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护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护舷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2.船舶是水上运输和工程作业的主要工具。船在靠岸或者两个船相靠太近情况下难免相撞,造成码头与船体的损伤。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船舶四周侧板的边缘会安装有护舷。护舷是以木制和橡胶为主要材料制成的一种弹性缓冲装置,主要用以减缓船舶与码头或船舶之间在靠岸或系泊过程中的冲击力,减小或消除对船舶、码头的损坏。
3.海上风电运维船是一种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维护的专用船舶。为了保证风电运维船能够尽快到达发生损坏的海上风力发电组,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修,风电运维船的整体性能比一般船舶强很多。因此,风电运维船在波浪中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在航行中具有很好的舒适性,能够低速精准地靠泊到风力发电机组,防止对基础造成较大冲击,并能够与基础持续接触。因此为了防止对基础造成较大冲击,风电运维船所用的护舷的耐磨、耐挤压、韧性等高强度特性比一般民用船高很多。
4.由于防撞的护舷并非是一种可以焊接的材料,而且船舶在停靠时所经受的冲击力非常大,所以稳定性好的将护舷与船侧相紧固的装置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现有的护舷的固定方式为粘接和链条固定,固定不牢靠,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会出现脱胶及损坏情况,由于护舷所处的位置非常不利于维修,所以维修质量不会很高,那么损坏的地方很容易出现二次损坏。另外,用链条对护舷进行固定的方式由于链条可相对护舷发生一定的移动,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会对护舷造成磨损,时间越长磨损越大。并且风电运维船在顶推作业时,时常伴有恶劣海况,此时,护舷的上下移动会造成与链条的连续的摩擦,从而加速护舷的磨损。此外,大部分船舶所使用的护舷固定装置为单一结构,当护舷固定装置磨损需要更换时需要一定的采购时间。因此,采购周期会对船舶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船用护舷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护舷固定装置,固定牢靠,能够减少船舶在顶推作业时护舷的磨损,保证安装于船侧的稳定性,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固定机构,所以在其中一种固定机构损坏并且没有储备件时,可以用另一个固定结构暂时维持工作状态,节省维修的采购周期。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船用护舷固定装置,船包括主甲板、船侧板和护舷,作为优选地,船用护舷固定装置包括:
8.甲板延长板,固定于主甲板的上表面,并延伸出主甲板;
9.护舷加强部,凸设于船侧板;甲板延长板与护舷加强部相对,以形成容纳护舷的容纳部;
10.第一固定机构,两端分别与甲板延长板和护舷加强部相连接,用于将护舷包绕固定于容纳部中;
11.第二固定机构,穿设于甲板延长板、护舷的主体以及护舷加强部,以将甲板延长板、护舷的主体以及护舷加强部相连。
12.作为优选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
13.安装组件,设置于甲板延长板上;以及
14.捆绑组件,一端与安装组件相连接,另一端绕过护舷的端部与护舷加强部相连接。
15.作为优选地,安装组件包括:
16.固定架,与甲板延长板连接;以及
17.调节组件,沿平行于甲板延长板的延伸方向移动设置于固定架上,调节组件与捆绑组件相连。
18.作为优选地,调节组件包括:
19.调节杆,沿平行于甲板延长板的延伸方向活动设置于固定架上;以及调节件,活动设置于调节杆上,调节件与捆绑组件相连接。
20.调节组件还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被配置为驱动调节杆的移动。
21.作为优选地,调节杆为螺纹杆,螺纹杆穿设于固定架上的安装通孔内;
22.操作手柄为第一调节螺母,第一调节螺母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并与固定架相抵接;
23.调节件为第二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分别位于固定架的两侧。
24.作为优选地,调节杆上设置有止挡结构,止挡结构位于固定架与调节件之间。
25.作为优选地,捆绑组件包括:
26.第一连接环组,与调节件相连,并能随调节件移动;
27.第二连接环,与护舷加强部可拆卸连接;以及
28.捆绑件,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环组和第二连接环相连接。
29.作为优选地,甲板延长板伸出主甲板的一端设有支撑部,捆绑组件支撑于支撑部上。
30.作为优选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
31.连接件,被配置为依次将甲板延长板、护舷及护舷加强部贯穿设置,连接件的一端与甲板延长板相抵接;以及
32.紧固组件,与连接件的另一端部可拆卸连接,以将甲板延长板、护舷及护舷加强部贯穿连接后锁紧。
33.作为优选地,连接件由抗拉强度大于620mpa的防腐材料制成。
