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冲浪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水上冲浪工具的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动冲浪板由于加装了动力源,从而可以在没有风浪的情况下行驶,可适用于各种水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无动力冲浪板的缺陷,进而使冲浪运动被广泛普及。
3.公开号为cn107933845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冲浪板,包括板体,用于承载使用者;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板体的一端,用于驱动所述板体运动;以及电源装置,固定于所述板体上并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其中,所述板体的上表面、所述驱动装置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电源装置的上表面共同作为用于支撑所述使用者的承载面。该发明的电动冲浪板能够在无风浪或风浪较小的水域进行冲浪,环境友好,成本较低、用户体验较好。
4.目前现有技术中,市面上常见电动冲浪板的动力装置是通过螺丝与销钉连接螺旋浆,不方便拆装,而且控制器与电机分开,安装不方便,散热性与整体性较差。
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上冲浪工具的动力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冲浪工具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外壳和泵壳,且动力外壳与泵壳之间固接;所述动力外壳内部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机,且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组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尾轴,且尾轴延伸至泵壳内部;所述泵壳内部固接有整流罩和保护盖;所述整流罩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桨,且螺旋桨与尾轴之间通过卡销固接;所述泵壳尾端固接有喷嘴;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转,进而电机通过尾轴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向后的推力,使得冲浪板可以向前行驶,通过卡销将尾轴和螺旋桨连接,可以实现快速拆装,将控制器与电机设计为一体式组装,使得拆装更加方便,安装更加稳固,提高了产品同轴度和传动效率,通过在控制器处灌胶,可提高防水性,同时通过铝合金外壳导热,解决了电机及控制器散热不良的问题。
8.优选的,所述喷嘴出口端底部通过扭簧铰接有挡板;所述喷嘴顶部安装有马达和一号卷轮,且一号卷轮由马达驱动;所述一号卷轮与挡板自由端之间固接有一号拉绳;所述喷嘴顶部固接有反冲管,且反冲管与喷嘴连通;所述马达上连接有感应组件;用户在进行水上冲浪的过程中,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会经常因无法掌控平衡而摔倒,冲浪板容易翻转,此时感应组件感测到这一信号,并控制马达带动一号卷轮转动,将一号拉绳卷收,拉动挡板转动并将喷嘴堵住,此时螺旋桨产生的水流只能通过反冲管向下喷出,给冲浪板一个反冲力,从而使冲浪板翻转并自动回正,避免了用户手动将冲浪板扶正的繁琐操作,提高了本装置的便捷性。
9.优选的,所述喷嘴顶部固接有平衡管,且平衡管不与喷嘴连通;所述反冲管与平衡
管形状、重量均相同;所述反冲管与平衡管均为倾斜设置并关于喷嘴对称;通过将反冲管倾斜设置,使其提供的反冲力方向不在竖直方向上,从而提高了将冲浪板推正的几率,通过设置平衡管与反冲管对称,使得冲浪板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受力平衡,避免受力不均匀导致的侧翻问题。
