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漂浮支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2.当需要在水面上安装结构时,通常需要光伏组件支撑装置进行支撑。例如在光伏行业,大型光伏电站增长迅速,尤其是水面漂浮光伏电站,由于其适用于饮用水库、水电站水库、近海水域及极寒地区等多种场景,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方面已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光伏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3.传统的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主要采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浮箱,具体的,结构安装在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浮箱上,加工时,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浮箱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输至预设位置。
4.然而,由于钢筋混凝土浮箱能够有效解决浮箱耐久性差,节点强度低的问题,且钢筋混凝土浮箱自重大,运输不便。
5.因此,如何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运输便捷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该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便于运输。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光伏电站。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包括:
8.框架,所述框架为折叠框架;
9.所述框架具有呈撑开所述防水膜的撑开状态及呈叠合设置的折叠状态,且所述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撑开状态时体积大于所述折叠状态时体积。
10.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对向设置,当所述框架位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所述框架位于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11.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为多个,所有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第一框架的外周依次设置。
12.优选地,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一者与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铰接,另一者与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当所述框架位于支撑状态时,所述锁紧组件锁紧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框架。
13.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二端设有滑轨,所述第一框架和/或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槽。
14.优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杆、弹性限位件及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端盖,
所述支撑组件上设有能够卡接所述锁紧杆的限位腔体,所述锁紧杆上设有限位台,所述第一框架和/或所述第二框架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弹性限位件的限位腔体,所述限位腔体的端部通过所述端盖封堵,所述弹性限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台和所述端盖连接,所述锁紧杆上所述限位台的一端滑动穿过所述端盖,所述锁紧杆上所述限位台的另一端能够锁紧于所述限位腔体内。
15.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相同。
16.优选地,当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的侧面与所述框架的端面抵接。
17.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和/或所述第二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杆件及对向设置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通过中间转接件连接。
18.优选地,中间转接件的外侧面光滑过渡。
19.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为折叠框架,当所述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撑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框架位于撑开状态,当所述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框架位于叠合状态。
20.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为伸缩件,当所述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撑开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为伸长状态,当所述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为缩短状态。
21.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六支撑杆,所述第六支撑杆能够与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当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第六支撑杆通过第五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框架固定连接。