3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护舷固定装置,包括甲板延长板、护舷加强部、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甲板延长板固定于主甲板的的上表面,并延伸出主甲板。护舷加强部凸设于船侧板,甲板延长板与护舷加强部相对,以形成容纳护舷的容纳部。第二固定机构穿设于甲板延长板、护舷的主体以及护舷加强部,以将甲板延长板、护舷的主体以及护舷加强部相连,第二固定机构的连接方式使得在顶推作业时,第二固定机构避免与其他结构相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第一固定机构绕设在护舷的端部,并分别与甲板延长板和护舷加强部相连,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的配合使得整个护舷被牢固固定,保
证护舷安装于船侧的稳定性。
35.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均可以将护舷分别与甲板延长板和护舷加强部锁紧与解锁。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间隔设置保证护舷安装于船侧的稳定性。并且,由于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二固定机构共同应用于一块护舷的固定,所以当其中一个固定机构损坏,且维修采购周期比较长时,可通过另一个固定机构暂时维持工作状态,不影响船舶的使用。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3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38.图3是图1中b的放大图;
39.图4是图2中a的放大图;
4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41.图中:
42.100、甲板延长板;110、支撑部;
43.200、护舷加强部;210、船侧安装部;220、护舷安装部;230、第一加强筋部;231、锁紧件;2311、锁紧销;2312、锁紧扣;232、加强筋本体;240、第二加强筋部;
44.300、第一固定机构;310、安装组件;311、固定架;312、调节组件;3121、调节杆;3122、调节件;3123、操作手柄;3124、止挡结构;320、捆绑组件;321、第一连接环组;3211、安装件;3212、第一连接环;322、捆绑件;323、第二连接环;
45.400、第二固定机构;410、连接件;420、紧固组件;430、锁紧垫圈;
46.500、船侧板;600、护舷;700、主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船用护舷固定装置,用于将护舷固定于船侧,以通过护舷减缓船舶与码头或船舶之间在靠岸或系泊过程中的冲击力,减小或消除对船舶、码头的损坏。如图1-2所示,船用护舷固定装置包括甲板延长板100、护舷加强部200、第一固定机构300和第二固定机构400,甲板延长板100固定于主甲板700的上表面,并延伸出主甲板700,为护舷600提供上安装面。护舷加强部200凸设于船侧板500,为护舷600提供下安装面,甲板延长板100与护舷加强部200相对,以形成容纳护舷600的容纳部,以保证护舷600安装的强度。第一固定机构300与第二固定机构400间隔设置,保证船舶在顶推作业时护舷600于船侧安装的定性。第一固定机构300与第二固定机构400起到了双重保证的作用,当其中一个固定机构损坏且没有备用件情况下,可以通过另一个固定机构暂时维持工作状态,以节省采购周期,使船舶尽快维修,保证船舶的继续使用。
52.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护舷加强部200包括船侧安装部210、护舷安装部220及第一加强筋部230,其中护舷安装部220沿着护舷600的底面向右延伸,为护舷600提供安装支撑。护舷安装部220靠近船侧板500的一端连接有船侧安装部210,船侧安装部210沿着船侧板500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与船侧相固接。可选地,固接方式为螺接,螺接的方式方便装卸,使得维修更加方便。进一步地,船侧安装部210上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护舷安装部220安装位,使得护舷加强部200可根据不同尺寸的护舷600更改护舷安装部220于船侧安装部210上的安装位置,以使护舷加强部200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护舷600在船侧的安装固定。第一加强筋部230位于护舷安装部220下方,分别与船侧安装部210和护舷安装部220相连,以提高船侧安装部210与护舷安装部220的连接强度,进而使得护舷安装部220承载护舷600的强度更高,不易被护舷600压变形而使护舷600和船侧分离,提高护舷加强部200的使用寿命。
53.优选地,如图3所示,护舷安装部220远离船侧板500的一端焊接有铝棒,由于铝材质具有防腐性,所以铝棒可以有效防止护舷600安装板端部受的海水侵蚀问题,同时可增加端部的强度,使得护舷安装部220远离船侧板500的一端不易因受力而发生卷边使得护舷600安装困难。
