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行车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行车安全的监控摄像头。
背景技术:2.起重行车是用来吊起物品并使物品在短距离内水平移动的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中。它对于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促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3.但起重行车属于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国内外每年都因起重设备、起重作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事故。在我国,随着起重机械使用数量的增多,起重伤害事故占全部工业企业伤亡事故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4.专利号cn201020155794.6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监控装置,包括摄像头、视频分割处理模块、主控及编码控制器模块、显示器、电源模块,所述摄像头设置安装在起重机上,摄像头的视频输出端与视频分割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视频分割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及编码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及编码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器连接,电源模块用于向摄像头提供电源。本实用新型将起重机周边的状况通过摄像头输入到起重司机的驾驶室内,使起重司机能够在操作室可通过显示屏实时观看到起重机周围动态。
5.按照现行法规规定,起重行车在工作时,起重行车的工作范围内禁止有人,并且需要安装监控摄像头监控起重行车。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行车安全的监控摄像头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为用于监控起重行车工作的状况而提供一种用于行车安全的监控摄像头。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用于行车安全的监控摄像头,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源、处理模块、通信模块以及摄像头,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电源、处理模块置于上壳体内,通信模块安装于上壳体上,摄像头内置于下壳体,摄像头延伸出下壳体底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灯带,灯带通过线路分别与电源和处理模块连接,灯带的两端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接。
10.上述方案中,电源为处理模块、通信模块、摄像头以及灯带供电,起重行车工作时,处理模块开启摄像头工作模式,当行人进入起重行车的工作范围,即当行人进入禁止行人通过区域时,处理模块控制摄像头拍摄行人的行为并通过通信模块传递到终端或者云端存储;与此同时处理模块控制灯带工作以发出警报。
11.优选的,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接收测重传感器发出信号的信号器,所述信号器延伸出下壳体,所述信号器与处理模块通过线路连接。
12.上述方案中,为了处理模块能够在起重行车工作时及其开启摄像头,在起重行车
的吊钩上安装测重传感器,当起重行车工作时,测量传感器向信号器发出信号,信号器将信号传递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及时开启摄像头。
13.优选的,下壳体底部设置有向外的中空的凸起,凸起设置有支撑盘,支撑盘与凸起铰接设置,摄像头位于支撑盘处,支撑盘配有电机,电机用于驱动支撑盘绕着下壳体转动以调整摄像头的角度。
14.上述方案中,处理模块控制电机转动,电机驱动支撑盘绕着下壳体转动以调整摄像头的角度。
15.优选的,凸起包括弧形凸起和竖板,竖板位于弧形凸起之间,竖板与支撑盘铰接。
16.上述方案中,弧形凸起为了增加下壳体底部的高度,竖板相比弧形凸起更加容易开孔。
17.优选的,灯带底部一体设置有环形片,环形片上开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凹槽,下壳体侧壁内设置有若干与凹槽配合的连接片。
18.上述方案中,环形片的凹槽与下壳体上设置的连接片是为了方便灯带和下壳体之间的定位与安装。
19.优选的,下壳体底部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下壳体底部上设置有隔板,隔板位于灯带与安装板之间。
20.上述方案中,隔板的设置为了将灯带和其他电子元器件隔离开,即使后期灯带出现损坏时在隔板作用下不至于影响其他电子元器件。
21.优选的,隔板上设置有若干过线槽,过线槽用于灯带和处理模块之间的线路通过。
22.上述方案中,过线槽为了方便灯带和处理模块之间的线路通过,同时过线槽也能将线路齐整的规划。
23.优选的,上壳体包括壳体一和壳体二,壳体一和壳体二以及下壳体通过螺栓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壳体二与灯带贴合设置。
24.上述方案中,分段式的上壳体方便成型和加工。
25.优选的,壳体一顶部一体设置有用于摄像头和安装架配合的安装块,安装块顶部为弧形设置。