22.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为折叠杆组,所述折叠杆组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杆件,相邻两个杆件铰接,所述折叠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可转动连接,当所述框架处于支撑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杆件固定连接。
23.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九支撑杆及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九支撑杆两端的滑块,所述第九支撑杆两端的滑块至少一者与所述第一框架或所述第二框架滑动连接,当所述框架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固定设置。
24.优选地,所述防水膜套设在所述折叠框架外侧或所述折叠框架位于防水膜外侧。
25.优选地,当所述折叠框架位于所述防水膜外侧时:
26.所述防水膜的上设有与所述防水膜内部连通的操作孔和/或所述防水膜的上设有与所述框架连接的连接孔。
27.优选地,所述防水膜通过多个膜体密封连接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框架的密封腔。
28.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且端部位于所述防水膜外侧的支架。
29.一种光伏电站,包括光伏组件,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撑装置。
30.优选地,还包括连接相邻所述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连杆,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杆上。
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用于水面漂浮系统,包括框架和防水膜,其中,框架为折叠框架;框架具有呈撑开防水膜的撑开状态及呈叠合设置的折叠状态,且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位于撑开状态时体积大于折叠状态时体积。光伏组件支撑装
置在运输时,框架处于折叠状态,当运输至指定位置进行使用时,再将框架撑开处于支撑状态。
32.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中,由于光伏组件支撑装置有框架和防水膜构成,且框架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呈叠合状态,体积较小,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外观图;
3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内部第一种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图2所示框架的锁紧组件的安装位置剖视图;
37.图4为图2所示框架的锁紧组件位置的分解图;
38.图5为图2所示框架的第一框架的分解图;
39.图6为图2所示框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框架处于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框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2.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框架中支撑组件与第一支撑杆的安装位置图;
43.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框架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处于支撑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框架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能够相对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框架中两个第二支撑杆通过滑块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框架处于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框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5为图13所示框架中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6为图13所示框架中第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四种框架处于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8为图17所示第四框架的布局放大图;
52.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四种框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3.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五种框架处于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4.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五种框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5.图22为图21所示框架的支撑组件处于支撑状态的安装位置图;
56.图23为图22所示框架顶端局部放大图;
57.图24为图21所示框架的支撑组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图;