54.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若护舷600在上下方向的长度长于船侧板500,那么护舷加强部200还设有第二加强筋部240,第二加强筋部240分别与船侧安装部210超出船侧板500的部分和与船侧板500相连的船底板相连,以保证船侧安装部210的强度,进而保证护舷安装部220强度,保证护舷600安装的可靠性。可选地,船侧安装部210、护舷安装部220、第一加强筋部230及第二加强筋部24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接,螺接的方式可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并且方便拆卸,使得维修更加方便。甲板延长板100、船侧安装部210及船侧板500形成一个“c”形槽状的容纳部,护舷600安装于容纳部中,使得护舷600安装的更加稳固,容纳部为护舷600提供了上下安装限位,限制护舷600沿上下方向移动,保护护舷600在船舶顶推作业时不会上下移动的太大而加剧与护舷固定装置的摩擦使护舷600和护舷固定装置磨损,从而延长护舷600和护舷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55.结合图1和图5对第一固定机构30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机构300包绕过护舷600远离船侧板500的端部后与护舷加强部200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机构300的两端分
别与甲板延长板100和护舷加强部200相连,将容纳部封堵,从而将护舷600固定于船侧板500上,结构简单,安装可靠。
56.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机构300包括安装组件310和捆绑组件320,其中安装组件310设置于甲板延长板100上,捆绑组件320的一端与安装组件310相连接,另一端绕过护舷600远离船侧板500的端部与护舷加强部200可拆卸连接,使得捆绑组件320可以将护舷600于船侧紧固,也可以将护舷600于船侧解锁,方便工作人员对护舷600进行更换和维修。安装组件310能够调节捆绑组件320与安装组件310连接的一端的位置使得捆绑组件320可以与不同尺寸的护舷600相匹配,使得第一固定机构300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护舷600灵活调整。另外,可以调整捆绑组件320将护舷600于船侧紧固的松紧度,保证护舷600在船侧安装稳定的同时保证护舷600装卸操作的方便性,降低工作人员对护舷600装卸时的安全隐患。
57.具体地,为了保证护舷600于船侧安装的稳固性,捆绑组件320会给与护舷600一定压力,从而使得护舷600给与船侧板500一定压力,护舷600给与船侧板500的压力越大,护舷600与船侧板500之间的摩擦力越大,护舷600相对于船侧板500上下移动的越困难,那么就可以降低船舶在顶推作业时护舷600与捆绑组件320之间的相互移动,减少护舷600与捆绑组件320相摩擦而造成护舷600的磨损,增加护舷600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护舷600安装时,若安装组件310不能调整捆绑组件320的松紧度,那么需要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形成一定压力后捆绑组件320的端部才能与护舷加强部200锁紧,操作困难。若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形成一定压力后由于操作不当使得捆绑组件320的端部未和护舷加强部200锁紧而脱离,不仅会对护舷600造成一定损伤,还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隐患。若安装组件310可以调节捆绑组件320的松紧度,那么在对护舷600安装时,捆绑组件320绕过护舷600并与护舷加强部200锁紧时可以仅对护舷600形成限位,防止护舷600脱离容纳部,而不对护舷600形成一定压力,然后通过调节安装组件310使得现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形成一定压力,以将护舷600紧固于船侧,操作方便,且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在对护舷600拆卸时,若安装组件310不可调节捆绑组件320的松紧度,由于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有一定的压力,所以护舷600处于压缩状态,在捆绑组件320与护舷加强部200解锁的瞬间,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的压力瞬间消失,若被压缩状态下的护舷600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弹出容纳部会增加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或者,由于捆绑组件320将护舷600锁紧时捆绑组件320内部产生一定弹力,在捆绑组件320与护舷加强部200解锁的瞬间,捆绑组件320的端部快速回收,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若安装组件310可调节捆绑组件320的松紧度,那么在护舷600拆卸时,先调节安装组件310,以使得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压力消失,再将捆绑组件320的一端与护舷加强部200解锁,不仅操作方便还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58.结合图5对安装组件310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安装组件310包括固定架311和调节组件312,其中固定架311与甲板延长板100固定连接。调节组件312沿平行于甲板延长板100的延伸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移动设置于固定架311上。通过左右移动调节组件312在固定架311上的位置可实现安装组件310在左右方向的调整,以实现对捆绑组件320的松紧度的调节,安装组件310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59.结合图5对调节组件312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固定架311上开设有安装通孔,调节组件312安装于安装通孔中,并能相对通孔移动。调节组件312包括调节杆3121、调节件3122
