作用,在运输时出现急刹车或者碰撞时,缓冲板22上的弹簧能够有效的减缓外界碰撞力,对纺丝箱模具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26.所述防护板17靠近缓冲板22的侧壁上固接有伸缩杆23;所述伸缩杆23远离防护板17的端部固接在缓冲板22上;工作时,在防护板17和缓冲板22之间固接有伸缩杆23,通过伸缩杆23能够对缓冲板22进行导向作用,让缓冲板22移动时能够跟随防护板17上移,能够在第二凹槽15斜面上移动是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保证缓冲板22的缓冲保护作用。
27.所述第二凹槽15靠近斜面顶端内开设有第一出油腔24;所述第二凹槽15斜面上开设有第一出油孔25;所述第一出油孔25和第一出油腔24相互连通;所述下压板13和第一凹槽12之间设有润滑油囊26;所述润滑油囊26和第一出油腔24通过软管相互连通;工作时,因第一出油腔24开设在斜面顶端内,在下压板13受到压力下压时会挤压润滑油囊26,润滑油囊26内的润滑油会通过润管进入第一出油腔24内,第一出油腔24内的润滑油会从第一出油孔25喷出,然后顺着第二凹槽15的斜面向下流动,进而润滑整个斜面,能够减少缓冲板22在第二凹槽15斜面的滑动的摩擦力,方便缓冲板22的移动。
28.所述第一出油孔25开口处固接有一层海绵层27;所述海绵层27靠近第一出油腔24的侧壁上设有一组第一波纹槽28;工作时,为了防止第一出油腔24的润滑油从第一出油腔24内喷出,造成润滑油浪费,在第一出油孔25开口处设有海绵层27,通过海绵层27渗出能够防止润滑油的喷射浪费,且设有海绵层27靠近第一出油腔24的侧壁为第一波纹槽28,能够增大海绵层27和润滑油接触面积,进而加快出油速率。
29.实施例二:
30.如图5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缓冲板22远离伸缩杆23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二波纹槽3;所述第二波纹槽3的凸槽上固接有一层橡胶层29;工作时,因缓冲板22是和纺丝箱模具进行贴合,为了减少缓冲板22和纺丝箱模具的贴合面积,设置缓冲板22的侧壁为第二波纹槽3,能够有效的减少缓冲板22和纺丝箱模具的贴合面积,且在第二波纹槽3的凸槽上固接有橡胶层29,能够防止缓冲板22在弹簧压力的作用下在纺丝箱模具出现压痕的情况。
31.工作原理:在需要运输纺丝箱模具时,将纺丝箱模具放置在运输座1的下压板13上,然后通过纺丝箱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将下压板13下压,下压板13下压会进入第一凹槽12内并挤压第一气囊14,第一气囊14受到挤压,通过软管进入第二气囊18内,然后第二气囊18在第三凹槽16内膨胀,会将防护板17通过第一滑块21在第一滑槽2的移动顶出第二凹槽15外,进而带动缓冲板22在第二凹槽15斜面上移动,在缓冲板22顶端脱离第二凹槽15后和纺丝箱模具侧壁相互接触时,此时防护板17上移会带动缓冲板22在模具侧壁上贴合移动,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纺丝箱模具,且通过缓冲板22的作用,在运输时出现急刹车或者碰撞时,缓冲板22上的弹簧能够有效的减缓外界碰撞力,对纺丝箱模具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因第一出油腔24开设在斜面顶端内,在下压板13受到压力下压时会挤压润滑油囊26,润滑油囊26内的润滑油会通过润管进入第一出油腔24内,第一出油腔24内的润滑油会从海绵层27渗出,然后顺着第二凹槽15的斜面向下流动,进而润滑整个斜面,能够减少缓冲板22在第二凹槽15斜面的滑动的摩擦力,方便缓冲板22的移动。
32.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