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移动式多功能排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移动式多功能排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储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动式多功能排沉装置。


背景技术:

2.航空燃料油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飞机的飞行安全,世界上因航空燃料油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各类航空事故,甚至坠机事件屡见不鲜,为此,我国对航空燃料的管理要求非常严格,实行行业准入许可制度,要求加注企业要严把油品质量关,特别是最后的加注环节,其中这一环节根据加注方式不同,分为管线加油作业和罐车加油作业两种,一种是在停机坪设置专用管道,通过专用无车载油罐的加油车(简称管线加油车)连接飞机完成加注工作;另一种是使用带车载油罐的飞机加油车(简称罐式加油车)连接飞机完成加注工作,无论哪种作业模式根据标准,在执行加注任务前都必须对车内航空燃料进行油品质量检查,特别是水份、杂质含量等指标的检测尤为重要,这部份包括出车前油品质量检查及车内航空燃料日常检查与排沉(排放沉淀)工作,其作业环节较为繁琐,使用的工器具、检测设备较多,对作业人员操作要求也较高,由于目前没有一套成型设备可协助操作人员在安全前提下一性次完成所有工作内容,经常出现人员为拾取设备、器具重复往返在作业区,特别是排沉及油品外观检查等作业项目,存在误操作导致人员伤害、油品火灾等事故发生的风险较大,急需一种安全技防措施解决,本装置的设计理念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移动式多功能排沉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式多功能排沉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中部内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置物板的四角,所述置物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大小不同的存放筒的底部,所述支架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部四角,所述量筒、密度计、温度计的底部均设置在存放筒的内部,所述支架的底部内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油桶的四角,所述顶板的顶部右侧后部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底部,所述连接块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抽取管的中上端外径,所述抽取管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储油桶的顶部右侧后部的内部,所述抽取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手摇泵的底部,所述手摇泵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的左端,所述支架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横板的内部顶端,所述横板的左侧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底端,所述左侧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搭接在固废物回收盘的底部四角,所述固废物回收盘的右侧后部设置在第一排放管的外端,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后部固定连接在闭路取样器的内侧,所述闭路取样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放管的顶端,所述闭路取样器的前部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的后端,所述储油桶的左侧前部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量筒、密度计、温度计的中上部均滑动连接在顶板的内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端设置在后部右侧的支架。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右侧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把手的两端。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前部设置有导静电线。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第一排放管的内端固定连接在储油桶的左侧后部,所述第二排放管的底端设置在储油桶的左侧中部。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前端设置在左侧前部支架的外侧顶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部中端的右侧设置有切换阀。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设置有阀门。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排沉装置上的闭路取样器并且使用量筒、密度计、温度计可以方便的对油品进行外观检查和测水以及测温、测密度等项工作,通过这种密闭方式与油车连接来进行油品质量检查能够避免人与油品接触,且能够一站式完成飞机加油车排沉、油品质量检查、油品温度测量、密度测量。
21.2、本实用新型中,被检查的油品通过第一排放管和第二排放管排放至储油桶中,当储油桶油满了时可以将抽取管与第一连接管对接并配合手摇泵将油品排出,通过排水管和阀门可将低点含油污水排出,通过对导静电线的使用不会发生静电起火等风险,相关固废物能够通过固废物回收盘回收,本装置作业产生的各类固废物及残油的完整回收,提高了供应站环保能力,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式多功能排沉装置的主视立体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式多功能排沉装置的左视立体图;
24.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5.图例说明:
26.1、支架;2、置物板;3、顶板;4、储油桶;5、存放筒;6、量筒;7、密度计;8、温度计;9、连接块;10、抽取管;11、手摇泵;12、第一连接管;13、把手;14、横板;15、固定板;16、导静电线;17、支撑架;18、固废物回收盘;19、第一排放管;20、闭路取样器;21、第二排放管;22、第二连接管;23、切换阀;24、排水管;25、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移动式多功能排沉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中部内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置物板2的四角,置物板2放置所使用的的工具,置物板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大小不同的存放筒5的底部,不同大小的存放筒5放置不同种类的工具,支架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顶板3的底部四角,顶板3限定工具的位置,量筒6、密度计7、温度计8的底部均设置在存放筒5的内部,量筒6、密度计7、温度计8可以方便的对油品进行外观检查和测水以及测温、测密度等项工作,支架1的底部内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油桶4的四角,储油桶4对有进行储存,顶板3的顶部右侧后部固定连接在连接块9的底部,连接块9对抽取管限定位置,连接块9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抽取管10的中上端外径,抽取管10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储油桶4的顶部右侧后部的内部,抽取管10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手摇泵11的底部,手摇泵1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12的左端,储油桶4油满了时可以将抽取管10与第一连接管12对接并配合手摇泵11将油品排出,支架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横板14的内部顶端,横版4使装置结构更加稳固,横板14的左侧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7的底端,支撑架17用来放置固废物回收盘18左侧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5,支撑架17的顶端搭接在固废物回收盘18的底部四角,相关固废物能够通过固废物回收盘18回收,固废物回收盘18的右侧后部设置在第一排放管19的外端,固定板15的外侧后部固定连接在闭路取样器20的内侧,通过排沉装置上的闭路取样器20实现密闭排沉检查油,这种密闭方式避免了人与油品接触,闭路取样器2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放管21的顶端,被检查的油品通过第一排放管19和第二排放管21排放至储油桶4中,闭路取样器20的前部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管22的后端,在加油车排沉管路上通过第二连接管22连接本移动式排沉装置,储油桶4的左侧前部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24。
30.量筒6、密度计7、温度计8的中上部均滑动连接在顶板3的内部,第一连接管12的右端设置在后部右侧的支架1,右侧支架1分别固定连接在把手13的两端,通过把手13将装置移动到使用地点,固定板15的内侧前部设置有导静电线16,通过对导静电线16的使用不会发生静电起火等风险,安全系数明显提高,第一排放管19的内端固定连接在储油桶4的左侧后部,第二排放管21的底端设置在储油桶4的左侧中部,第二连接管22的前端设置在左侧前部支架1的外侧顶部,第二连接管22的底部中端的右侧设置有切换阀23,切换阀23控制流速,排水管24的内部设置有阀门25,通过排水管24和阀门25可将低点含油污水排出。
31.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把手13将装置移动到使用地点,在加油车排沉管路上通过第二连接管22连接本移动式排沉装置,通过排沉装置上的闭路取样器20并且使用量筒6、密度
计7、温度计8可以方便的对油品进行外观检查和测水以及测温、测密度等项工作,相关固废物能够通过固废物回收盘18回收,通过这种密闭方式进行与油车连接来进行油品质量检查能够避免人与油品接触,被检查的油品通过第一排放管19和第二排放管21排放至储油桶4中,当储油桶4油满了时可以将抽取管10与第一连接管12对接并配合手摇泵11将油品排出,通过排水管24和阀门25可将低点含油污水排出,通过对导静电线16的使用不会发生静电起火等风险,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本装置在达到安全、环保要求的基础上,优化各项作业流程,形成一站式作业,值得大力推广。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