10.优选的,所述一号卷轮端部固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延伸至反冲管内部的一端固接有二号卷轮;所述喷嘴与反冲管之间固接有环形垫;所述环形垫靠近反冲管的一侧通过扭簧铰接有贴合片;所述贴合片自由端与二号卷轮之间固接有二号拉绳;正常情况下贴合片在扭簧的作用下贴合在环形垫上,从而将反冲管堵住,防止螺旋桨产生的水流通过反冲管流出,一方面可以避免受力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水流散失,避免喷嘴喷出的水流推力下降的问题,当冲浪板翻转后,一号卷轮通过传动轴带动二号卷轮一起转动,从而将二号拉绳卷收,拉动贴合片转动并与环形垫脱离,反冲管方可正常打开,实现喷水的功能。
11.优选的,所述贴合片自由端固接有一号磁块;所述环形垫靠近一号磁块的位置固接有二号磁块;通过设置一号磁块与二号磁块,二者互相吸引,可以提高贴合片与环形垫的贴合稳固性,提高对反冲管的密封程度。
12.优选的,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控制筒;所述控制筒顶部内侧壁上固接有一对触点;所述控制筒中滑动连接有配重球;所述配重球外侧固接有导电层;通过将一对触点与马达电性连接,正常情况下,配重球受重力作用位于控制筒的底部,当冲浪板翻转后,配重球滚落到控制筒的顶部,导电层将一对触点接通,此时马达所在的电路闭合,马达开始工作,将喷嘴堵住,反冲管打开,实现自动对冲浪板状态进行检测的功能。
13.优选的,所述配重球上方的控制筒内侧壁上固接有一对弹性片;所述弹性片靠近配重球的一侧均布有多个倒齿;通过设置一对弹性片,使得弹性片对配重球有一定的阻挡作用,避免冲浪板正常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颠簸使配重球在控制筒中弹跳,导致一对触点被意外接通的问题,当冲浪板翻转后,配重球的重力克服弹性片的挤压力,使得弹性片变形,配重球可以顺利滚落到控制筒顶部,通过设置多个倒齿,使得弹性片与配重球反复接触摩擦的过程中,倒齿可以将导电层外侧产生的氧化层刮除,从而提高导电层的导电灵敏度,避免接触不良的问题。
14.优选的,所述弹性片与控制筒内侧壁之间固接有一号气囊;所述弹性片内部开设有多个导孔,且导孔与一号气囊连通;配重球在控制筒内部弹跳的过程中,会通过弹性片挤压一号气囊,进而一号气囊中的空气通过多个导孔朝配重球喷出,配合倒齿对氧化层的刮除,进一步将导电层表面的氧化屑吹除,从而提高导电层的导电灵敏度。
15.优选的,所述控制筒顶部内壁上固接有二号气囊;所述控制筒外侧壁靠近弹性片的位置固接有活塞缸,且活塞缸与二号气囊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活塞缸中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弹性片自由端之间固接有连接绳,且连接绳贯穿控制筒筒壁并与之滑动连接;冲浪板翻转后,配重球滚落到控制筒顶部并挤压二号气囊,进而二号气囊中的空气通过导管进入活塞缸内部,推动滑板朝远离控制筒的方向移动,并通过连接绳拉动弹性片,使得弹性片的自由端紧贴在控制筒内侧壁上,该操作可以使得后续冲浪板回正后,配重球重新滚向控制筒底部,弹性片的自由端不会直接朝向配重球,从而不会对配重球产生阻碍效果,避免了配重球无法复位到控制筒底部的问题。
16.优选的,所述活塞缸内壁上靠近导管的位置铰接有活动片;所述活动片上开设有阻尼孔,且阻尼孔的直径小于导管的内径;当二号气囊中的空气通过导管进入活塞缸时,气流将活动片推开,使得活动片不与导管接触,当后续弹性片在自身弹力下拉动滑板复位时,活塞缸中的空气重新通过导管返回二号气囊,气流将活动片压在导管上,此时空气只能通过较小的阻尼孔通过,故弹性片反弹复位的速度较慢,使得弹性片推迟复位,为配重球的返回提供足够的时间,防止配重球还未到达弹性片处,弹性片便已经复位并朝向配重球,进一步避免配重球无法复位到控制筒底部的问题。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冲浪工具的动力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转,进而电机通过尾轴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向后的推力,使得冲浪板可以向前行驶,通过卡销将尾轴和螺旋桨连接,可以实现快速拆装,将控制器与电机设计为一体式组装,使得拆装更加方便,安装更加稳固,提高了产品同轴度和传动效率,通过在控制器处灌胶,可提高防水性,同时通过铝合金外壳导热,解决了电机及控制器散热不良的问题。