58.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六种框架处于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9.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六种框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60.图27为图25所示框架处于支撑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61.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2.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3.图30为图29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分解图;
64.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四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5.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五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6.图33为图32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分解图;
67.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六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8.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七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9.图36为图35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70.图37为图35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第一框架的局部结构图;
71.图38为图35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框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72.图3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八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73.图4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九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74.图41为图40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75.图42为图40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第一框架的局部结构图;
76.图43为图40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框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77.图4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十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78.图4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十一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79.图46为图45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80.图47为图45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框架的局部结构图;
81.图48为图45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框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82.图4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十二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83.图50为图49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84.图51为图49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85.图5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十三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86.图53为图52所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87.图5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88.图5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光伏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89.其中图1
‑
55中:
90.1、防水膜;1
‑
1、操作孔;1
‑
2、连接孔;2、支架;
91.3、第一框架;3
‑
1、第一支撑杆;3
‑
2、第二支撑杆;3
‑
3、第二连接板;3
‑
4、滑块; 3
‑
5、第二紧固件;3
‑
6、第三紧固件;3
‑
7、滑槽;3
‑
8、弯头;3
‑
9、第十支撑杆;3
‑
10、第十一支撑杆;3
‑
11、接头;3
‑
12、铰接件;3
‑
13、第九紧固件;
92.4、支撑组件;4
‑
1、限位腔体;4
‑
2、安装孔;4
‑
3、第五支撑杆;4
‑
4、固定杆;4
‑
5、铆钉;4
‑
6、螺栓;4
‑
7、第四支撑杆;4
‑
8、轴体;4
‑
9、螺栓;4
‑
10、第六支撑杆;4
‑
11、螺栓;4
‑
12、螺栓;4
‑
13、第五紧固件;4
‑
14、第一接头;4
‑
15、第六紧固件;4
‑
16、第七支撑杆;4
‑
17、转接
板;4
‑
18、第八支撑杆;4
‑
19、第七紧固件;4
‑
20、第二接头;4
‑
21、第九支撑杆;4
‑
22、铆钉;4
‑
23、铆钉;4
‑
24、第一滑块;4
‑
25、第八紧固件;4
‑
26、第二滑块;4
‑
27、第十二支撑杆;4
‑
28、第二连接件;4
‑
29、铰接件;4
‑
30、第一连接件;4
‑
31、铰接件;4