26.上述方案中,弧形设置的安装块为了方便后期安装摄像头时可以方便调整摄像头的安装角度。
27.优选的,壳体二外表面设置有内陷式的安装口,安装口用于安装通信模块的天线,且通信模块的天线可在安装口内转动。
28.上述方案中,方便在壳体二表面加工内陷式的安装口,并且通信模块的天线可在安装口内转动以调整天线的角度。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3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行车安全的监控摄像头,起重行车工作时,处理模块开启摄像头工作模式,当行人进入起重行车的工作范围,即当行人进入禁止行人通过区域时,处理模块控制摄像头拍摄行人的行为并通过通信模块传递到终端或者云端存储;与此同时处理模块控制灯带工作以发出警报;在起重行车的吊钩上安装测重传感器,当起重行车工作时,测量传感器向信号器发出信号,信号器将信号传递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及时开启摄像头。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与灯带分离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35.其中:1、上壳体;101、壳体一;102、壳体二;2、下壳体;3、电源;4、处理模块;5、通信模块;6、摄像头;7、灯带;8、信号器;9、凸起;91、弧形凸起;92、竖板;10、支撑盘;11、环形片;12、凹槽;13、连接片;14、安装板;15、过线槽;16、安装块;17、安装口;18、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7.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3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40.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行车安全的监控摄像头,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电源3、处理模块4、通信模块5以及摄像头6,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固定连接,电源3、处理模块4设置于上壳体1内,通信模块5安装于上壳体1上,摄像头6内置于下壳体2,摄像头6延伸出下壳体2底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灯带7,灯带7通过线路分别与电源3和处理模块4连接,灯带7的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卡接。
41.电源3为处理模块4、通信模块5、摄像头6以及灯带7供电,起重行车工作时,处理模块4开启摄像头6工作模式,当行人进入起重行车的工作范围,即当行人进入禁止行人通过区域时,处理模块4控制摄像头6拍摄行人的行为并通过通信模块5传递到终端或者云端存储;与此同时处理模块4控制灯带7工作以发出警报。
42.下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接收起重行车的吊钩上安装的测重传感器发出信号的信号器8,所述信号器8延伸出下壳体2,所述信号器8与处理模块4通过线路连接。
43.为了处理模块4能够在起重行车工作时及时开启摄像头6,在起重行车的吊钩上安装测重传感器,当起重行车工作时,测量传感器向信号器8发出信号,信号器8将信号传递给处理模块4,处理模块4及时开启摄像头6。
44.下壳体2底部设置有向外的中空的凸起9,凸起9设置有支撑盘10,支撑盘10与凸起9铰接设置,摄像头6位于支撑盘10处,支撑盘10配有电机,电机用于驱动支撑盘10绕着下壳体2转动以调整摄像头6的角度。
45.处理模块4控制电机转动,电机驱动支撑盘10绕着下壳体2转动以调整摄像头6的角度。
46.如图4所示,凸起9包括弧形凸起91和竖板92,竖板92位于弧形凸起91之间,竖板92与支撑盘10铰接。
47.弧形凸起91为了增加下壳体2底部的高度,竖板92相比弧形凸起91更加容易开孔。
48.如图2和3所示,灯带7底部一体设置有环形片11,环形片11上开有若干间隔设置的
凹槽12,下壳体2侧壁内设置有若干与凹槽12配合的连接片13。
49.环形片11的凹槽12与下壳体2上设置的连接片13是为了方便灯带7和下壳体2之间的定位与安装。
50.下壳体2底部上设置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下壳体2底部上设置有隔板18,隔板18位于灯带7与安装板14之间。
51.隔板18的设置为了将灯带7和其他电子元器件隔离开,即使后期灯带7出现损坏时在隔板18作用下不至于影响其他电子元器件。
52.隔板18上设置有若干过线槽15,过线槽15用于灯带7和处理模块4之间的线路通过。
53.过线槽15为了方便灯带7和处理模块4之间的线路通过,同时过线槽15也能将线路齐整的规划。
54.上壳体1包括壳体一101和壳体二102,壳体一101和壳体二102以及下壳体2通过螺栓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壳体二102与灯带7贴合设置,分段式的上壳体1方便成型和加工。
55.壳体一101顶部一体设置有用于摄像头6和安装架配合的安装块16,安装块16顶部为弧形设置。
56.弧形设置的安装块16为了方便后期安装摄像头6时可以方便调整摄像头6的安装角度。
57.壳体二102外表面设置有内陷式的安装口17,安装口17用于安装通信模块5的天线,且通信模块5的天线可在安装口17内转动。
58.方便在壳体二102表面加工内陷式的安装口17,并且通信模块5的天线可在安装口17内转动以调整天线的角度。
59.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