19.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冲浪工具的动力装置,用户在进行水上冲浪的过程中,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会经常因无法掌控平衡而摔倒,冲浪板容易翻转,此时感应组件感测到这一信号,并控制马达带动一号卷轮转动,将一号拉绳卷收,拉动挡板转动并将喷嘴堵住,此时螺旋桨产生的水流只能通过反冲管向下喷出,给冲浪板一个反冲力,从而使冲浪板翻转并自动回正,避免了用户手动将冲浪板扶正的繁琐操作,提高了本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22.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24.图4是本发明中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26.图6是图4中c处局部放大图;
27.图7是图6中d处局部放大图;
28.图8是本发明中活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动力外壳1、泵壳2、控制器3、电机4、尾轴5、整流罩6、保护盖7、螺旋桨8、卡销9、喷嘴10、挡板11、马达12、一号卷轮13、一号拉绳14、反冲管15、平衡管16、传动轴17、二号卷轮18、环形垫19、贴合片20、二号拉绳21、一号磁块22、二号磁块23、控制筒24、触点25、配重球26、导电层27、弹性片28、倒齿29、一号气囊30、导孔31、二号气囊32、活塞缸33、导管34、滑板35、连接绳36、活动片37、阻尼孔38。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1.实施例一
32.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冲浪工具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外壳1和泵壳2,且动力外壳1与泵壳2之间固接;所述动力外壳1内部安装有控制器3和电机4,且控制器3与电机4一体组装;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接有尾轴5,且尾轴5延伸至泵壳2内部;所述泵壳2内部固接有整流罩6和保护盖7;所述整流罩6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桨8,且螺旋桨8与尾轴5之间通过卡销9固接;所述泵壳2尾端固接有喷嘴10;通过控制器3控制电机4运转,进而电机4通过尾轴5带动螺旋桨8转动,产生向后的推力,使得冲浪板可以向前行驶,通过卡销9将尾轴5和螺旋桨8连接,可以实现快速拆装,将控制器3与电机4设计为一体式组装,使得拆装更加方便,安装更加稳固,提高了产品同轴度和传动效率,通过在控制器3处灌胶,可提高防水性,同时通过铝合金外壳导热,解决了电机4及控制器3散热不良的问题。
33.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喷嘴10出口端底部通过扭簧铰接有挡板11;所述喷嘴10顶部安装有马达12和一号卷轮13,且一号卷轮13由马达12驱动;所述一号卷轮13与挡板11自由端之间固接有一号拉绳14;所述喷嘴10顶部固接有反冲管15,且反冲管15与喷嘴10连通;所述马达12上连接有感应组件;用户在进行水上冲浪的过程中,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会经常因无法掌控平衡而摔倒,冲浪板容易翻转,此时感应组件感测到这一信号,并控制马达12带动一号卷轮13转动,将一号拉绳14卷收,拉动挡板11转动并将喷嘴10堵住,此时螺旋桨8产生的水流只能通过反冲管15向下喷出,给冲浪板一个反冲力,从而使冲浪板翻转并自动回正,避免了用户手动将冲浪板扶正的繁琐操作,提高了本装置的便捷性。
34.所述喷嘴10顶部固接有平衡管16,且平衡管16不与喷嘴10连通;所述反冲管15与平衡管16形状、重量均相同;所述反冲管15与平衡管16均为倾斜设置并关于喷嘴10对称;通过将反冲管15倾斜设置,使其提供的反冲力方向不在竖直方向上,从而提高了将冲浪板推正的几率,通过设置平衡管16与反冲管15对称,使得冲浪板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受力平衡,避免受力不均匀导致的侧翻问题。