‑
32、弹簧卡扣;
93.5、第二框架;6、滑轨;7、锁紧杆;8、弹性限位件;9、端盖;10、第一杆件;11、第二杆件;12、中间转接件;13、第一紧固件;14、光伏组件;15、连杆;16、第一连接板;17、第四紧固件、18、加强支撑杆;19、中间连接杆;20、第十紧固件;21、铰接件; 22、第十一紧固件;23、第十二紧固件;24、第十三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94.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该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便于运输。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光伏电站。
9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96.请参考图1至图55。
9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撑装置包括框架和防水膜1,其中,框架具有呈撑开防水膜的撑开状态及呈叠合设置的折叠状态,且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位于撑开状态时体积大于折叠状态时体积,当框架处于叠合设置的折叠状态时,优选,此时防水膜1液位折叠状态。为了提高光伏组件支撑装置实用安全性,优选,防水膜 1通过多个膜体密封连接形成用于容置框架的密封腔。优选,防水膜1为柔性防水膜。
98.在具体使用时,防水膜1可以套设在折叠框架外侧,此时防水膜1包裹折叠框架。也可以折叠框架位于防水膜1外侧,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折叠框架。
99.如图1、图4和图28所示,防水膜1可以套设在折叠框架外侧。如图30和图31所示,折叠框架位于防水膜1外侧。当折叠框架位于防水膜1外侧时:防水膜1的上设有与防水膜1内部连通的操作孔1
‑
1。防水膜1的上设有与框架连接的连接孔1
‑
2。使用时,将手伸进防水膜1的操作孔1
‑
1中对内部框架进行折叠和展开,同时操作孔1
‑
1起到排气和吸气的作用,方便浮体的展开。具体的,当防水膜1在框架内侧的时,首先将可框架进行展开,然后通过防水膜1上下两端的连接孔1
‑
2将其与框架进行固定,具体的,防水膜1与框架的上下两端固定。
100.具体的,防水膜1优选为具有防腐性结构。优选的,防水膜1为高分子防水膜,由于高分子防水膜具有较高的弹性、强度和耐腐蚀性。
101.其中,当框架处于支撑状态时,防水膜1形状可以为六面体展开形式,或其它多面体结构,防水膜1的膜体衔接处通过胶水或焊接的方式连接,从而实现密封。
102.光伏组件支撑装置在运输时,框架处于折叠状态,当运输至指定位置进行使用时,再将框架撑开处于支撑状态。
103.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中,由于光伏组件支撑装置有框架和防水膜1构成,且框架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呈叠合状态,体积较小,便于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10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框架包括第一框架3、第二框架5及两端分别与第一框架3 和第二框架5的支撑组件4,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对向设置,当框架位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5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框架位于支撑状态时,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
5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105.具体的,支撑组件4为伸缩杆,第一框架3和/或第二框架5可以为圆环形框架,或者椭圆形,多边形等。当框架位于支撑状态时,支撑组件4处于拉长状态;当框架位于折叠状态时,支撑组件4处于缩回状态。
106.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优选,支撑组件4为多个,所有支撑组件4绕第一框架3的外周依次设置。具体的,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可以均为矩形框架,支撑组件4为四个,支撑在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长边位置。当然,支撑组件4可以为设置在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的短边位置。或者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的长边和短边均设有支撑组件4。为了提高支撑稳定性,优选,支撑组件4呈阵列排布。
10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光伏组件支撑装置还包括锁紧组件,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一者与支撑组件4的第一端铰接,另一者与支撑组件4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当框架位于支撑状态时,锁紧组件锁紧支撑组件4和框架。具体的,支撑组件4通过销轴与第一框架3或第二框架5铰接。
108.支撑组件4的第二端设有滑轨6,第一框架3和/或第二框架5上设有与滑轨6配合的滑槽3
‑
7。具体的,滑轨6可以与支撑组件4一体形成的结构,也可以如图3所述,滑轨6 为端部外凸卡接于滑槽3
‑
7内的柱体结构,其中滑轨6可以为台阶轴结构,大径位置卡接于滑槽3
‑
7,小径位置与支撑组件4螺纹连接。滑轨6可以在滑槽3
‑
7中移动,从而带动支撑组件4发生转动,实现整个框架的折叠功能。
109.具体的,支撑组件4上设有用于安装滑轨6的安装孔4
‑
2,优选,滑轨6与安装孔4
‑
2 螺纹配合。
110.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杆7、弹性限位件8及端盖9,端盖9安装在支撑组件4上,具体的,端盖9通过螺纹第一紧固件13固定在第一框架3和/或第二框架5上,支撑组件4上设有能够卡接锁紧杆7的限位腔体4
‑
1,锁紧杆7上设有限位台,第一框架3和/或第二框架5设有用于容置弹性限位件8的限位腔体4
‑
1,限位腔体4
‑
1的端部通过端盖9封堵,弹性限位件8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台和端盖9连接,锁紧杆7上限位台的一端滑动穿过端盖9,锁紧杆7上限位台的另一端能够锁紧于限位腔体4
