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桨板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桨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桨板,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桨板。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桨板通常功能单一,桨板配合划桨使用,二者便携性差,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如何全方位的提升桨板的功能成为取胜的关键,而且,划桨在船的划行、搬用、携带等各种场景下存在各种问题,例如,划桨体积过长携带不便,划桨在桨板上固定易发生移动,而且桨板需要靠岸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划桨将桨板拉向岸边等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桨板。
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桨板,它包括至少两节可拆卸式的桨杆部,桨杆部的上端连接有把手,桨杆部的下端连接有船桨;
5.把手上具有至少两个用于牵拉物体的弯钩部,弯钩部的开口朝向船桨;
6.桨杆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缺口,缺口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向段和锁定段,导向段为弧形,锁定段为圆形。
7.进一步地,桨杆部包括第一桨杆和第二桨杆,第一桨杆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第一桨杆的下端部具有外螺纹,第二桨杆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第二桨杆的下端部具有梯形槽,第一桨杆下端部的外螺纹与第二桨杆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匹配连接。
8.进一步地,把手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具有外螺纹,连接部的外螺纹与第一桨杆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匹配连接。
9.进一步地,第一桨杆和第二桨杆上各自开设有一个缺口。
10.进一步地,缺口的开口处作倒圆角处理。
11.进一步地,船桨上端部设置有与第一桨杆下端部的梯形槽相匹配的梯形连接部,梯形连接部与梯形槽过盈配合。
12.进一步地,弯钩部有两个,两个弯钩部呈一字型排列。
13.进一步地,弯钩部有四个,两个弯钩部呈十字型排列。
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桨板,本实用新型的桨板本体上设置拉手为划行者在岸边手持或搬运提供着力点,划桨设置把手,把手用于划行时手进行把持,同时方便在岸边需要靠岸的情况下通过弯钩部钩住岸边的固定物将船艇拉向岸边,弯钩部越多钩住岸边的固定物的概率就越高,尤其在湍急的水流状态下,更加实用。桨杆部上设置缺口,不占用桨杆部,不会影响人的把持,同时在桨板本体上携带或者需要将其固定的场景下,用于固定其位置的拉环组穿设的拉绳从缺口处进行捆绑限位,划桨不易发生移动,缺口开口平滑也不会割伤拉绳。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桨杆部、把手、船桨设置为分体式,当长途转运过程中引起体积过长占用较大空间时,能够对其进行拆解,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划桨的整体结构拆解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1中圈中部分的缺口放大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桨杆部;2、把手;3、船桨;4、桨板本体;5、划桨;11、缺口;12、第一桨杆;13、第二桨杆;21、连接部;22、弯钩部;31、梯形连接部;41、拉手;42、拉环组;43、拉绳;111、导向段;112、锁定段;131、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如图1所示的多功能便携式桨板,包括桨板本体4和位于桨板本体4上的划桨5,桨板本体4上设置有拉手41和拉环组42,拉环组42穿设有拉绳43,如图2 所示的划桨5包括至少两节可拆卸式的桨杆部1,桨杆部1的上端连接有把手2,桨杆部1的下端连接有船桨3;
24.把手2上具有至少两个用于牵拉物体的弯钩部22,弯钩部22的开口朝向船桨3;
25.桨杆部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缺口11,缺口11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向段111和锁定段112,导向段111为弧形,锁定段112为圆形;
26.桨板本体4固定划桨5时,桨板本体4的拉绳43设在划桨5缺口11内,防止。
27.实施例一:
28.如图3所示的桨杆部1包括第一桨杆12和第二桨杆13,第一桨杆12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第一桨杆12的下端部具有外螺纹,第二桨杆13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第二桨杆13的下端部具有梯形槽131,第一桨杆12下端部的外螺纹与第二桨杆13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匹配连接。
29.把手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21,连接部21具有外螺纹,连接部21的外螺纹与第一桨杆12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匹配连接。把手2上具有两个用于牵拉物体的弯钩部22,两个弯钩部22呈一字型排列,弯钩部22的开口朝向船桨3;
30.桨杆部1上开设有两个缺口11,具体的,第一桨杆12和第二桨杆13上各自开设有一个缺口11。如图5所示的缺口11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向段111和锁定段 112,导向段111为弧形,锁定段112为圆形。缺口11的开口处作倒圆角处理。
31.船桨3上端部设置有与第一桨杆12下端部的梯形槽131相匹配的31,梯形连接部21与梯形槽131过盈配合。
32.实施例二:
33.如图4所示的桨杆部1包括第一桨杆12和第二桨杆13,第一桨杆12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第一桨杆12的下端部具有外螺纹,第二桨杆13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第二桨杆13的下端部具有梯形槽131,第一桨杆12下端部的外螺纹与第二桨杆13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匹配连接。
34.把手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21,连接部21具有外螺纹,连接部21的外螺纹与第一桨
杆12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匹配连接。把手2上具有四个用于牵拉物体的弯钩部22,四个弯钩部22呈十字型排列,弯钩部22的开口朝向船桨3;
35.桨杆部1上开设有两个缺口11,具体的,第一桨杆12和第二桨杆13上各自开设有一个缺口11。缺口11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向段111和锁定段112,导向段 111为弧形,锁定段112为圆形。缺口11的开口处作倒圆角处理。
36.船桨3上端部设置有与第一桨杆12下端部的梯形槽131相匹配的31,梯形连接部21与梯形槽131过盈配合。
37.实施例三:
38.如图6所示的桨杆部1包括第一桨杆12和第二桨杆13,第一桨杆12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第一桨杆12的下端部具有外螺纹,第二桨杆13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第二桨杆13的下端部具有梯形槽131,第一桨杆12下端部的外螺纹与第二桨杆13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匹配连接。
39.把手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部21,连接部21具有外螺纹,连接部21的外螺纹与第一桨杆12的上端部具有内螺纹匹配连接。把手2上具有两个用于牵拉物体的弯钩部22,两个弯钩部22呈一字型排列,弯钩部22的开口朝向船桨3;
40.桨杆部1上开设有1个缺口11,具体的,第一桨杆12上开设有一个缺口11。缺口11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向段111和锁定段112,导向段111为弧形,锁定段112 为圆形。缺口11的开口处作倒圆角处理。
41.船桨3上端部设置有与第一桨杆12下端部的梯形槽131相匹配的31,梯形连接部21与梯形槽131过盈配合。
42.本实用新型的桨板本体上设置拉手为划行者在岸边手持或搬运提供着力点,划桨设置把手,把手用于划行时手进行把持,同时方便在岸边需要靠岸的情况下通过弯钩部钩住岸边的固定物将船艇拉向岸边,弯钩部越多钩住岸边的固定物的概率就越高,尤其在湍急的水流状态下,更加实用。桨杆部上设置缺口,不占用桨杆部,不会影响人的把持,同时在桨板本体上携带或者需要将其固定的场景下,用于固定其位置的拉环组穿设的拉绳从缺口处进行捆绑限位,划桨不易发生移动,缺口开口平滑也不会割伤拉绳。
43.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桨杆部、把手、船桨设置为分体式,当长途转运过程中引起体积过长占用较大空间时,能够对其进行拆解,十分便捷。
44.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