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船舶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生筏释放系统及船舶。
背景技术:2.船舶上必须安装救生设备以使船员在危险情况下紧急避险。救生设备一般通过采用抛投式气胀救生筏,占用甲板面积小,使用方便。
3.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为了保证船舶外观的整洁性,有时需要将救生设备安装于甲板上靠近舷墙的内侧。目前,救生设备在甲板上的安装高度不能过高,以避免降低救生设备的稳定性。由于船舶的舷墙通过焊接固定在甲板的外缘,容易阻碍救生筏的顺利释放,影响救生设备的正常使用,降低了船舶的安全性。
4.因此,需要一种救生筏释放系统及船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筏释放系统,以避免船舶的舷墙阻挡救生筏的释放,提高救生筏释放系统的可靠性。
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以避免船舶的舷墙阻挡救生筏的释放,提高救生筏释放系统的可靠性。
7.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救生筏释放系统,包括:
9.舷墙,具有与甲板铰接相连的活动墙体,所述活动墙体具有朝向所述舷墙的外侧翻转的趋势;
10.释放架,所述释放架包括:
11.支架,位于所述舷墙的内侧,并与所述活动墙体相对设置;
12.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沿朝向对应的所述舷墙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以及
13.释放机构,所述释放机构包括释放件和绑带,所述释放件与所述绑带可选择性地相连;所述释放件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绑带将救生筏固定于所述连杆上,并拉紧所述活动墙体;或者,与所述绑带断开连接,以同时释放所述活动墙体与所述救生筏,从而使所述活动墙体朝向所述舷墙的外侧翻转,所述救生筏沿所述连杆滚落至所述舷墙外部。
14.进一步地,救生筏释放系统还包括:
15.摇杆,所述摇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绑带与所述摇杆的另一端相连;
16.当所述释放件与所述绑带相连并通过所述绑带拉紧所述摇杆时,所述摇杆位于第一位置,并与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杆共同抱紧所述救生筏;当所述释放件与所述绑带断开连接时,所述绑带松开所述摇杆,所述摇杆转动至第二位置,并与所述连杆相连成倾斜延伸的滑道。
17.进一步地,所述滑道呈一字型沿所述连杆的延伸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滑道的末端位于所述舷墙的外侧。
18.进一步地,位于第一位置的所述摇杆的顶端高于所述活动墙体的顶端。
1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
20.第一立柱;以及
21.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与对应的所述舷墙之间,所述第一立柱高于所述第二立柱;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
2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
23.张紧柱,多个所述张紧柱沿所述第一立柱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绑带能够绕设于多个所述张紧柱上。
24.进一步地,所述救生筏释放系统还包括:
25.支撑座,设置于所述甲板上;
26.铰接轴,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活动墙体通过所述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以及
27.扭簧,套设于所述铰接轴上,且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活动墙体朝向所述舷墙的外侧翻转。
28.进一步地,所述救生筏释放系统还包括:
29.基座,所述基座的底端设置于所述甲板上,所述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的顶端。
30.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高度可调。
31.一种船舶,包括上述的救生筏释放系统。
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3.本发明提出的救生筏释放系统,释放架的支架与舷墙的活动墙体相对设置。在救生筏释放前,释放件通过绑带将救生筏固定于连杆上,并拉紧活动墙体,以避免活动墙体朝向舷墙的外侧翻转。当需要释放救生筏时,释放件与绑带断开连接,绑带松开活动墙体,活动墙体朝向舷墙的外侧翻转,救生筏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倾斜向下延伸的连杆滚动,并通过舷墙上活动墙体的缺口滚落至舷墙的外部。通过活动墙体与救生筏同步释放,避免了舷墙阻挡救生筏的顺利释放,有利于人员快速撤离,提高了救生筏释放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4.本发明提出的船舶通过采用上述的救生筏释放系统,当需要释放救生筏时,释放件与绑带断开连接,绑带松开活动墙体,活动墙体朝向舷墙的外侧翻转,救生筏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倾斜向下延伸的连杆滚动,并通过舷墙上活动墙体的缺口滚落至舷墙的外部。通过活动墙体与救生筏同步释放,避免了舷墙阻挡救生筏的顺利释放,有利于人员快速撤离,提高了救生筏释放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救生筏释放前的救生筏释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救生筏释放时的救生筏释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部件名称和标号如下:
38.10、甲板;20、活动墙体;201、拉环;30、救生筏;
39.1、支架;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13、张紧柱;2、连杆;3、摇杆;4、释放件;5、绑带;6、支撑座;7、铰接轴;8、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3.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45.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救生筏释放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救生筏释放系统主要是将救生筏释放至船舶外部(水面),以便于船舶上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逃生撤离。
4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救生筏释放系统,该救生筏释放系统包括释放架、救生筏30和释放机构,释放架包括支架1和连杆2,连杆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架1上。本实施例的释放机构包括释放件4和绑带5,释放件4与绑带5可选性地相连。当释放件4与绑带5相连时,释放件4能够通过绑带5将救生筏30捆扎固定在连杆2上。当释放救生筏30时,释放件4与绑带5断开连接,救生筏30脱离绑带5,并沿连杆2滚落至船舶外部,实现救生筏30的顺利释放。
47.目前,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需要将释放架安装于甲板10上靠近舷墙的内侧,使得船舶的外观更加整洁美观,以满足船舶的设计要求。同时,释放架在甲板10上的安装高度不能过高,避免降低救生设备的稳定性。由于船舶的舷墙容易阻碍救生筏30的顺利释放,影响救生筏释放系统的正常使用。
48.为解决上述问题,救生筏释放系统还包括舷墙,舷墙具有与甲板10铰接相连的活
动墙体20。活动墙体20具有朝向舷墙的外侧翻转的趋势。当活动墙体20未受到外力干扰时,能够朝向舷墙的外侧翻转,以在舷墙上打开对救生筏30进行让位的缺口,便于救生筏30的顺利释放。
49.具体地,支架1位于舷墙的内侧,并与活动墙体20相对设置。连杆2沿朝向对应的舷墙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当释放件4与绑带5相连时,通过绑带5将救生筏30固定于连杆2上,并通过绑带5拉紧活动墙体20,以避免活动墙体20朝舷墙的外侧翻转,破坏舷墙的整体性。当释放件4与绑带5断开连接时,能够同时释放活动墙体20与救生筏30,使得活动墙体20朝向舷墙的外侧翻转,救生筏3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同时沿倾斜向下延伸的连杆2滚动,并通过舷墙上活动墙体20对应的缺口滚落至舷墙的外部。
50.本实施例的救生筏释放系统能够将活动墙体20与救生筏30同步释放,避免了舷墙阻挡救生筏30的顺利释放,有利于乘客或船员快速撤离,提高了救生筏释放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释放机构为外购件,减少了救生筏释放系统的设计成本和生产周期,有利于降低成本。
52.具体地,释放机构可以为电动释放装置,并通过船舶驾驶室内的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释放件4自动拉紧或自动松开绑带5。无需在救生筏30释放时安排人员去甲板10上手动操作释放件4,减少了救生筏释放系统需要配备的人员数量,提高了救生筏释放系统的自动化,有利于降低了船舶的运营成本。
53.本实施例的释放件4与绑带5之间通过切割绑带5的方式实现两者的断开连接。当然,还可以通过脱钩的方式实现释放件4与绑带5之间的断开连接。由于电动释放装置为成熟的产品,对于其具体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不再进行赘述。
54.如图1所示,支架1包括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第二立柱12位于第一立柱11与对应的舷墙之间,第一立柱11高于第二立柱12。连杆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立柱11上,连杆2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立柱12的顶端,以使连杆2朝向对应的舷墙倾斜向下延伸,便于救生筏30沿连杆2滚落释放。
55.具体地,连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立柱11的中间位置,靠近另一端的部分设置于第二立柱12的顶端,使得支架1大致呈h型结构。
56.本实施例的救生筏30为圆筒结构,并倾倒放置于连杆2上,便于救生筏30的固定,同时能够降低救生筏释放系统的高度。支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1沿救生筏30的轴向间隔设置,以共同承托救生筏30,从而提高救生筏30的稳定性。
57.为了保证绑带5的对救生筏30的固定效果和对活动墙体20的拉紧效果,支架1还包括张紧柱13,多个张紧柱13沿第一立柱1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立柱11上,绑带5绕设于多个张紧柱13上,使得绑带5能够在救生筏30释放前始终保持绷紧状态,从而使固定救生筏30与拉紧活动墙体20的拉力保持稳定。
