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库货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蜂窝式货架。
背景技术:2.仓储是生产制造与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最近几年我国仓储业发展迅猛,随着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移动电子商户的数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大举进军仓储业。货架在现代物流活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仓库管理实现现代化,与货架的种类、功能有直接的关系。货架的作用及功能有如下几方面。货架是一种架式结构物,可充分利用仓库空间,提高库容利用率,扩大仓库储存能力。
3.物流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适用于各类物料的货架的发展,货架在闲置时,框架不易叠加,容易占据空间,为了节省闲置时的占地空间,出现了折叠式的货架,例如公开号为cn20342815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烟叶储备篮,包括底座、底板和支撑护栏,底座上部焊接有四角立柱,四角立柱与四角立柱之间焊接有底板;支撑护栏的端部设置有活动销孔,活动销孔内设置有定位销,支撑护栏与四角立柱之间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闲置时可以折叠、堆码,节约占地面积。
4.但上述方案在应用于圆柱形物料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当存放批量圆柱形物料时,既将一堆圆柱形物料堆放在同一个笼体内,因重力原因致使下层的圆柱形物料被压住,若要抽取下层被压住的指定圆柱形物料,则需要将上层的所有圆柱形物料先全部挪开才能取出,特别麻烦,还耗费人力;并且当储藏的圆柱物料为易碎易损坏材料时,当物料全部堆放在一起,相互挤压,容易使需要存放的圆柱形物料发生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折叠笼在存放圆柱形物料时,下方物料难以取出,且容易压坏物料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蜂窝式货架。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保护物料,不易损坏下层物料,同时可轻松抽取出任何位置的物料,节省人力。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蜂窝式货架,包括笼体,笼体包括底板以及铰接于底板相对的两个侧边上且可折叠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笼体中还设有与笼体可拆卸连接且将物料分隔开的蜂窝型置物组件。这样,蜂窝型置物组件能够针对性的应用于易压损的物料的存放,将物料分隔开,使其在存放时不会出现上层物料挤压下层物料,导致下层物料损坏的问题;同时,由于物料被蜂窝型置物组件分隔开,在进行物料下料时,能够很好的抽取任何位置的物料,无需将上层物料先转移,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人力。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蜂窝型置物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阵列排布的置物圆孔,置物圆孔的直径大于待放置的物料的直径。
9.进一步的,蜂窝型置物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置物圆孔中的置物筒,置物筒的直径大于待放置物料的直径。
10.这样,阵列排布的置物筒呈蜂窝状,能够尽可能放置更多的物料,物料可放置在置物筒中,且不限制物料的性质,保护物料不被损坏,且方便拿取。
11.进一步的,固定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卡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上与固定板连接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对应的卡槽。这样,固定板可以卡接在卡槽中,起到稳固作用。
12.进一步的,置物筒与置物圆孔连接的位置处还套设有用于防止置物筒移动的橡皮套。这样,橡皮套具有一定拉伸效果,可通过拉伸橡皮套套在置物筒上,将橡皮套分别移动到固定板外侧可很好的将置物筒固定,防止在抽取物料的过程中固定板变形或者置物筒移动等情况。
13.进一步的,固定板背向底板的一侧的侧边上还设有第一提拉把手。这样,第一提拉把手能够便于固定板从笼体中插入或抽出,方便货架的拆装。
14.进一步的,固定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固定板的数量大于一个时,固定板均匀排列在笼体中。
15.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蜂窝型置物组件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圆形置物通道,若干圆形置物通道由相邻的两个齿状板的齿状端组成,圆形置物通道的直径大于待放置物料的直径。这样,采用相邻的两个齿状板形成圆形置物通道,既能够实现物料的蜂窝式分隔放置,且齿状板安装方便,易于拆装。
16.进一步的,底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连接处还设置限位挡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还设有便于折叠操作的第二提拉把手。这样,限位挡板在笼体在从折叠状态展开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被拉起,限位挡板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限制在垂直于底板的位置,一方面增加笼体展开后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快速展开,在到达限位挡板即可锁定。
17.进一步的,限位挡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连接处还设有紧固螺栓。这样,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展开后,可通过紧固螺栓进一步固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限位挡板的相对位置,提高装置稳固性,增大其承载能力。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可折叠展开的笼体中设置蜂窝型置物组件,能够针对性的应用于易压损的物料的存放,将物料分隔开,使其在存放时不会出现上层物料挤压下层物料,导致下层物料损坏的问题;同时,由于物料被蜂窝型置物组件分隔开,在进行物料下料时,能够很好的抽取任何位置的物料,无需将上层物料先转移,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笼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板的正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齿状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26.1-底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固定板,41-置物圆孔,42-置物筒,43-橡皮
套,44-第一提拉把手,5-卡槽,6-齿状板,7-限位挡板,8-第二提拉把手,9-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1
3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蜂窝式货架,包括笼体,笼体包括底板1以及铰接于底板1相对的两个侧边上且可折叠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笼体中还设有可拆卸连接且将物料分隔开的蜂窝型置物组件。这样,蜂窝型置物组件能够针对性的应用于易压损的物料的存放,将物料分隔开,使其在存放时不会出现上层物料挤压下层物料,导致下层物料损坏的问题;同时,由于物料被蜂窝型置物组件分隔开,在进行物料下料时,能够很好的抽取任何位置的物料,无需将上层物料先转移,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人力。
31.如图1和图3所示,蜂窝型置物组件包括固定板4,固定板4上开设有若干阵列排布的置物圆孔41,置物圆孔41的直径大于待放置的物料的直径,还包括设置于置物圆孔41中的置物筒42,置物筒42的直径大于待放置物料的直径。
32.这样,阵列排布的置物筒42呈蜂窝状,能够尽可能放置更多的物料,物料可放置在置物筒42中,且不限制物料的性质,保护物料不被损坏,且方便拿取。
33.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板4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卡接,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底板1上与固定板4连接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对应的卡槽5。这样,固定板4可以卡接在卡槽5中,起到稳固作用。
34.如图1所示,置物筒42与置物圆孔41连接的位置处还套设有用于防止置物筒42移动的橡皮套43。这样,橡皮套43具有一定拉伸效果,可通过拉伸橡皮套43套在置物筒42上,将橡皮套43分别移动到固定板4外侧可很好的将置物筒42固定,防止在抽取物料的过程中固定板4变形或者置物筒42移动等情况。
35.如图3所示,固定板4背向底板1的一侧的侧边上还设有第一提拉把手44。这样,第一提拉把手44能够便于固定板从笼体中插入或抽出,方便货架的拆装。
36.本实施例中,固定板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固定板4均匀排列在笼体中。
37.如图2所示,底板1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连接处还设置限位挡板7,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上还设有便于折叠操作的第二提拉把手8。这样,限位挡板7在笼体在从折叠状态展开时,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被拉起,限位挡板7将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限制在垂直于底板1的位置,一方面增加笼体展开后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
的快速展开,在到达限位挡板7即可锁定。
38.如图2所示,限位挡板7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连接处还设有紧固螺栓9。这样,在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展开后,可通过紧固螺栓9进一步固定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与限位挡板7的相对位置,提高装置稳固性,增大其承载能力。
39.实施例2
40.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蜂窝型置物组件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圆形置物通道61,若干圆形置物通道61由相邻的两个齿状板6的齿状端组成,圆形置物通道61的直径大于待放置物料的直径。这样,采用相邻的两个齿状板6形成圆形置物通道61,既能够实现物料的蜂窝式分隔放置,且齿状板6安装方便,易于拆装。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41.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