‑
1内。
111.具体的,优选,弹性限位件8为弹簧。
112.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组装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优选,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为结构相同的框架。优选,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一者为上支架,另一者为下支架。
11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支撑组件4位于支撑状态时,支撑组件4的侧面与框架的端面抵接。具体的,支撑组件4的底部与框架抵接,支撑组件4位于旋转至支撑状态时,支撑组件4的框架的底端抵接,阻止支撑组件4继续发生转动,此时,锁紧杆7在弹性限位件8在弹力作用下位于限位腔体4
‑
1,具体的,限位腔体4
‑
1可以为孔体结构,从而实现支撑组件4和框架顶端固定,从而实现框架的定位。
11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3和/或第二框架5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杆件10及对向设置的第二杆件11,第一杆件10和第二杆件11通过中间转接件12连接。具体的,第一杆件10和第二杆件11为c型件,进而便于形成卡接滑轨6的滑槽3
‑
7。优选,中间转接件12通过第一紧固件13与第一杆件10和第二杆件11连接,第一紧固件13可以为螺钉。具体的,中间转接件12的端部插接与第一杆件10和第二杆件11内部,中间转接件12
的端部形成与支撑组件4抵接的限位面。
11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3可以为折叠框架结构。在当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位于撑开状态时,第一框架3位于撑开状态,当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位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框架3位于叠合状态。如图8至图13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3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3
‑
1和四个第二支撑杆3
‑
2,每个第一支撑杆3
‑
1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支撑杆3
‑
2,当第一框架3位于支撑状态时,第一支撑杆3
‑
1和第二支撑杆3
‑
2围合形成四边形框架,两个第一支撑杆3
‑
1平行设置。
116.相连接的两个第二支撑杆3
‑
2通过滑块3
‑
4可拆卸固定连接;滑块3
‑
4套设在第二支撑杆3
‑
2上,且与第二支撑杆3
‑
2间隙配合,具体的,滑块3
‑
4可以由第二支撑杆3
‑
2上脱出,当滑块3
‑
4与第二支撑杆3
‑
2固定时,滑块3
‑
4的两端分别套设在需要连接的两个第二支撑杆3
‑
2上,且滑块3
‑
4均分别通过第三紧固件3
‑
6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3
‑
2固定连接。
117.第一支撑杆3
‑
1和第二支撑杆3
‑
2通过第二连接板3
‑
3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 3
‑
3通过第二紧固件3
‑
5与第二支撑杆3
‑
2连接,当框架位于支撑状态时,第二连接板3
‑
3 通过一个第二紧固件3
‑
5与第二支撑杆3
‑
2连接,且第二支撑杆3
‑
2能够绕第二紧固件3
‑
5 转动,直至第一支撑杆3
‑
1和第二支撑杆3
‑
2平行,第二紧固件3
‑
5可以为螺栓或螺钉等。
118.支撑组件4一端与第二框架5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3
‑
1固定连接,支撑组件4的转动轴线与第一支撑杆3
‑
1的长度方向平行。
119.具体的,在安装时,支撑组件4通过第一连接板16与第一支撑杆3
‑
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6为l型板,第一连接板16通过第四紧固件17与第一支撑杆3
‑
1连接,第四紧固件17可以为螺栓或螺钉等。
120.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4至图17所示,支撑组件4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具体的,当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均为矩形框架时,第一支撑组件连接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的长边,第二支撑组件连接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的短边,当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位置置换也可。
121.第一支撑组件包括x型伸缩架,且x型伸缩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框架5和第一框架3 滑动连接;当x型伸缩架位于支撑状态时,x型框架通过固定杆4
‑
4锁紧。具体的,x型伸缩架包括两个中间位置铰接的第五支撑杆4
‑
3,两个第五支撑杆4
‑
3的中部可以通过铆钉 4
‑
5连接,两个第五支撑杆4
‑
3中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框架5和第一框架3铰接,两个第五支撑杆4
‑
3中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框架5和第一框架3滑动连接,具体的,固定杆4
‑
4可以一端以一个第五支撑杆4
‑
3铰接,另一个第五支撑杆4
‑
3上设有限位凸起,固定杆4
‑
4上述何有卡接于限位凸起的卡槽,当需要固定第五支撑杆4
‑
3位置时,固定杆4
‑
4卡接与限位凸起上。
122.具体的,第五支撑杆4
‑
3可以通过螺栓4
‑
6实现铰接,也可以通过另一端设置在对应滑槽3
‑
7内的螺栓作为滑动凸起实现滑动。
123.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交叉设置,且一者与第二框架5滑动连接,另一者与第一框架 3滑动连接的第四支撑杆4
‑
7,当第四支撑杆4
‑
7位于支撑状态时,两个第四支撑杆4
‑
7的交叉位置通过轴体4
‑
8连接。由于第五支撑杆4
‑
3位置固定,此时第二支撑组件也进行固定。具体的,轴体4
‑
