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辆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用座椅调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汽车用座椅调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座椅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用座椅调角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汽车座椅由支撑乘客载荷且相对车底地板可前后方向移动并支撑乘客下肢部位的座椅座垫和相对该座垫可调节一定角度且支撑乘客上身部位的座椅靠背组成,这种座椅配备了根据驾驶员或乘客自身体型向前后推拉座椅调节前后方位置的滑动装置,以及可调节座椅靠背角度使乘客坐到座椅上时保持最舒适姿势的手动调角装置。
3.但现有技术中的座椅调角装置,调角装置在发生负载时,调角装置的零部件间结合及正常施压状态被解除,从而无法正常使用汽车座椅调角装置,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座椅调角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于坐垫骨架上的齿圈、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上的扇形齿轮及与扇形齿轮相结合的前齿轮,还包含相对前齿轮向径向外侧提供压力的操作凸轮,操作凸轮设置在前齿轮的内侧,且操作凸轮的外周设置有多个与前齿轮接触连接的突起部;前齿轮与齿圈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由突出部和凹陷部构成的导向结合部,导向结合部设置为与前齿轮的动作方向相互平行的方向。
6.优选的,导向结合部为设置在齿圈与前齿轮之间相互组装的凹凸结合结构,导向结合部包括设置在前齿轮上且向齿圈凸出的第一突出部、设置在齿圈上且与第一突出部配合连接的第一凹陷部。
7.优选的,导向结合部还设有位于第一凹陷部中央位置且向第一突出部凸出的第二突出部、以及设置在第一突出部中央位置且与第二突出部配合连接的第二凹陷部。
8.优选的,第一突出部两侧侧面及第一凹陷部两侧侧面均与前齿轮动作方向平行设置,第二凹陷部的两侧侧面及第二突出部两侧侧面均与前齿轮动作方向平行设置。
9.优选的,第二凹陷部两侧侧面与第二突出部两侧侧面之间设定的间隙小于第一突出部两侧面与第一凹陷部两侧侧面之间设定的间隙。
10.优选的,前齿轮相对于齿圈径向设置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可移动的安装有多个前齿轮,前齿轮设置在齿圈的一侧且沿着径向设置,前齿轮的径向内周面设置有与操作凸轮旋转互锁的凹形插入槽,插入槽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凸轮轮廓;齿圈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凸台,导向凸台设置在前齿轮的两端,前齿轮以导向凸台为介质可向径向方向移动。
11.优选的,操作凸轮的外周面与前齿轮的插入槽组装在一体,并且操作凸轮设置有多个向外凸出的锁定突起,锁定突起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凸轮轮廓。
12.优选的,齿圈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旋转轴的通孔,导向凸台设置在齿圈的
一侧且围绕通孔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设置的导向凸台彼此相对设置;操作凸轮的中央位置也设置有与旋转轴连接的通孔。
13.优选的,前齿轮的外周部设置有外齿部,扇形齿轮的内周设置有内齿部,外齿部与内齿部啮合连接。
14.优选的,齿圈及扇形齿轮的外周设置有导向环,并且齿圈及扇形齿轮之间的结合部位外周被导向环围绕。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通过在前齿轮与齿圈之间的接触部位增加至少一个导向结合部,从而使调角器上发生负载时也可以正常在操作凸轮和前齿轮之间保持正常加压状态,确保前齿轮和扇形齿轮保持正常的齿轮啮合状态,操控操作凸轮和前齿轮,所以可以将靠背相对于座垫的倾斜角度保持在初始设定状态,从而保证了更稳定的操作功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主要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圈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24.10.齿圈;100.导向凸台;110.第一凹陷部;120.第二突出部;112.第二侧部;122.第四侧部;12.第一通孔;
25.20.扇形齿轮;22.内齿部;
26.30.前齿轮;310.第一突出部;320.第二凹陷部;312.第一侧部;322.第三侧部;32.外齿部;34.插入槽;36.第一凸轮轮廓;
27.40.操作凸轮;42.第二通孔;44.锁定突起;46.第二凸轮轮廓;
28.50.导向环。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0.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座椅调角装置,包括固定于坐垫骨架上的齿圈10、固定于靠背骨架上的扇形齿轮20及与扇形齿轮20啮合连接的前齿轮30,还包含相对前齿轮30向径向外侧提供压力的操作凸轮40,操作凸轮40设置在前齿轮30的内端,且操
作凸轮40的外周设置有多个与前齿轮30接触连接的突起部;前齿轮30与齿圈10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由突出部和凹陷部构成的导向结合部,导向结合部设置为与前齿轮30的动作方向相互平行的方向。