58.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张紧柱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张紧柱13上下相对设置于第一立柱11的侧壁。释放件4位于两个张紧柱13之间,绑带5的一端绕过一个张紧柱13并将救生筏30固定在连杆2上,绑带5的另一端绕过另一个张紧柱13上并拉紧活动墙体20。
59.如图1和图2所示,救生筏释放系统还包括基座8,基座8的底端设置于甲板10上,支架1可拆卸地安装于基座8的顶端。支架1通过基座8固定安装于甲板10上,提高了基座8的安
装效率。
60.本实施例的基座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于甲板10上,使得基座8与甲板10的连接强度较高,有利于提高支架1的稳定性,避免救生筏30在释放过程中发生过大的晃动。
61.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2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于基座8的顶端,采用螺栓连接方式,使得连接强度高,稳定性好。同时,可以快速更换不同类型的支架1,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救生筏30,实现了支架1的灵活更换。
62.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基座8的高度可调,以调节支架1的高度,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舷墙的高度适应性地调节救生筏30的放置高度,保证救生筏30能够通过舷墙滚落至水面。通过灵活调整基座8的高度,提高了救生筏释放系统的通用性。
63.具体地,基座8包括平台和多个自动升降杆,多个升降杆分布于甲板10上支架1的安装区域,升降杆的底端与甲板10焊接固定,升降杆的顶端支撑连接有平台,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平台上。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液压缸、气缸或电机等机构驱动升降杆的伸长或缩回,以调节平台的高度。
64.如图1和图2所示,救生筏释放系统还包括摇杆3,摇杆3的一端铰接于连杆2远离支架1的一端,绑带5与摇杆3的另一端相连。
65.具体地,摇杆3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释放件4与绑带5相连并通过绑带5拉紧摇杆3时,摇杆3位于第一位置,摇杆3、支架1与连杆2共同抱紧救生筏30。如图1所示,第一立柱11、连杆2和位于第一位置的摇杆3共同围成容纳救生筏30的腔体,绑带5将救生筏30固定于该腔体内,提高了救生筏30的稳定性。
66.当释放件4与绑带5断开连接时,绑带5松开摇杆3,救生筏30沿连杆2向下滚动并推动摇杆3转动至第二位置,使得摇杆3与连杆2相连成倾斜延伸的滑道。救生筏30通过滑道滚落至舷墙外部。摇杆3增加了滑道的长度,提高了救生筏30的滚落距离和速度,并加快了救生筏30的释放效率,能够保证救生筏30的顺利释放。
67.如图2所示,当摇杆3位于第二位置时,滑道呈一字型沿连杆2的延伸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滑道的末端位于舷墙的外侧,以便于救生筏30能够沿滑道滚动,并落入水面。
68.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当摇杆3位于第一位置时,摇杆3顶端的高度大于活动墙体20顶端的高度。当释放件4与绑带5断开连接时,摇杆3与活动墙体20同步释放。当活动墙体20翻转速度较慢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的摇杆3能够挤压活动墙体20,以加快活动墙体20的翻转速率。而且,能够避免摇杆3顶端的高度低于活动墙体20时,可能导致摇杆3卡在活动墙体20的内侧的情况,保证了救生筏30的顺利释放。
69.本实施例的活动墙体20为舷墙的一部分,当活动墙体20被绑带5拉紧时,活动墙体20与舷墙的其他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当绑带5松开活动墙体20后,活动墙体20能够朝向舷墙的外侧翻转,以在舷墙上打开避让救生筏30的缺口。
70.如图1和图2所示,救生筏释放系统还包括支撑座6、铰接轴7和扭簧。支撑座6设置于甲板10上。铰接轴7设置于支撑座6上,活动墙体20通过铰接轴7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座6上。扭簧套设于铰接轴7上。通过扭簧使活动墙体20始终具有朝向舷墙的外侧翻转的趋势。
71.具体地,活动墙体20的底部通过铰接轴7转动设置于支撑座6上。活动墙体20的内侧设置有拉环201,绑带5的末端与拉环201固定连接,以稳固拉紧活动墙体20。
72.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加装弹性件使得活动墙体20始终保持朝向舷墙外侧
翻转的趋势。具体地,弹性件的一端与活动墙体20相连,另一端固定设置于甲板10上。当绑带5松开活动墙体20后,弹性件能够驱动活动墙体20朝向舷墙的外侧翻转。弹性件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结构件。
73.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船舶,该船舶通过采用上述的救生筏释放系统,释放件4与绑带5断开连接,活动墙体20与救生筏30被同时释放,救生筏3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倾斜向下延伸的滑道滚动,并通过舷墙上活动墙体20打开的缺口滚落至舷墙的外部,避免了舷墙阻挡救生筏30的顺利释放,便于人员快速撤离,提高了救生筏释放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
74.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