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口罩及其耳带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口罩及其耳带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身体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带收纳装置。还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2.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
3.现有的口罩主要由口罩本体和耳带组成,耳带的两端与口罩本体一侧固定,佩戴口罩时,两侧的耳带挂搭于耳朵外侧。为了提高口罩的通用性,耳带采用弹性材料,在使用时,口罩根据不同的面部尺寸自适应调整。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第一、耳带的弹性度有限,不能够完全满足使用需求,对于特殊尺寸如较小或较大的耳带,仍需要在整体长度上调整耳带,此时耳带在调整前留有余量,调整后有多余的部分;第二、同理,对于特殊使用情况下,仅凭弹性力不足以固定住,需要将耳带稳固扎紧,此时耳带在扎紧前留有余量,扎紧后会有多余的部分。对于上述耳带在调整或扎紧前后露出的多余部分,只能够自然露出,没有办法进行遮挡或收纳,存在使用不便和影响美观的问题。
4.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耳带收纳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带收纳装置,能够通过口罩两侧的容纳盒将耳带调整至理想长度,使耳带的余量也容纳于容纳盒中,具有使用方便和外观整洁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口罩。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带收纳装置,用于设置于口罩的两侧,具有用于容纳口罩的耳带并调节伸出长度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可开启和关闭,所述容纳盒中设有用于调整耳带并固定长度的固定组件,所述容纳盒的边缘设有用于供耳带穿入和穿出的一对耳带孔。
7.优选地,所述容纳盒包括铰接开合的盖体和盒体,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盒体。
8.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具体为缠绕棒,所述缠绕棒用于供耳带缠绕后固定。
9.优选地,所述缠绕棒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固定,所述缠绕棒的第二端通过缠绕棒卡扣卡扣固定。
10.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具体为束带扣,所述束带扣用于供耳带穿入后固定。
11.优选地,所述束带扣通过定位卡扣安装固定。
12.优选地,所述盖体设有定位塞,所述定位塞扣入所述定位卡扣。
13.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具体为转盘,所述转盘用于供耳带缠绕后固定。
14.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具体为缠绕柱,所述缠绕柱上部设有用于供耳带缠绕的第一缠绕部,所述缠绕柱下部设有用于供耳带缠绕的第三缠绕部,所述缠绕柱中部设有用于
供耳带缠绕后绑扎固定的第二缠绕部,所述第一缠绕部与所述第三缠绕部之间隔断,所述第一缠绕部与所述第三缠绕部的纵截面为l形,所述第二缠绕部位于所述第一缠绕部与所述第三缠绕部中间。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口罩,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耳带收纳装置。
16.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设置于口罩的两侧,具有用于容纳口罩的耳带并调节伸出长度的容纳盒,容纳盒可开启和关闭,容纳盒中设有用于调整耳带并固定长度的固定组件,容纳盒的边缘设有用于供耳带穿入和穿出的一对耳带孔。
17.在该耳带收纳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口罩两侧的耳带富有余量,以便进行整体长度的放松或收紧调整;富有余量的耳带分别容纳于口罩两侧的容纳盒中;在耳带的调整中,通过改变固定组件上捆绑或缠绕或绑扎或其他方式固定的耳带的长度,进而将整体的耳带调整至理想长度,该调整在容纳盒中完成,避免了耳带的余量裸露于外部,具有使用方便和外观整洁的特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三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定位塞与定位卡扣的连接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束带扣与耳带的连接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三示意图;
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31.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一使用图;