8的安装位置非第四支撑杆4
‑
7的中间位置,通过轴体4
‑
8减少两个第四支撑杆4
‑
7的相对转动。具体的,第四支撑杆4
‑
7可以通过螺栓4
‑
9实现铰接,也可以通过另一端设置在对应滑槽3
‑
7内的螺栓作为滑动凸起实现滑动。
12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7至图19所示,支撑组件4包括第六支撑杆4
‑
10,第六支撑杆4
‑
10能够与第一框架3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框架5铰接,当支撑组件4位于支撑状态时,第六支撑杆4
‑
10通过第五紧固件4
‑
13与第一框架3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五紧固件4
‑
13可以螺钉结构。
125.为了提高支撑稳定性,优选,支撑组件4为多个,分别布置在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 5正对的折角处。具体的,当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均为矩形结构时,支撑组件4可以为四个,平行滑动的两个第六支撑杆4
‑
10通过加强杆连接,实现第六支撑杆4
‑
10同步运动。
126.为了便于安装,第六支撑杆4
‑
10可以通过螺栓4
‑
11与第二框架5铰接,通过螺栓4
‑
12 与第一框架3的滑槽3
‑
7滑动配合。
127.具体的,第六支撑杆4
‑
10底部一端通过螺栓4
‑
11固定在第二框架5上的圆孔中,另一端通过螺栓4
‑
12可以在第一框架3的滑槽3
‑
7滑动。当第六支撑杆4
‑
10与底部杆件达到直角时,通过螺钉将第六支撑杆4
‑
10顶部与第一框架3固定在一起,从而保持整个框架的展开。
128.为了提高整体支撑稳定性,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的杆体中间位置通过加强支撑杆 18可拆卸连接,加强支撑杆18仅在框架处于支撑状态时使用。
12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0至图24所示,支撑组件4为折叠杆组,折叠杆组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杆件,相邻两个杆件铰接,折叠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可转动连接,当框架处于支撑状态时,相邻两个杆件固定连接。
130.具体的,杆件可以为两个,分别为第七支撑杆4
‑
16和第八支撑杆4
‑
18,第七支撑杆 4
‑
16通过第一接头4
‑
14与第一框架3可转动连接,第八支撑杆4
‑
18通过第二接头4
‑
20与第二框架5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接头4
‑
14可以转动套设在第一框架3上,第二接头4
‑
20 可转动套设在第二框架5上,为了提高安装稳定性,当框架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一接头4
‑
14 通过第六紧固件4
‑
15固定连接在第一框架3上,同理第二接头4
‑
20也可以通过对应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第二框架5上。
131.第七支撑杆4
‑
16和第八支撑杆4
‑
18通过转接板4
‑
17连接,当第七支撑杆4
‑
16和第八支撑杆4
‑
18平行设置时,转接板4
‑
17可以通过第七紧固件4
‑
19与第七支撑杆4
‑
16和第八支撑杆4
‑
18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七支撑杆4
‑
16和第八支撑杆4
‑
18均分别通过至少两个沿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七紧固件4
‑
19与转接板4
‑
17连接。当需要折叠时,可以第七支撑杆 4
‑
16或第八支撑杆4
‑
18的第七紧固件4
‑
19拆除一个,使得对应的第七支撑杆4
‑
16或第八支撑杆4
‑
18可以相对转动。
13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5至图27所示,支撑组件4包括第九支撑杆4
‑
21及可转动安装在第九支撑杆4
‑
21两端的滑块,具体的,第九支撑杆4
‑
21可以通过铆钉4
‑
23与滑块可转动连接。优选滑块套设在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上。第九支撑杆4
‑
21两端的滑块至少一者与第一框架3或第二框架5滑动连接,当框架处于支撑状态时,滑块相对于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固定设置,此时滑块可以通过第八紧固件4
‑
25与第一框架3或第二框架5固定连接。
133.为了提高第九支撑杆4
‑
21滑动同步性,第九支撑杆4
‑
21两两交叉设置,且中部通过轴体可转动连接,具体的,轴体可以为铆钉4
‑
22。
134.具体的,滑块包括与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4
‑
24及与第一框
架 3和第二框架5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4
‑
26,在组装时,将第二滑块4
‑
26与第一框架3或第二框架5固定。
135.当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为矩形框架时,相邻两侧的杆体可以通过弯头3
‑
8拆卸连接。
136.为了避免划伤防水膜1,优选,中间转接件12的外侧面光滑过渡。
13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4至图38所示,框架可以安装在防水膜1的外侧或内侧。第一框架3为四边形结构,具体第一框架3为折叠框架,第一框架3包括两个对向设置的硬质杆件及两个对向折叠组杆组件,两个硬质杆件与支撑组件4固定连接,折叠杆组件包括第十支撑杆3
‑
9和第十一支撑杆3
‑
10,第十支撑杆3
‑
9和第十一支撑杆3
‑
10通过接头3
‑
12上的铰接件3
‑
12铰接,当框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第十支撑杆3
‑
9和第十一支撑杆 3
‑
10叠合设置。当框架处于撑开状态时,第十支撑杆3
‑
9和第十一支撑杆3
‑
10分离,且顶端通过接头3
‑
12限位,与硬质杆件形成四边形。
138.具体的,支撑组件4包括四个第十二支撑杆4
‑
27,第十二支撑杆4
‑
27的上下两端均铰接设置,具体的,第十二支撑杆4
‑
27的底端通过第一连接件4
‑
30与第二框架5连接,第一连接件4
‑
30固定安装在第二框架5上,第一连接件4
‑
30通过铰接件4
‑
31与第十二支撑杆4
‑
27铰接。第十二支撑杆4
‑
27的顶端通过铰接件4