31.本实施例中,前齿轮30设置有四个,均设置在齿圈10的一侧,并且相对于齿圈10径向设置在靠近齿圈10外周部的端部,前齿轮30在径向方向上可以进行移动。
32.本实施例中,齿圈10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旋转轴(未示出)的第一通孔12,并且齿圈10的一侧设置有由突起制成的四个导向凸台100,用于引导前齿轮30在一侧朝向的径向运动;导向凸台100围绕第一通孔12的周向等角度设置,从而形成彼此面对的设置形式,而且导向凸台100设置在前齿轮30的两端,使得当倾斜功能被激活时,前齿轮30可以以导向凸台100为介质在径向方向向内移动,或者沿着设置在彼此相对的一对导向凸台100之间的空间向外移动。
33.本实施例中,扇形齿轮20内部形成一个通孔,与齿圈10上的第一通孔12相连通,用于在中心部位安装旋转轴,扇形齿轮20的整体内圆周均设置有内齿部22,前齿轮30的外周部设置有外齿部32,外齿部32与内齿部22啮合连接。
34.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齿圈10及扇形齿轮20的外周设置有导向环50,并且齿圈10及扇形齿轮20之间的结合部位外周被导向环50围绕。
35.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导向结合部为设置在齿圈10与前齿轮30之间可相互组装的凹凸结合结构,导向结合部包括设置在前齿轮30的一侧表面且向齿圈10凸出的第一突出部310、设置在齿圈10前表面且与第一突出部310配合连接的第一凹陷部110、设置在第一凹陷部110中央位置且向第一突出部310凸出的第二突出部120、以及设置在第一突出部310中央位置且与第二突出部120配合连接的第二凹陷部320。
36.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310两侧侧面及第一凹陷部110两侧侧面均与前齿轮30动作方向平行设置,第二凹陷部320的两侧侧面及第二突出部120两侧侧面均与前齿轮动30作方向平行设置;并且第二凹陷部320两侧侧面与第二突出部120两侧侧面之间设定的间隙小于第一突出部310两侧面与第一凹陷部110两侧侧面之间设定的间隙。
3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齿轮30与齿圈10的接触部位设置至少一个以多个突出部和凹陷部构成的导向结合部,在调角装置发生外部负载导致操作凸轮40和前齿轮30之间的压力角变形时,也可以一直维持前齿轮30的旋转方向,可以确保前齿轮30的外齿部32和扇形齿轮20的内齿部22之间齿结合状态正常,保证操作凸轮40与前齿轮30之间的正常加压状态,从而相对座椅座垫的座椅靠背倾斜角度保持最初设定状态,汽车用座椅调角装置操作更安全。
38.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导向结合部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只要导向结合部的部件能够实现在倾斜操作时仅在直线方向上引起导向凸台100之间进行的前齿轮的运动功能,则其他类型的组装结构也可以,例如,除了在前齿轮的下表面连续形成凸起状结构外,还可以在齿圈的对应部分设置连续的凹状结构。
39.更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前齿轮30相对外齿部32的另一端即前齿轮30的径向内周面设置有与操作凸轮40旋转互锁的凹形插入槽34,插入槽34的两端设置有一体的且与操作凸轮40的接触互锁部位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凸轮轮廓36。
40.操作凸轮40的中央位置也设置有与旋转轴连接的第二通孔42,操作凸轮40的外周
设置有四个与前齿轮30连接的向外凸出的锁定突起44,以限制其在整个圆周上的径向位置,操作凸轮40通过锁定突起44与前齿轮30的插入槽34组装在一起,为了通过与前齿轮30的第一凸轮轮廓36接触来提供压紧力,从而锁定突起44的端部设置有相应形状的第二凸轮轮廓46。
41.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设置在前齿轮30第一突出部310的两侧部的第一侧部312与设置在齿圈10上的第一凹陷部110的两侧部的第二侧部112可以沿着平行于前齿轮30的每个齿方向设置,而且设置在前齿轮30上的第二凹陷部320的两侧部的第三侧部322和设置在齿圈10上的第二突出部120两侧部的第四侧部122可以沿着平行于前齿轮30的齿方向设置。
42.即在上述情况下,第二突出部120的两侧部和第二凹陷部320的两侧部可以分别沿着前齿轮30的操作方向平行设置。
43.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凹陷部320的第三侧部322与第二突出部120的第四侧部122之间的间隙设置小于第一突出部310的第一侧部312与第一凹陷部110的第二侧部112之间的间隙,当外力作用在座椅上时,可以保持正常加压状态,前齿轮30与操作凸轮40之间即使压力角发生变化,也可使扇形齿轮20的内齿部22与前齿轮30的外齿部32保持正常的啮合状态。
44.而且,即使当外力在调角装置上产生载荷时,由在齿圈10和靠背之间的接触部分处的导向结合部的前齿轮30至少有部分处于该位置,使前齿轮30上的第一凸轮轮廓36和操作凸轮40上的第二凸轮轮廓46可以保持正常的加压状态。
4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通过在前齿轮30与齿圈10之间的接触部位增加至少一个导向结合部,从而使调角器上发生负载时也可以正常在操作凸轮40和前齿轮30之间保持正常加压状态,确保前齿轮30和扇形齿轮20保持正常的齿轮啮合状态,操控操作凸轮40和前齿轮30,所以可以将靠背相对于座垫的倾斜角度保持在初始设定状态,从而保证了更稳定的操作功能。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