32.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二使用图;
33.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三使用图。
34.其中:
35.01-耳带、1-容纳盒、11-盖体、12-盒体、21-缠绕棒、22-束带扣、23-转盘、24-缠绕柱、113-定位塞、121-耳带孔、122-缠绕棒卡扣、123-定位卡扣、241-第一缠绕部、242-第二
缠绕部、243-第三缠绕部。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8.请参考图1至图1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二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三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一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二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定位塞与定位卡扣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束带扣与耳带的连接示意图,
39.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40.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41.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三示意图,
42.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43.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44.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一使用图,
45.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二使用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耳带收纳装置的第三使用图。
4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带收纳装置,其设置于口罩的两侧,两侧的耳带收纳装置分别用于调整和收纳口罩两侧的耳带01。其中,耳带收纳装置具有容纳盒1,容纳盒1呈盒装,其内部设有固定组件,边缘设有一对以一定角度间隔的耳带孔121。
47.在本实施例中,容纳盒1具有用于容纳耳带01的空腔,耳带01在空腔中固定于固定组件后于耳带孔121伸出,耳带01处于容纳盒1中的部分用于长度调整和容纳,容纳盒1伸出容纳盒1外的部分用于挂搭耳朵和连接口罩的口罩本体。
48.其中,容纳盒1具有可开启和关闭的特点,在开启时进行耳带01的调整,在关闭后实现耳带01的遮挡容纳,至于开启和关闭的具体形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例如铰接式开合、分离式开合等,例如卡扣固定、紧固件固定等,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49.除此以外,固定组件的具体形式也可有多种,例如不同形状形式中的板状、柱状等,不同固定形式中的绑扎、缠绕等,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50.在该耳带收纳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口罩两侧的耳带01富有余量,以便进行整体长度的放松或收紧调整;富有余量的耳带01分别容纳于口罩两侧的容纳盒1中;在耳带01的调整中,通过改变固定组件上捆绑或缠绕或绑扎或其他方式固定的耳带01的长度,进而将整体的耳带01调整至理想长度,改善了佩戴口罩时勒耳朵的情况;该调整在容纳盒1中完成,
避免了耳带01的余量裸露于外部,具有使用方便和外观整洁的特点。
51.需要注意的是,容纳盒1的形状和上方印制的图案都可以改变,除此以外,还不受位置、大小、材质、形状、颜色、开启方式、耳带01的固定形式的约束,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52.示例性的,在容纳盒1的一种具体的设置形式中,容纳盒1呈扁平状,可采用转动开合的形式,此时容纳盒1包括铰接开合的盖体11和盒体12,固定组件安装于盒体12。
53.示例性的,在固定组件的第一种具体的设置形式中,固定组件具体为缠绕棒21,可参考图1至图3。
5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具体为缠绕棒21,缠绕棒21为棒状结构,其主体于供耳带01缠绕后固定。
55.进一步的,缠绕棒21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固定,缠绕棒21的第二端通过缠绕棒卡扣122卡扣固定。
56.在本实施例中,缠绕棒21的第一端(后端)铰接于盒体12的内侧后部,缠绕棒21的第二端(前端)卡扣于盒体12的内侧前部;在缠绕棒21前端解锁时,可在缠绕棒21上调整耳带01,在调整后将缠绕棒21前端锁定,从而固定调整后的耳带01。
57.在本实施例的使用说明中,通过将耳带01缠绕在容纳盒1内部的缠绕棒21上来调节耳带01长度,缠好后将缠绕棒21卡入缠绕棒卡扣122的卡槽并固定。