35.所述一号卷轮13端部固接有传动轴17,且传动轴17延伸至反冲管15内部的一端固接有二号卷轮18;所述喷嘴10与反冲管15之间固接有环形垫19;所述环形垫19靠近反冲管15的一侧通过扭簧铰接有贴合片20;所述贴合片20自由端与二号卷轮18之间固接有二号拉绳21;正常情况下贴合片20在扭簧的作用下贴合在环形垫19上,从而将反冲管15堵住,防止螺旋桨8产生的水流通过反冲管15流出,一方面可以避免受力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水流散失,避免喷嘴10喷出的水流推力下降的问题,当冲浪板翻转后,一号卷轮13通过传动轴17带动二号卷轮18一起转动,从而将二号拉绳21卷收,拉动贴合片20转动并与环形垫19脱离,反冲管15方可正常打开,实现喷水的功能。
36.所述贴合片20自由端固接有一号磁块22;所述环形垫19靠近一号磁块22的位置固接有二号磁块23;通过设置一号磁块22与二号磁块23,二者互相吸引,可以提高贴合片20与环形垫19的贴合稳固性,提高对反冲管15的密封程度。
37.如图6至图7所示,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控制筒24;所述控制筒24顶部内侧壁上固接有一对触点25;所述控制筒24中滑动连接有配重球26;所述配重球26外侧固接有导电层27;通过将一对触点25与马达12电性连接,正常情况下,配重球26受重力作用位于控制筒24的底部,当冲浪板翻转后,配重球26滚落到控制筒24的顶部,导电层27将一对触点25接通,此时马达12所在的电路闭合,马达12开始工作,将喷嘴10堵住,反冲管15打开,实现自动对冲
浪板状态进行检测的功能。
38.所述配重球26上方的控制筒24内侧壁上固接有一对弹性片28;所述弹性片28靠近配重球26的一侧均布有多个倒齿29;通过设置一对弹性片28,使得弹性片28对配重球26有一定的阻挡作用,避免冲浪板正常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颠簸使配重球26在控制筒24中弹跳,导致一对触点25被意外接通的问题,当冲浪板翻转后,配重球26的重力克服弹性片28的挤压力,使得弹性片28变形,配重球26可以顺利滚落到控制筒24顶部,通过设置多个倒齿29,使得弹性片28与配重球26反复接触摩擦的过程中,倒齿29可以将导电层27外侧产生的氧化层刮除,从而提高导电层27的导电灵敏度,避免接触不良的问题。
39.所述弹性片28与控制筒24内侧壁之间固接有一号气囊30;所述弹性片28内部开设有多个导孔31,且导孔31与一号气囊30连通;配重球26在控制筒24内部弹跳的过程中,会通过弹性片28挤压一号气囊30,进而一号气囊30中的空气通过多个导孔31朝配重球26喷出,配合倒齿29对氧化层的刮除,进一步将导电层27表面的氧化屑吹除,从而提高导电层27的导电灵敏度。
40.所述控制筒24顶部内壁上固接有二号气囊32;所述控制筒24外侧壁靠近弹性片28的位置固接有活塞缸33,且活塞缸33与二号气囊32之间通过导管34连通;所述活塞缸33中滑动连接有滑板35;所述滑板35与弹性片28自由端之间固接有连接绳36,且连接绳36贯穿控制筒24筒壁并与之滑动连接;冲浪板翻转后,配重球26滚落到控制筒24顶部并挤压二号气囊32,进而二号气囊32中的空气通过导管34进入活塞缸33内部,推动滑板35朝远离控制筒24的方向移动,并通过连接绳36拉动弹性片28,使得弹性片28的自由端紧贴在控制筒24内侧壁上,该操作可以使得后续冲浪板回正后,配重球26重新滚向控制筒24底部,弹性片28的自由端不会直接朝向配重球26,从而不会对配重球26产生阻碍效果,避免了配重球26无法复位到控制筒24底部的问题。
41.实施例二
42.如图8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活塞缸33内壁上靠近导管34的位置铰接有活动片37;所述活动片37上开设有阻尼孔38,且阻尼孔38的直径小于导管34的内径;当二号气囊32中的空气通过导管34进入活塞缸33时,气流将活动片37推开,使得活动片37不与导管34接触,当后续弹性片28在自身弹力下拉动滑板35复位时,活塞缸33中的空气重新通过导管34返回二号气囊32,气流将活动片37压在导管34上,此时空气只能通过较小的阻尼孔38通过,故弹性片28反弹复位的速度较慢,使得弹性片28推迟复位,为配重球26的返回提供足够的时间,防止配重球26还未到达弹性片28处,弹性片28便已经复位并朝向配重球26,进一步避免配重球26无法复位到控制筒24底部的问题。
