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支墩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可调节支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但不限于造船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支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船舶分段、桥梁钢箱梁等构件的建造过程中,需要对已经成型的结构进行定位或者堆放支墩,为了确保定位和堆放的安全,通常会对支墩装置具有一定的高度和角度要求。目前需要利用吊机或者平板车吊起成型结构,再在成型结构和支墩装置之间调整垫木的数量实现高度调整,但是对于的支墩角度的调整,只能利用钢板进行现场套割进行定位支墩,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下,且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3.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支墩装置,能够快速调整支墩装置的高度和角度,提高工作效率。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支墩装置,包括:
6.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顶板和角度调节面板,所述角度调节面板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顶板相连接,所述角度调节面板可沿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转动;
7.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底板、高度调节管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底板的下侧相抵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底板升降,所述高度调节管与所述顶板的下侧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顶板和角度调节面板,所述角度调节面板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顶板相连接,所述角度调节面板可沿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转动;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底板、高度调节管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底板的下侧相抵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底板升降,所述高度调节管与所述顶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同时快速实现支墩装置的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角度调节支撑板和角度标尺,所述角度调节支撑板和所述角度标尺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顶板,所述角度调节支撑板的顶端与所述角度调节面板相抵接。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插销座和插销。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和所述角度调节面板之间还设置第一楔块和第一垫块,其中,所述第一垫块与所述底板相抵接,所述第一楔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角度调节面板相抵接。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还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套设
于所述底板、高度调节管和高度调节装置的外侧。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管中设置有高度标尺。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管中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用于锁紧所述高度调节管。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管的外侧。
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底侧还设置有第二楔块和第二垫块,所述第二楔块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垫块相抵接。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千斤顶和撬棒,所述撬棒用于驱动所述千斤顶升降,所述千斤顶与所述底板相抵接。
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支墩装置的主视图;
21.图2是图1中a方向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支墩装置的俯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支墩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支墩装置,包括:
28.角度调节组件10,包括顶板110和角度调节面板120,角度调节面板120通过第二连接组件140与顶板110相连接,角度调节面板120可沿第二连接组件140转动;
29.高度调节组件20,包括底板260、高度调节管210和高度调节装置270,高度调节管210固定连接于底板260的上侧,高度调节装置270与底板260的下侧相抵接,高度调节装置270用于驱动底板260升降,高度调节管210与顶板110的下侧固定连接。
30.需要说明的是,顶板110和底板260的宽度和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例如,根
据具体需要支撑的成型结构的尺寸调整角度调节面板120的尺寸,从而适应性调整顶板110的尺寸,以便对角度调节面板120能够有足够的支撑;又如,根据所承载的成型结构的重量,调整顶板110和底板260的厚度,以便能够提供足够的承重。
3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组件140可以作为支轴,使得角度调节面板120沿第二连接组件140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支撑角度的调节。可以理解的是,角度调节面板120完成角度调节后,还可以通过其他辅助装置实现固定,本实施例对具体的固定方式不多作限定,能够实现承重即可。
32.需要说明的是,底板260、高度调节管210和顶板110之间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同时在底板260的下侧设置高度调节装置270,使得底板260在高度调节装置270的驱动下实现升降,从而带动高度调节管210和顶板110实现升降,实现了高度的调节。
3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角度调节组件10调整角度和通过高度调节组件20调整高度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操作需求确定调整顺序。
34.参考图4,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支墩装置的使用场景图,对于船体结构430而言,有多个角度的面需要支撑,因此可以采用第一支墩装置410对船体结构430的底侧进行支撑,此时角度调节面板120与顶板110向接触,打开的角度为零;同时,采用第二支墩装置420对船体结构430的侧面进行支撑,此时角度调节面板120与顶板110呈一定的夹角,同时由于斜面是往上倾斜,因此可以通过高度调节组件20提升角度调节组件10的高度,从而使得打开一定角度的角度调节面板120与船体结构430的斜面相抵接,形成支撑。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方式只是为了对可调节支墩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并非限定具体的设置方式和数量,这并不会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造成限制。