‑
29与第二连接件4
‑
28连接,第二连接件4
‑
28与第一框架3固定连接。当框架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第十二支撑杆4
‑
27叠合设置。
139.具体的,在组装时,第十二支撑杆4
‑
27底部通过铆钉与第二框架5进行连接,第二框架5的接头处通过第一连接件4
‑
30螺钉进行固定,第十二支撑杆4
‑
27通过第二连接件打螺钉进行固定第十支撑杆3
‑
9和第十一支撑杆3
‑
10两端均分别通过铆钉进行连接,同时第十支撑杆3
‑
9和第十一支撑杆3
‑
10通过铆钉和接头3
‑
11进行连接,接头3
‑
11起到限位作用。
140.当第十二支撑杆4
‑
27运动到与第二框架5垂直的位置时,第十支撑杆3
‑
9和对应的第十二支撑杆4
‑
27发生接触,从而限制边框继续运动,第十一支撑杆3
‑
10和对应的第十二支撑杆4
‑
27发生接触,从而限制边框继续运动。
141.当接头3
‑
11向下运动到第十支撑杆3
‑
9和第十一支撑杆3
‑
10保持平行的位置时,两个第十支撑杆3
‑
9和第十一支撑杆3
‑
10与接头3
‑
11发生接触,从而限制接头3
‑
11继续运动,同时第十二支撑杆4
‑
27被第一框架3顶住,实现整个框架的固定。
14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9至图43所示,支撑组件4与图34至图38结构相同,第一框架的折叠框架中的第十支撑杆3
‑
9和第十一支撑杆3
‑
10连接部通过第九紧固件3
‑
13 可拆卸紧固,具体的,第九紧固件3
‑
13可以为螺钉。
143.当第十二支撑杆4
‑
27运动到与第二框架5垂直的位置时,第十支撑杆3
‑
9和对应的第十二支撑杆4
‑
27发生接触,从而限制边框继续运动,第十一支撑杆3
‑
10和对应的第十二支撑杆4
‑
27发生接触,从而限制边框继续运动。第十支撑杆3
‑
9和第十一支撑杆3
‑
10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二支撑杆4
‑
27通过铆钉连接。折叠时,第十支撑杆 3
‑
9和第十一支撑杆3
‑
10旋转到与第一框架3顶部的硬质杆件重合的位置。
144.如图44至图48所示,采用同一种框架。具体的,第一框架3中对向设置的两个支撑杆与支撑组件的支撑件形成u型安装件铰接在第二框架5上,具体的,支撑组件的支撑件通过铰接件21安装在第一连接件4
‑
30,第一连接件4
‑
30安装在第二框架5上,第一框架 3的另一个相对两侧通过向下开口的u型中间连接杆19与第二框架5铰接,中间连接杆 19的顶部
通过第十紧固件20与第一框架3和支撑组件4的端部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145.具体的,在安装时,支撑组件4和中间连接杆19底部通过铆钉与第三框架5进行连接,第三框架5的接头处通过第一连接件4
‑
30打螺钉进行固定,支撑组件4和第一框架3 可以打螺钉或铆钉进行固定,当支撑组件4运动到与第三框架5垂直的位置时,此时支撑组件4侧面与第一连接件4
‑
30的侧部发生接触,对支撑组件4起限位作用,转动中间连接杆19,直至中间连接杆19与第一框架3端部抵接,从而支撑组件4继续运动,通过销钉插入到中间连接杆19顶部的圆孔中与第一框架3和支撑组件4连接处进行连接。
146.如图49至图51所示,框架通过第十一紧固件22与防水膜1连接,支撑组件4为支撑杆,支撑组件4与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通过第十二紧固件23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整个浮体的展开。具体的,第十一紧固件22可以为铆钉,第十二紧固件23可以为螺母,具体的,第十二紧固件23与支撑杆螺纹连接。
147.支撑组件4为伸缩件,当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位于撑开状态时,支撑组件4为伸长状态,当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位于折叠状态时,支撑组件4为缩短状态。如图51和图52所示,支撑组件4可以为高度方向长度变化的伸缩件。支撑组件4的上下两端均分别第十三紧固件 24与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5固定连接,具体的,第十三紧固件24可以为螺钉。支撑组件4能够上下伸缩,当支撑组件4伸展到最大位置时,弹簧卡扣4
‑
32从支撑组件4的杆件上的圆孔中弹出从而实现固定,通过按压弹簧卡扣4
‑
32即可将支撑组件4高度方向缩短。
148.为了便于外界结构安装,优选,该光伏组件支撑装置还包括与框架固定连接,且端部位于防水膜1外侧的支架2。具体的,在达到项目地之后,通过提起防水膜1外部的支架 2,让框架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展开,展开方便快捷。其中支架2的个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具体的,支架2可以呈阵列排布。
149.支架2作为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与外界进行连接的接口,待光伏组件支撑装置展开后通过螺栓与框架固定在一起,支架2的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150.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撑装置规格尺寸灵活,可以根据待支撑部件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框架尺寸。具体的,待支撑部件可以为光伏组件14。
15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站,包括光伏组件14及光伏组件支撑装置。其中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为上述任一种光伏组件支撑装置,前文叙述了关于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具体结构,本技术包括上述光伏组件支撑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如图54所示,具体的,光伏组件14可以直接通过螺栓与光伏组件支撑装置连接。
152.如图55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光伏电站还包括连接相邻光伏组件支撑装置的连杆15,光伏组件14安装在连杆15上。具体可以在光伏组件支撑装置上安装连杆 15,在连杆15上安装光伏组件14。
15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15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