58.示例性的,在固定组件的第二种具体的设置形式中,固定组件具体为束带扣22,可参考图4至图7。
59.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具体为束带扣22,束带扣22为固定绳带的一种现有结构,用于供耳带01穿入后固定。
60.进一步的,束带扣22通过定位卡扣123安装固定。
6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卡扣123固定于盒体12的内侧中部,其具有弧形的左右两个部分,束带扣22安装固定于定位卡扣123的内部。
62.进一步的,盖体11设有定位塞113,定位塞113扣入定位卡扣123。
63.在本实施例中,束带扣22的上沿超过束带扣22的上表面,定位塞113位于盖体11的内侧中部,在盖体11盖合于盒体12时,定位塞113扣入定位卡扣123,定位塞113的下沿与束带扣22的上沿卡合,起到固定盖体11和盒体12的作用。
64.在本实施例的使用说明中,通过束带扣22调整耳带01的长度,再通过卡槽卡扣的互相配合将束带扣22固定在容纳盒1中。
65.示例性的,在固定组件的第三种具体的设置形式中,固定组件具体为转盘23,可参考图8至图10。
66.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具体为转盘23,转盘23用于供耳带01缠绕后固定,转盘23的中部具有供耳带01通过的卡槽。其中,转盘23具有可旋转调节的特点,其旋转可通过转轴实现,调节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齿槽形式的档位调节、阻尼形式的无级调节等,使其在每旋转一定角度后能够锁定,起到旋转后维持旋转形态避免产生误转的效果。
67.示例性的,在档位调节的方式中,在转盘23与盒体12之间设置档位调节必需的结构如齿和槽,转盘23在静止时受到档位限制而维持在当前档位的角度,向转盘23施加作用力以克服档位限制使其转动,每旋转一格后,转盘23由一个档位推至下一个档位,在调节耳
带01长度时即可通过逐步尝试转动转盘23的方式实现。
68.在本实施例的使用说明中,将耳带01卡入转盘23中间卡槽,再通过旋转转盘23调节耳带01的长度,卡槽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6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和下述的盖体11盖合于盒体12后均具有固定的效果及其结构,以本实施方式为例予以说明。
70.具体而言,可在盖体11的内侧设置卡扣,在盒体12的内侧设置卡槽,在盖体11盖合于盒体12后,通过卡槽卡扣的互相配合将盖体11和盒体12固定。其中,可采用如图8所示的结构,此时卡扣设置在以转盘23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卡槽设置在盖体11的对应位置。
71.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确保耳带01的固定效果,可采用如图10所示的结构,此时转盘23的中心镂空,卡扣设置在转盘23的中心,卡槽设置在盖体11的对应位置,在盖体11与盒体12通过上述圆周的固定结构初步固定后,中心的卡槽和卡扣互相配合,卡入中心位置的耳带01被卡住,从而进一步增强对耳带01的固定效果。
72.示例性的,在固定组件的第四种具体的设置形式中,固定组件具体为缠绕柱24,可参考图11至图15。
7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具体为缠绕柱24,缠绕柱24上部设有用于供耳带01缠绕的缠绕部,缠绕部呈帽遮状,包括分别位于上部和下部的第一缠绕部241和第三缠绕部243。除此以外,缠绕柱24还设有呈柱状的缠绕部,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缠绕部242,第二缠绕部242用于供耳带01缠绕后绑扎固定。
74.其中,第一缠绕部241与第三缠绕部243之间隔断,第二缠绕部242位于第一缠绕部241与第三缠绕部243中间,相当于第一缠绕部241与第三缠绕部243的相邻部分之间留出供耳带01通过的间隙空间。呈帽遮状的第一缠绕部241与第三缠绕部243的纵截面为l形,l形的一边为供耳带01缠绕的部分,l形的另一边为遮挡耳带01避免其脱落的部分。
75.在本实施例的使用说明中,根据耳带01在不同缠绕部上的缠绕方式具有多种使用方式。
76.在第一种使用方式中,通过将耳带01同时缠绕在第一缠绕部241与第三缠绕部243即外圈帽遮形式的圆盘上调节耳带01的长度。
77.在第二种使用方式中,通过将耳带01的两端分别从第一缠绕部241即上半部分帽遮形状处绕入中心的第二缠绕部242即收纳柱上并缠绕以调节耳带01的长度并固定。
78.在第三种使用方式中,通过将耳带01的两端分别从第一缠绕部241与第三缠绕部243的外圈缠绕一圈后绕进中心,并在第三缠绕部243即收纳柱上缠绕并固定。
7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耳带和上述耳带收纳装置,耳带收纳装置设置于口罩的左右两侧,应具有上述耳带收纳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8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8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口罩及其耳带收纳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