和操作手柄3123,其中,调节杆3121为螺纹杆,螺纹杆穿过固定架311上的安装通孔,与固定架311间隙配合。调节件3122活动设置于调节杆3121的一端,调节件3122与捆绑组件320固定连接。操作手柄3123用于驱动调节杆3121的移动。本实施例中,操作手柄3123为第一调节螺母,第一调节螺母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并与固定架311相抵接,调节件3122为第二调节螺母,调节件3122螺纹连接在调节杆3121上,且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分别位于固定架311的两侧。通过旋拧操作手柄3123可实现调节杆3121相对于固定架311较大幅度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安装于调节杆3121上的调节件3122随着调节杆3121大幅度的左右移动,进而实现固接于调节件3122上的捆绑组件320的一端随着调节杆3121大幅度左右移动,最终实现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压力的大幅度调整,即旋拧操作手柄3123可实现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压力的粗调整。通过旋拧调节件3122,可实现调节件3122在调节杆3121上小幅度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固接于调节件3122上的捆绑组件320的一端随着调节件3122小幅度左右移动,进而实现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压力的小幅度调整,即旋拧调节件3122可实现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压力的微调整。粗调整和微调整相结合使得捆绑组件320给与护舷600的压力调整的更加灵活。具体的,当捆绑组件320远离调节件3122的一端连接护舷加强部200后,旋拧操作手柄3123对护舷600压力进行粗调整,使得护舷600可以快速与船侧板500压紧。粗调整后,当旋拧操作手柄3123不好实现小幅度调节捆绑组件320给护舷600的压力,以使护舷600得到最优压紧力时,可旋拧调节件3122,对捆绑组件320给护舷600的压力进行微调整,以使护舷600得到最优的压紧力。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捆绑组件320对于调节件3122的拉拽作用,在通过操作手柄3123和调节件3122时,不会带动调节杆3121的转动。
60.作为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调节组件312还包括止挡结构3124,止挡结构3124设置于调节杆3121的中央且与调节杆3121固定连接。调节杆3121以止挡结构3124为界,一侧为粗螺纹,另一侧为细螺纹,其中与粗螺纹相匹配的螺母旋拧一圈使得螺母沿螺纹杆移动的距离比细螺纹大。调节杆3121粗螺纹的一侧穿过固定架311的安装通孔,并与固定架311间隙配合。操作手柄3123为第一调节螺母,第一调节螺母与粗螺纹相匹配,操作手柄3123安装于螺纹杆粗螺纹的一侧且与固定架311相抵接。旋拧操作手柄3123可实现第一调节螺母相对螺纹杆较大幅度的移动,从而实现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压力的粗调整。调节件3122为第二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与细螺纹相匹配,调节件3122安装于调节杆3121细螺纹的一侧。旋拧调节件3122可实现第二调节螺母相对螺纹杆较小幅度的移动,从而实现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压力的微调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61.结合图5对捆绑组件320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捆绑组件320包括第一连接环组321、捆绑件322和第二连接环323,其中第一连接环组321与调节件3122相连,并能随调节件3122移动,从而可对捆绑组件320给护舷600的压力进行微调。
62.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环组321包括安装件3211和第一连接环3212,其中安装件3211套设于调节杆3121上并位于调节件3122的左侧,安装件3211与调节件3122相抵接,第一连接环3212与安装件3211的下端固定连接。旋拧调节件3122使调节件3122沿调节杆3121向左移动时,调节件3122推动安装件3211沿调节杆3121向左移动,使得捆绑组件320给护舷600的压力增加。旋拧调节件3122使调节件3122向右移动时,由于捆绑组件320对护舷600有一定压力,所以调节件3122给安装件3211有向左的力,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安装件3211给予调节件3122有向右的反作用力,所以当调节件3122向右移动时,安装件3211在反