43.工作原理:通过控制器3控制电机4运转,进而电机4通过尾轴5带动螺旋桨8转动,产生向后的推力,使得冲浪板可以向前行驶,通过卡销9将尾轴5和螺旋桨8连接,可以实现快速拆装,将控制器3与电机4设计为一体式组装,使得拆装更加方便,安装更加稳固,提高了产品同轴度和传动效率,通过在控制器3处灌胶,可提高防水性,同时通过铝合金外壳导热,解决了电机4及控制器3散热不良的问题;用户在进行水上冲浪的过程中,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会经常因无法掌控平衡而摔倒,冲浪板容易翻转,此时感应组件感测到这一信号,并控制马达12带动一号卷轮13转动,将一号拉绳14卷收,拉动挡板11转动并将喷嘴10堵住,此时螺旋桨8产生的水流只能通过反冲管15向下喷出,给冲浪板一个反冲力,从而使冲浪板
翻转并自动回正,避免了用户手动将冲浪板扶正的繁琐操作,提高了本装置的便捷性;通过将反冲管15倾斜设置,使其提供的反冲力方向不在竖直方向上,从而提高了将冲浪板推正的几率,通过设置平衡管16与反冲管15对称,使得冲浪板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受力平衡,避免受力不均匀导致的侧翻问题;正常情况下贴合片20在扭簧的作用下贴合在环形垫19上,从而将反冲管15堵住,防止螺旋桨8产生的水流通过反冲管15流出,一方面可以避免受力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水流散失,避免喷嘴10喷出的水流推力下降的问题,当冲浪板翻转后,一号卷轮13通过传动轴17带动二号卷轮18一起转动,从而将二号拉绳21卷收,拉动贴合片20转动并与环形垫19脱离,反冲管15方可正常打开,实现喷水的功能;通过设置一号磁块22与二号磁块23,二者互相吸引,可以提高贴合片20与环形垫19的贴合稳固性,提高对反冲管15的密封程度;通过将一对触点25与马达12电性连接,正常情况下,配重球26受重力作用位于控制筒24的底部,当冲浪板翻转后,配重球26滚落到控制筒24的顶部,导电层27将一对触点25接通,此时马达12所在的电路闭合,马达12开始工作,将喷嘴10堵住,反冲管15打开,实现自动对冲浪板状态进行检测的功能;通过设置一对弹性片28,使得弹性片28对配重球26有一定的阻挡作用,避免冲浪板正常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颠簸使配重球26在控制筒24中弹跳,导致一对触点25被意外接通的问题,当冲浪板翻转后,配重球26的重力克服弹性片28的挤压力,使得弹性片28变形,配重球26可以顺利滚落到控制筒24顶部,通过设置多个倒齿29,使得弹性片28与配重球26反复接触摩擦的过程中,倒齿29可以将导电层27外侧产生的氧化层刮除,从而提高导电层27的导电灵敏度,避免接触不良的问题;配重球26在控制筒24内部弹跳的过程中,会通过弹性片28挤压一号气囊30,进而一号气囊30中的空气通过多个导孔31朝配重球26喷出,配合倒齿29对氧化层的刮除,进一步将导电层27表面的氧化屑吹除,从而提高导电层27的导电灵敏度;冲浪板翻转后,配重球26滚落到控制筒24顶部并挤压二号气囊32,进而二号气囊32中的空气通过导管34进入活塞缸33内部,推动滑板35朝远离控制筒24的方向移动,并通过连接绳36拉动弹性片28,使得弹性片28的自由端紧贴在控制筒24内侧壁上,该操作可以使得后续冲浪板回正后,配重球26重新滚向控制筒24底部,弹性片28的自由端不会直接朝向配重球26,从而不会对配重球26产生阻碍效果,避免了配重球26无法复位到控制筒24底部的问题;当二号气囊32中的空气通过导管34进入活塞缸33时,气流将活动片37推开,使得活动片37不与导管34接触,当后续弹性片28在自身弹力下拉动滑板35复位时,活塞缸33中的空气重新通过导管34返回二号气囊32,气流将活动片37压在导管34上,此时空气只能通过较小的阻尼孔38通过,故弹性片28反弹复位的速度较慢,使得弹性片28推迟复位,为配重球26的返回提供足够的时间,防止配重球26还未到达弹性片28处,弹性片28便已经复位并朝向配重球26,进一步避免配重球26无法复位到控制筒24底部的问题。
44.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4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