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冲浪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测速的冲浪板。
背景技术:2.冲浪板是人们用于冲浪运动的运动器材。最初使用的冲浪板长5米左右,重50~60 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泡沫塑料板,板的形状也有改进,动力冲浪板即是在冲浪板底部设置动力(如螺旋桨),进行自动形式,为了方便人们对冲浪板进行掌握,多会在冲浪板顶部设置握以供人们抓握,由于冲浪板与握把之间多为绳带连接,导致人们在对握把进行放置时,绳带易出现散乱或打结的现象,且在进行使用时,受湖水或海水冲刷,会造成手滑而导致脱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一种可测速的冲浪板。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测速的冲浪板,具有避免散乱打结,固定手腕,避免脱手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测速的冲浪板,包括冲浪板本体、螺旋桨、安装架和gps定位器,所述gps定位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冲浪板本体顶部的一侧,所述安装架螺栓紧固在所述冲浪板本体底部的一侧,所述螺旋桨位于所述安装架内,并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冲浪板本体顶部远离所述gps定位器的一侧固定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的一侧铰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焊接有螺管,所述螺管内插接有绳带,所述绳带插入所述螺管内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绳带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设有套管,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绳带的一端铰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外侧壁的两侧均套设有环带,所述环带之间固定设有环形结构的腕带。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测速的冲浪板优选的,所述套管外侧壁远离所述握把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螺套。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测速的冲浪板优选的,所述绳带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插入所述套管内并缠绕有绳盘,所述绳盘位于所述套管内并与所述套管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测速的冲浪板优选的,所述套管外侧壁对应所述绳盘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一端嵌入所述套管内并与所述绳盘转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测速的冲浪板优选的,所述腕带内缝接有扣绳,所述扣绳的两端均贯穿所述腕带,并与所述腕带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测速的冲浪板优选的,所述扣绳贯穿所述腕带的一端固定设有挂钩,所述腕带外侧壁对应所述挂钩的位置处开设有横向等距排列的挂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旋转旋钮带动绳盘旋转,绳盘通过旋转对绳带进行缠绕作业,并带动套管向连接座靠近至合适位置,通过旋转螺套将螺套与螺管进行连接,完成对绳带的收纳,以及对
连接座与套管之间的连接,避免绳带过长而造成打结现象,避免散乱,方便收纳,将手腕插入扣绳内,拉动扣绳的两侧并沿着腕带进行移动至合适位置,通过挂钩将扣绳与腕带进行连接的同时,腕带受力收缩并与手腕连接,有效增加腕带与手腕的连接强度,避免握把打滑脱手。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握把与腕带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腕带与扣绳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与绳盘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冲浪板本体;2、螺旋桨;3、安装架;4、安装座;5、gps定位器;6、连接座;7、螺管;8、绳带;9、螺套;10、握把;11、套管;12、环带;13、腕带;14、扣绳;15、挂钩;16、绳盘;17、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如图1
‑
5所示;一种可测速的冲浪板,包括冲浪板本体1、螺旋桨2、安装架3和gps 定位器5,gps定位器5固定设置在冲浪板本体1顶部的一侧,安装架3螺栓紧固在冲浪板本体1底部的一侧,螺旋桨2位于安装架3内,并与安装架3固定连接,冲浪板本体1 顶部远离gps定位器5的一侧固定设有安装座4,安装座4顶部的一侧铰接有连接座6,连接座6远离安装座4的一端焊接有螺管7,螺管7内插接有绳带8,绳带8插入螺管7 内的一端与连接座6固定连接,绳带8远离连接座6的一端固定设有套管11,套管11远离绳带8的一端铰接有握把10,握把10外侧壁的两侧均套设有环带12,环带12之间固定设有环形结构的腕带13。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gps定位器5与外部终端信号连接,人们可以通过gps 定位器5对冲浪板本体1的行驶距离及速度进行实时检测。
24.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旋转旋钮17带动绳盘16旋转,绳盘16通过旋转对绳带8进行缠绕作业,并带动套管11向连接座6靠近至合适位置,通过旋转螺套9将螺套9与螺管7 进行连接,完成对绳带8的收纳,以及对连接座6与套管11之间的连接,避免绳带8过长而造成打结现象,避免散乱,方便收纳。
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套管11外侧壁远离握把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螺套9。
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绳带8远离连接座6的一端插入套管11内并缠绕有绳盘16,绳盘16位于套管11内并与套管11转动连接。
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套管11外侧壁对应绳盘16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旋钮17,旋钮17的一端嵌入套管11内并与绳盘16转动连接。
28.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旋钮17带动绳盘16旋转,绳盘16通过旋转对绳带8进行缠绕作业,并带动套管11向连接座6靠近至合适位置,通过旋转螺套9将螺套9与螺管7 进行连接,完成对绳带8的收纳,以及对连接座6与套管11之间的连接,避免绳带8过长而造成打结现象,避免散乱,方便收纳。
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腕带13内缝接有扣绳14,扣绳14的两端均贯穿腕带13,并与腕带1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3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扣绳14贯穿腕带13的一端固定设有挂钩15,腕带13外侧壁对应挂钩15的位置处开设有横向等距排列的挂孔。
31.本实施例中:将手腕插入扣绳14内,拉动扣绳14的两侧并沿着腕带13进行移动至合适位置,通过挂钩15将扣绳14与腕带13进行连接的同时,腕带13受力收缩并与手腕连接,有效增加腕带13与手腕的连接强度,避免握把10打滑脱手。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旋转旋钮17带动绳盘16旋转,绳盘16通过旋转对绳带8进行缠绕作业,并带动套管11向连接座6靠近至合适位置,通过旋转螺套9将螺套9与螺管7进行连接,完成对绳带8的收纳,以及对连接座6与套管11之间的连接,避免绳带8过长而造成打结现象,避免散乱,方便收纳,将手腕插入扣绳14内,拉动扣绳14的两侧并沿着腕带13进行移动至合适位置,通过挂钩15将扣绳14与腕带13 进行连接的同时,腕带13受力收缩并与手腕连接,有效增加腕带13与手腕的连接强度,避免握把10打滑脱手。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