作用力的作用下跟随调节件3122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捆绑组件320给护舷600的压力减小。进一步地,当旋拧调节件3122,使得调节件3122与调节杆3121相脱离时,可将安装件3211与调节杆3121脱离,实现捆绑组件320与安装组件310的分离,因此捆绑组件320与安装组件310为可拆卸连接,使工作人员对捆绑组件320和/或安装组件310的维修更加便利。第二连接环323与护舷加强部200可拆卸连接,捆绑件322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环组321和第二连接环323相连接。捆绑组件320两端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使得捆绑组件320易于与安装组件310和/或护舷加强部200连接和分离,使得护舷600可以在上和/或下端与船侧板500解锁,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对护舷600进行装卸。
63.优选地,捆绑件322为捆绑带,捆绑带与护舷600的摩擦力比较小,可降低护舷600与捆绑件322相对移动时对护舷600和捆绑件322的磨损,提高护舷600和捆绑件322的使用寿命。
64.作为可选方案,如图3所示,第一加强筋部230包括加强筋本体232和锁紧件231,加强筋本体232分别与船侧安装部210和护舷安装部220相连,锁紧件231与第二连接环323相连,可将第二连接环323锁紧与解锁。锁紧件231与加强筋本体232铰接,并可绕铰轴转动,使得捆绑组件320与护舷加强部200相连接后第二连接环323与捆绑件322之间的角度和第二连接环323与锁紧件231之间的角度均为平角,从而使得第二连接环323和捆绑件322之间的受力与第二连接环323和锁紧件231之间的受力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进而使得第二连接环323的受力比较简单,不会由于受力复杂而损坏,提高第二连接环323的使用寿命。
65.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锁紧件231包括锁紧销2311和锁紧扣2312,其中锁紧扣2312的一端与加强筋本体232相铰接,锁紧扣2312的另一端设有相对称的两个安装孔,其中一个安装孔上设有螺纹,第二连接环323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锁紧销2311一端设有限位部,另一端设有螺纹,设有螺纹的一端依次穿过没有螺纹的安装孔、第二连接环323后与有螺纹的安装孔螺纹连接,限位部与没有螺纹的安装孔相抵接,避免锁紧销2311与锁紧扣2312相脱离,旋转锁紧销2311可实现锁紧销2311与锁紧扣2312的锁紧与解锁,从而实现捆绑组件320与护舷加强部200的锁紧与解锁。该第一加强筋部23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66.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甲板延长板100伸出主甲板的一端设有支撑部110,捆绑组件320支撑于支撑部110上,使得支撑部110给与捆绑组件320向上的受力以减少捆绑组件320向下的受力,进而保护捆绑组件320连接安装组件310的一端由于受到太多的向下的力而易于损坏,降低使用寿命。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支撑部110支撑于捆绑件322连接第一连接环3212的一端,可减少捆绑件322给与第一连接环3212的拉力向下的分力,进而减少第一连接环3212与安装件3211固接处受向下的作用力,以避免第一连接环3212与安装件3211固接处受过多向下作用力而损坏,减少捆绑组件320的维修次数,提高捆绑组件320的使用寿命。
67.结合图2和图4对第二固定机构40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机构400包括连接件410及紧固组件420,其中连接件410可依次将甲板延长板100、护舷600及护舷加强部200贯穿,连接件410的一端与甲板延长板100相抵接,避免连接件410将甲板延长板100、护舷600及护舷加强部200依次贯穿后与甲板延长板100脱离。紧固组件420与连接件410的另一端部可拆卸连接,连接件410将甲板延长板100、护舷600及护舷加强部200贯穿后紧固组件420将连接件410锁紧,以实现护舷600于“c”型槽的紧固安装与拆卸,结构简单,操作容
易,成本低。
68.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紧固组件420为螺母组,连接件410为螺栓,螺栓的螺杆依次将甲板延长板100、护舷600及护舷加强部200贯穿后与紧固组件420螺纹连接,以将护舷600紧固于“c”型槽的中,螺栓的螺头的下表面与甲板延长板100的上表面相抵接,避免连接件410依次将甲板延长板100、护舷600及护舷加强部200贯穿后穿过,保证护舷600于船侧的稳定安装。
69.进一步地,连接件410由抗拉强度大于620mpa的防腐材料制成,使得连接件410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不会被海水侵蚀而失效,进一步保证护舷600于船侧安装的可靠性。第二固定机构400可在船舶顶推作业时,顶推面完全作用在橡胶护舷600上,不对连接件410产生磨损,提高连接件410的使用寿命。
70.作为可选方案,如图4所示,第二固定机构400还包括锁紧垫圈430,锁紧垫圈430安装于紧固组件420上表面与护舷安装部220下表面之间,锁紧垫圈430的面积比紧固组件420上表面的面积大,因此可减少紧固组件420对护舷安装部220下表面的压强,避免护舷安装部220的损坏。另外,锁紧垫圈430可增加紧固组件420与护舷安装部220之间的摩擦,避免紧固组件420相对连接件410松动的概率,进而避免护舷600于船侧脱离。
71.作为可选方案,如图4所示,螺母组为双螺母结构,双螺母结构可增加紧固组件420与连接件410之间锁紧的稳定性,进一步避免护舷600于船侧脱离。
7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