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可翻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可翻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可翻转平台。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船舶的安装过程中,涉及到底层平台100的建造、主机200的安装等工序,其中,主机200的顶部需要从底层平台100的底部直接吊装到位于底层平台100上方的待安装位置。
3.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了底层平台阻挡主机的吊装路径,在建造底层平台时,需要将底层平台远离主机吊装路径的区域首先安装,也就是图1中的区域一101。而靠近主机吊装路径,可能与吊装过程中发生干涉的底层平台区域(图1中的区域二102)则需要等到主机200吊装完成后,再进行安装。这种将底层平台分阶段进行安装的模式,使得主机安装前舾装完整性差,影响其他工序的进行,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主机吊装、增加主机安装前预舾装率的可翻转平台。
5.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可翻转平台,包括平台固定部、运输开口、支撑部和平台翻转部;所述运输开口开设在所述平台固定部上,容许物品通过;所述平台翻转部转动设置于所述平台固定部上,用于覆盖所述运输开口;所述支撑部与平台固定部固定连接,用于支撑覆盖所述运输开口上的平台翻转部。
6.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翻转部包括至少两段,所述平台翻转部的相邻两段其中一段为外伸缩本体,另一段为内伸缩本体,所述内伸缩本体的部分位于所述外伸缩本体内;且所述外伸缩本体开设有若干连接孔一,所述内伸缩本体开设有若干连接孔二,所述连接孔一与所述连接孔二适配,所述连接孔一与所述连接孔二内插设有连接杆。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上表面设置有橡胶隔垫。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面板和用于支撑该支撑面板的三角肘板,所述三角肘板连接于所述平台固定部上。
9.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翻转部覆盖所述运输开口时,所述平台翻转部位于所述运输开口内;所述运输开口侧壁开设有若干固定装配孔一,所述平台翻转部侧缘部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装配孔一适配的装配孔二,所述装配孔一与装配孔二可插设固定销。
10.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可翻转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于整个船舶建造过程而言,该可翻转平台可以避免由于需要起吊主机而导致底层平台必须分阶段安装的模式,保证了主机安装前舾装的完整性,能够保证须在区域一完成的工序的随时进行,进而可实现施工工序再排序,加快了船舶建造安装的效率,减小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11.图1为现有技术中底层平台吊装主机的示意图。
12.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可翻转平台的局部主视图。
13.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可翻转平台的局部俯视图。
14.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可翻转平台的局部主视图。
15.附图标记说明:
16.100、底层平台;101、区域一;102、区域二;110、平台固定部;120、平台翻转部;121、外伸缩本体;1211、大径方管;1212、连接孔一;122、内伸缩本体;1221、小径方管;1222、连接孔二;123、连接杆;130、支撑部;131、三角肘板;132、支撑面板;133、橡胶隔垫;140、运输开口;150、装配孔一;151、装配孔二;152、固定销;160、连接件;161、船体结构;200、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18.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19.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可翻转平台,包括平台固定部110、运输开口140、支撑部130和平台翻转部120;运输开口140开设在平台固定部110上,容许物品通过;平台翻转部120转动设置于平台固定部110上,用于覆盖运输开口140;支撑部130与平台固定部110固定连接,用于支撑覆盖运输开口140上的平台翻转部120。
20.在本实施例中,平台固定部110即为底层平台100的区域一101,该区域一101作为可翻转平台的承载基础。当需要对主机200起吊时,也就是主机200需要自底层平台100的下方穿过底层平台100到达底层平台100的上方时,可以将覆盖在运输开口140上的平台翻转部120转动打开,相应的,主机200从底层平台100的下方从运输开口140运送至底层平台100的上方,继续作业。不需要对主机200进行起吊时,运输开口140被平台翻转部120覆盖,便于施工人员在底层平台100上进行作业。对于整个船舶建造过程而言,可以避免由于需要起吊主机200而导致底层平台100必须分阶段安装的模式,保证了主机200安装前舾装的完整性,能够保证须在区域一101完成的工序的随时进行,进而可实现施工工序再排序,加快了船舶建造安装的效率,减小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21.如图4所示,在施工时,底层平台100的周围布置有船体结构161或舾装件,当平台翻转部120需要临时固定时,可以通过连接件160将平台翻转部120维持在预定位置。其中,该连接件可以是钢丝绳等。
22.其中,支撑部130包括支撑面板132和用于支撑该支撑面板132的三角肘板131,三
角肘板131连接于平台固定部110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面板132的上端面与水平面平行,用于水平支撑平台翻转部120。支撑部130上表面还胶接有橡胶隔垫133,主要起到在施工过程中避免设备振动引起连接钢板和支撑座之间的振动与干摩擦。而平台翻转部120与平台固定部110之间的转动连接则通过铰链孔搭配螺栓、螺母组成翻转平台的铰链结构实现。
23.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翻转平台在覆盖运输开口140时,翻转平台能够被良好固定。平台翻转部120覆盖运输开口140时,平台翻转部120位于运输开口140内;运输开口140侧壁开设有若干固定装配孔一150,平台翻转部120侧缘部开设有若干与装配孔一150适配的装配孔二151,装配孔一150与装配孔二151可插设固定销152。当平台翻转部120覆盖运输开口140时,通过支撑部130的支撑、以及运输开口140侧壁固定平台翻转部120侧缘部,增加了平台翻转部120覆盖运输开口140时被支撑的可靠性。
24.如图2所示,优选地,平台翻转部120包括至少两段,平台翻转部120的相邻两段其中一段为外伸缩本体121,另一段为内伸缩本体122,内伸缩本体122的部分位于外伸缩本体121内;且外伸缩本体121开设有若干连接孔一1212,内伸缩本体122开设有若干连接孔二1222,连接孔一1212与连接孔二1222适配,连接孔一1212与连接孔二1222内插设有连接杆123。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主机吊装指的并非将主机整体完全起吊至底层平台的上方,而是,将主机需要与底层平台上方设备装配的部分起吊至安装位置,因此,主机吊装完成后,主机本体部分位于运输开口内。故而,当主机吊装完成后,将平台翻转部120重新覆盖运输开口140时,并且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平台翻转部到主机本体的距离。
25.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平台翻转部120由若干小径方管1221与大径方管1211拼接而成,小径方管1221与大径方管1211均为中空结构,且大径方管1211的通孔可容纳小径方管1221。若干小径方管1221拼接形成内伸缩本体122,若干大径方管1211拼接形成外伸缩本体121,其中,大径方管1211部分套接与小径方管1221内,小径方管1221开设连接孔二1222,大径方管1211开设连接孔一1212。当然,小径方管1221的外径不可比大径方管1211的内径小太多,否则可翻转平台的结构会呈梁拱状。
2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