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折布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分体折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折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折布器大多为一次成型的折布器,这种折布器在生产过程中原料成型时产生的阻力较大,并且折布器复杂不好调试,浪费原料;这种折布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生产一种折叠方式的产品;而且折布器一般通过螺丝固定对产品的幅宽调整不方便,在调整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原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成型时的阻力、方便调试、能满足两种不同的折叠方式并且能对产品的幅宽进行调整的分体折布器。
4.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折布器包括与折布支架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的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铝管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板,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铝管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定位板之间和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均设置有两个固定杆,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定位板之间的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定位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的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定位板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定位板之间和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的固定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折布机构和第二折布机构;第一折布机构和第二折布机构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
5.进一步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定位板之间,第一丝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一丝杆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端穿过第一折布机构后与第一定位板转动连接并且穿过第一定位板;第一丝杆为螺杆,第一折布机构上设置有与第一丝杆相配合的螺孔,第一折布机构与第一固定板上的固定杆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设置在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第二丝杆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丝杆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端穿过第二折布机构后与第二定位板转动连接并且穿过第二定位板;第二丝杆为螺杆,第二折布机构上设置有与第二丝杆相配合的螺孔,第二折布机构与第二固定板上的固定杆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第一折布机构包括相对固定杆垂直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孔,连接板通过孔与固定杆滑动连接;连接板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折布支板;所述折布支板为梯形板,折布支板的斜边处设置有折布板,折布板的下端设置有折布挡板。
8.进一步的,第二折布机构包括相对固定杆垂直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孔,连接板通过孔与固定杆滑动连接;连接板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折布支板;所述折布支板为梯形板,折布支板的斜边处设置有折布板,折布板的下端设置有折
布挡板。
9.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在同一水平面内,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铝管与第一折布机构的出布口处在同一平面上。
10.进一步的,第一折布机构的折布板靠近第一固定板安装,第二折布机构的折布板靠近第二定位板安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一种分体折布器,包括与折布支架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的固定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折布机构和第二折布机构,原料经过第一铝管后第一折布机构对原料进行第一次折叠,然后经过第二铝管转向再由第二折布机构对原料将进行第二次折叠,分两次成型大大减小的原料成型的阻力。
13.2.第一折布机构和第二折布机构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 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杆,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丝杆, 第一折布机构和第二折布机构上分别设置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相配合的螺孔,通过转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可使第一折布机构和第二折布机构在固定杆上滑动,进而可调节第一折布机构和第二折布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产品的幅宽;通过调节第一折布机构和第二折布机构相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也可产生不同的折叠方式。
14.3. 第一折布机构包括相对连接杆垂直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孔,连接板与固定杆滑动连接,可使第一折布机构相对第一固定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连接板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折布支板,已引导原料向折布板运动;在折布板和折布挡板的作用下对原料进行折叠。
15.4. 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在同一水平面内,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铝管与第一折布机构的出布口处在同一平面上;方便原料经过第一折布机构后由第二铝管对原料进行转向进入第二折布机构。
16.5.第一折布机构的折布板靠近第一固定板安装,第二折布机构的折板靠近第二定位板安装;使第一折布机构和第二折布机构分别对原料的两侧进行折叠。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1-第一铝管; 2-第一折布机构;3-第二铝管;4-第二折布机构;5-第一丝杆;6-第二丝杆;7-固定杆;8-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10-第一定位板;11-第二定位板;21-连接板;22-折布支板;23-折布板;24-折布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分体折布器,包括与折布支架连接的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9上分别设置有的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3; 第一固定板8上的第一铝管1远离第一固定板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板10,第二固定板9上的第二铝管3远离第二固定板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板11。
24.第一铝管1通过连接杆设置在第一固定板8和第一定位板10之间,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8固定连接,连接杆远离第一固定板8一端与第一定位板10固定连接,第一铝管1套在连接杆上;第二铝管1通过连接杆设置在第二固定板9和第二定位板11之间,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9固定连接,连接杆远离第二固定板9一端与第二定位板11固定连接,第二铝管3套在连接杆上;所述第一固定板8与第一定位板10之间和第二固定板9与第二定位板11之间均设置有两个结构形状相同的固定杆7,第一固定板8与第一定位板10之间的固定杆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8与第一定位板10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9与第二定位板11之间的固定杆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9与第二定位板11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8与第一定位板10之间和第二固定板9与第二定位板11之间的固定杆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折布机构2和第二折布机构4;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定位板10之间的固定杆7与第二固定板9与第二定位板11之间的固定杆7结构形状相同。
25.第一折布机构2与第二折布机构4两者结构构成相似,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设置不同的尺寸。
26.第一折布机构2包括相对固定杆7垂直设置的连接板21,连接板21上设置有与固定杆7相配合的孔,连接板21通过孔与固定杆7滑动连接,连接板21远离固定杆7的一端设置有与之垂直的折布支板22;折布支板22为梯形板与连接板21固定连接,折布支板22的上下端的边向内弯折,折布支板22的斜边处固定连接有折布板23,折布板23靠近折布支板22下端的一边固定连接有折布挡板24;折布挡板24略低于折布支板22;第一折布机构2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
27.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杆5,第一丝杆5设置在第一固定板8和第一定位板10之间,第一丝杆5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8转动连接,第一丝杆5远离第一固定板8的一端穿过第一折布机构2上的连接板21后与第一定位板10转动连接并且穿过第一定位板10;第一丝杆5为螺杆,第一折布机构2的连接板21上设置有与第一丝杆5相配合的螺孔,第一丝杆5通过第一折布机构2的连接板21上的螺孔穿过连接板21,第一折布机构2通过连接板21与第一固定板8上的固定杆7滑动连接。
28.第二折布机构4包括相对固定杆7垂直设置的连接板21,连接板21上设置有与固定杆7相配合的孔,连接板21通过孔与固定杆7滑动连接,连接板21远离固定杆7的一端设置与之垂直有折布支板22;折布支板22为梯形板与连接板21固定连接,折布支板22的上下端的边向内弯折,折布支板22的斜边处设置有折布板23,折布板23靠近折布支板22下端的一边固定连接有折布挡板24;折布挡板24略低于折布支板22;第二折布机构4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
29.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丝杆6,第二丝杆6设置在第二固定板9和第二定位板11之间,第二丝杆6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9转动连接,第二丝杆6远离第二固定板9的一端穿过第二折布机构4上的连接板21后与第二定位板11转动连接并且穿过第二定位板11;第二丝杆6为螺杆,第二折布机构4的连接板21上设置有与第二丝杆6相配合的螺孔,第二丝杆6通过第
二折布机构4的连接板21上的螺孔穿过连接板21,第二折布机构4通过连接板21与第二固定板9上的固定杆7滑动连接。
30.第一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9在同一水平面内,第二固定板9上第二铝管3的上侧与第一折布机构2的出布口处在同一平面上。
31.第一折布机构2的折布板23靠近第一固定板8安装,第二折布机构4的折布板靠近第二定位板11安装。
32.使用时,先通过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6对折布器进行调试,调试到合适位置后人工将原料引入第一铝管1处,原料经过第一铝管1进入第一折布机构2,第一折布机构2对原料进行第一次折叠,然后原料经过第二铝管3转向进入第二折布机构4,对原料进行第二次折叠。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效果,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与改进,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