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顶杆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顶杆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推力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杆推力装置。


背景技术:

2.当今的社会固有资源日益减少,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紧缺,节约资源以成为主要的任务,而推力装置大多分为电力推力装置或燃料的推力装置,在推力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其产生的动力不足使用的效果不好,如何采用相应的机械推力装置,实现推力的有效化成为重要问题,例如若运用在船舶领域,可以实现一个较好的驱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杆推力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顶杆推力装置,包括:
5.若干相互铰接的第一顶杆;
6.若干相互铰接的第二顶杆:
7.连接座,分别设置在第一顶杆以及第二顶杆的外侧,用于实现相邻第一顶杆之间的铰接和/或相邻第二顶杆之间的铰接;
8.主梁,设置在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之间,所述主梁的上端设有与顶杆端部配合的助推件;
9.摆动装置,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之间;
10.其中,所述摆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顶杆收缩的同时伸展第二顶杆或者驱动第一顶杆伸展的同时收缩第二顶杆,所述主梁的一端外侧设有蓄力拉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工况,主梁处于蓄力状态,在摆动装置的作用下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交替的收缩和伸展,若第一顶杆收缩时,第二顶杆伸展,以此往复,当其中一个顶杆伸展时其与助推件相抵触,在伸展的同时将,主梁向蓄力拉簧方向推动,主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蓄力压紧;第二工况,主梁释放,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均脱离与助推件的配合状态,释放蓄力拉簧,此时会有一个极大的冲击力将主梁向另一端推动,产生较大的力;该结构无需使用大功率电机即可完成,省力且仅需极小的动力即可产生较大的反冲力,能耗相对较小,结构简单生产便利。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助推件包括若干连续设置的驱动齿,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下方的设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可配合伸展的顶杆抵触推动驱动齿实现主梁的移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驱动齿的一端呈直角,另一端呈倾斜,配合块在推动的情况下与其直角面相抵触,从而达到推动的作用,该结构能够不断的对主梁进行蓄力。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力拉簧背离主梁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能够使得蓄力拉簧起到蓄力的作用。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动装置(6)包括:
17.连接柱;
18.摆动横条,所述连接柱与摆动横条相互垂直;
19.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与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位于驱动链条内;
20.拉杆;
21.驱动链条;
22.电机,所述电机用于控制驱动链条的传动;
23.其中,所述驱动盘沿驱动链条传动从而实现摆杆的前后摆动,所述摆杆的摆动方向与摆动横条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拉杆为两个,两个拉杆对称设置在摆动横条的两端下方。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链条在驱动时,使得驱动盘沿其运动,从而使得摆杆前后摆动,由于连接柱的设置从而使得摆动横条能够与其联动,摆动横条的设置方向与摆杆的摆动方向同向设置,当摆杆向前摆动时摆动横条的前端翘起,后端向下,此时拉杆将其中一个顶杆拉直,另一个顶杆下陷,反之,以此往复,实现了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不断运动,实现了第一工况的正常运行。
2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铰接处固定连接,以实现上下摆动时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可分别收缩与伸展。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方便将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拉起。
2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梁的另一端设有滑道。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主梁的移动,同时方便了主梁的蓄能和释放,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主视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俯视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配合块与助推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摆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驱动桨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第一顶杆;2、第二顶杆;3、连接座;4、主梁;400、蓄力拉簧;401、连接板;402、滑道;5、助推件;6、摆动装置;600、连接柱;601、摆动横条;602、摆杆;603、拉杆;604、驱动链条;605、电机;606、驱动盘; 7、配合块;8、驱动桨;800、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杆推力装置,包括若干相互铰接的第一顶杆1以及若干相互铰接的第二顶杆2,所述第一顶杆1以及第二顶杆2的外侧设有连接座3,所述第一顶杆1和第二顶杆2之间设有主梁4,所述主梁4的上端设有与顶杆端部配合的助推件5,所述第一顶杆1和第二顶杆2之间设有摆动装置6,所述摆动装置6用于驱动第一顶杆1收缩的同时伸展第二顶杆2或者驱动第一顶杆1伸展的同时收缩第二顶杆2,所述主梁4的一端外侧设有蓄力拉簧400。第一工况,主梁4处于蓄力状态,在摆动装置6的作用下第一顶杆1和第二顶杆2交替的收缩和伸展,若第一顶杆1收缩时,第二顶杆2伸展,以此往复,当其中一个顶杆伸展时其与助推件5相抵触,在伸展的同时将,主梁4向蓄力拉簧400方向推动,主梁4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蓄力压紧;第二工况,主梁4释放,第一顶杆1和第二顶杆2均脱离与助推件5的配合状态,释放蓄力拉簧400,此时会有一个极大的冲击力将主梁4向另一端推动,产生较大的力;该结构无需使用大功率电机605即可完成,省力且仅需极小的动力即可产生较大的反冲力,能耗相对较小,结构简单生产便利。
38.连接座3分别与第一顶杆1和第二顶杆2铰接,连接座3设有若干个。
39.所述助推件5包括若干连续设置的驱动齿,所述第一顶杆1和第二顶杆2 下方的设有配合块7,所述配合块7可配合伸展的顶杆抵触推动驱动齿实现主梁 4的移动。每个驱动齿的一端呈直角,另一端呈倾斜,配合块7在推动的情况下与其直角面相抵触,从而达到推动的作用,该结构能够不断的对主梁4进行蓄力。
40.所述蓄力拉簧400背离主梁4的一端与连接板401固定连接。因此能够使得蓄力拉簧400起到蓄力的作用。
41.所述摆动装置6包括连接柱600、摆动横条601、摆杆602、拉杆603、驱动链条604以及电机605,所述连接柱600与摆动横条601相互垂直,所述摆杆602的一端与连接柱600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驱动盘606,所述驱动盘 606位于驱动链条604内,所述电机605用于控制驱动链条604的传动,所述驱动盘606沿驱动链条604传动从而实现摆杆602的前后摆动,所述摆杆602的摆动方向与摆动横条601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拉杆603为两个,两个拉杆603 对称设置在摆动横条601的两端下方。驱动链条604在驱动时,使得驱动盘606 沿其运动,从而使得摆杆602前后摆动,由于连接柱600的设置从而使得摆动横条601能够与其联动,摆动横条601的设置方向与摆杆602的摆动方向同向设置,当摆杆602向前摆动时摆动横条601的前端翘起,后端向下,此时拉杆 603将其中一个顶杆拉直,另一个顶杆下陷,反之,以此往复,实现了第一顶杆 1和第二顶杆2的不断运动,实现了第一工况的正常运行。
42.所述两拉杆60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顶杆1和第二顶杆2的铰接处固定连接,以实现上下摆动时第一顶杆1和第二顶杆2可分别收缩与伸展。该结构方便将第一顶杆1和第二顶杆2拉起。
43.所述主梁4的另一端设有滑道402。方便了主梁4的移动,同时方便了主梁 4的蓄能和释放,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44.若该装置安装于船舶上时,所述主梁4的一端设有驱动桨8,所述驱动桨8 位于背离设有蓄力拉簧400的一端,该驱动桨8的桨叶800呈三角状,且其尖部朝向轮船的运动方
向,主梁4在蓄力时桨叶800收缩,释放时,桨叶800打开,使得船舶前进时具有较强的动力。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