35.另外,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角度调节组件10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130,角度调节装置130包括角度调节支撑板131和角度标尺132,角度调节支撑板131和角度标尺132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33可移动连接于顶板110,角度调节支撑板131的顶端与角度调节面板120相抵接。
3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组件133可以是螺栓、螺母和垫片所组成的组件,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角度调节支撑板131和角度标尺132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一连接组件133,例如如图2所示,在角度调节支撑板131和角度标尺132中设置凹槽,同时在顶板110处设置安装孔,角度调节支撑板131和角度标尺132设置在安装孔中,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连接组件133实现夹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组件133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能够便于拆卸,使得调节角度更加方便,在需要调节角度时拆下第一连接组件133,将调节支撑板131调整到合适位置后锁紧第一连接组件133即可。
37.可以理解的是,角度调节支撑板131由于需要对角度调节面板120进行支撑,因此需要沿第一连接组件133上下移动,为了避免角度调节支撑板131与顶板110、高度调节管210发生干涉,可以在顶板110和高度调节管210处设置相对应的凹槽,在此不再赘述。
38.需要说明的是,角度标尺132的刻度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由于角度标尺132会随角度调节支撑板131进行移动,因此角度标尺132的零刻度可以设置在最上侧,即角度调节面板120与顶板110相接触时的角度,随着角度标尺132的上升,读数逐渐增大,能够便于读数即可,在此不多作限定。
39.参考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140包括插销
座141和插销142。
40.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组件140采用插销座141和插销142的方式,能够简化装置的拆装,直接移动插销142即可。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定位和增加受力点,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插销座141的数量,例如在顶板110中固定设置至少两个插销座141,安装时插销142分别插接于全部的插销座141和角度调节面板120,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41.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顶板110和角度调节面板120之间还设置第一楔块151和第一垫块152,其中,第一垫块152与底板110相抵接,第一楔块151分别与第一垫块152和角度调节面板120相抵接。
4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垫块152通常呈方形,能够提供平面支撑,而第一楔块151可以是呈三角形,用于对具有一定倾斜角的角度调节面板120进行支撑,具体的形状、厚度和尺寸根据角度调节面板120打开的角度调整即可。
4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楔块151和第一垫块152可以是在角度调节面板120确定好角度之后放入,虽然角度调节面板120在角度调节支撑板131的支撑作用下能够实现初步固定,但是由于支墩装置需要承载成型的船体结构,受力较大,因此可以在顶板110与角度调节面板120通过第一楔块151和第一垫块152的配合实现填充,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力,避免角度调节面板120损坏。
44.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高度调节组件20还包括支撑管250,支撑管250套设于底板260、高度调节管210和高度调节装置270的外侧。
45.需要说明的是,在高度调节组件20中设置支撑管250,能够用于设置与高度调节管210固定连接的组件,由于底板260的下侧为高度调节装置270,其承重能力有限,因此,为了提高装置的整体承重能力,可以设置管径较大的支撑管250,将支撑管250套设于底板260、高度调节管210和高度调节装置270的外侧,再利用紧固螺栓240穿过支撑管250与高度调节管210固定连接,则高度调节管210的受力可以通过紧固螺栓240分摊至支撑管250,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46.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管250中设置有高度标尺230。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撑管250的外侧设置高度标尺230,能够便于对高度调节管210升起的高度进行测量,高度标尺230的刻度布置和具体设置方式根据实际读数需求调整即可,在此不多作限定。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管250中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紧固螺栓240,紧固螺栓240用于锁紧高度调节管210。
49.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高度调节管210的固定,可以在支撑管250处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孔,通过连接孔安装紧固螺栓240,实现对高度调节管210的锁紧。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高度调节管210处设置若干个相对应的连接孔,提高紧固螺栓240安装的稳定性。
5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高度调节组件20还包括至少两个把手220,把手220固定连接于高度调节管210的外侧。
5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角度调节面板120升起呈一定角度后,需要将角度调节面板120与待承载的结构平面对齐,因此,在高度调节管210处设置把手220,可以便于工作人员抬起高度调节管210进行转动,由于高度调节管210与顶板110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带动顶板
110转动,实现角度调节面板120的朝向调整,极大地简化位置微调的过程。
52.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底板260的底侧还设置有第二楔块281和第二垫块282,第二楔块281分别与底板260和第二垫块282相抵接。
5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楔块281和第二垫块282的设置原理与第一楔块151和第一垫块152的原理相同,为了叙述简便在此不多作赘述。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二楔块281和第二垫块282对底板260进行支撑,能够避免高度调节管210长期挤压高度调节装置270,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54.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270包括千斤顶271和撬棒272,撬棒272用于驱动千斤顶271升降,千斤顶271与底板260相抵接。
55.需要说明的是,高度调节装置270采用千斤顶271和撬棒272能够简化高度调节的过程,并且千斤顶271能够提供较大的抬升力,通过撬棒272操作也较为简便。同时,由于造船过程中所需要的支墩装置数量较多,相比起采用电机等电动装置进行高度调节的技术方案,采用千斤顶271和撬棒272能够大大减少硬件成本。
56.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