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丝染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涤纶丝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2.涤沦丝的特性是可以抵受化学物质及经常洗涤,减少衣物退色及脱色现象, 所以, 酒店制服、石磨蓝牛仔衣物、运动服或者儿童服装都会用涤纶丝制造。 在涤纶丝制造成衣物前需要进行染色,以保证制成的异物的美感。
3.现有的涤纶丝染色装置,只是对涤纶丝进行简单的染色和烘干,并不会去检查第一次染色是否均匀,上色是否完全,并且现在的涤纶丝染色装置没有对染色桶的染色液进行搅拌和预警,容易造成染色液的沉淀以及染色液缺失时无法及时发现,造成染色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涤纶丝染色装置没有对涤纶丝的染色进行检测,染色桶中的染色液容易沉淀且无法及时发现染色液缺失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涤纶丝染色装置,包括:支撑横板和设于所述支撑横板上的箱体;
6.所述箱体被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
7.所述箱体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五腔室连通的热风产生装置;
8.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用于对涤纶丝进行染色;
9.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五腔室用于对染色后的所述涤纶丝进行烘干;
10.所述第三腔室用于对染色后的所述涤纶丝进行检测。
11.进一步,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搅拌装置、第一液位传感器和若干第一导向装置;
12.若干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内底面;
13.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第一腔室左侧壁的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传动连接;
14.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高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底面处的所述第一导向装置的位置。
15.进一步,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五腔室内均设有烘干装置和若干导液板;
16.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五腔室内的所述烘干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五腔室的顶部;
17.所述第二腔室底面和所述第五腔室底面分别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横板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18.若干所述导液板组成漏斗状导液结构,所述漏斗状导液结构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上方位置。
19.进一步,所述第三腔室内顶部位置安装有工业摄像头。
20.进一步,所述第四腔室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电动伸缩杆 、第三导向辊支架、第三导向辊和若干第二导向装置;
21.若干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第四腔室的左侧壁和右侧壁;
22.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第四腔室右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导向装置的下方;
23.所述电动伸缩杆竖直设置,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第四腔室的顶面,所述第三导向辊支架安装于所述电动伸缩杆活动端,所述第三导向辊设于所述第三导向辊支架上。
24.进一步,所述热风产生装置包括过滤网、第一导风管、风机、加热箱、第一电控阀门、第二导风管、第二电控阀门和若干加热板;
25.所述加热箱两侧分别设有冷风口和热风口;
26.所述第一导风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网和所述冷风口连接;
27.所述风机连接在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冷风口之间的所述第一导风管上;
28.若干所述加热板固定设于所述加热箱内壁,且若干所述加热板交错设置;若干所述加热板之间形成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两端分别对应所述冷风口和所述热风口;
29.所述第二导风管一端为封闭设计,所述第二导风管开口端与所述热风口连接;
30.所述第二导风管上对应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五腔室处分别设有第一出风孔和第二出风孔,所述第一出风孔和所述第二出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烘干装置和所述第五腔室的所述烘干装置连接;
31.所述第一电控阀门设于所述第二导风管上位于所述热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孔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电控阀门设于所述第二导风管上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孔与所述第二出风孔之间的位置。
32.进一步,所述烘干装置有两个,每个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一个吹风盘和连接在所述吹风盘上的一个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贯穿所述箱体;
33.两个所述吹风盘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五腔室内,两个所述吹风盘分别通过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第一出风孔和所述第二出风孔连通。
34.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和所述第二导向装置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第一导向辊支架和第一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辊同轴线的转轴;
35.所述第一导向辊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辊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导向辊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一端向外伸出所述第一导向辊支架。
36.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搅拌转轴、底座、托架和搅拌臂;
37.所述第一斜齿轮安装于伸出所述第一导向辊支架的所述转轴端部,所述第一斜齿轮轴线与所述转轴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38.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底面对应所述第一斜齿轮下方的位置,所述托架安装在所述箱体侧壁对应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斜齿轮之间的位置;
39.所述搅拌转轴竖直设置,所述搅拌转轴下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转轴上端穿过所述托架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斜齿轮处;所述第二斜齿轮设于所述搅拌转轴的上端,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搅拌转轴同轴线,且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
40.所述搅拌臂安装于所述搅拌转轴上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托架之间的位置。
41.进一步,所述支撑横板下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支撑横板上位于所述箱体左侧设有警报灯;
42.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工业摄像头、所述风机、所述加热板、所述第一电控阀门、所述第二电控阀门和所述警报灯电性连接。
4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44.本实用新型的涤纶丝染色装置,通过设置工业摄像头,对第一次染色后的涤纶丝进行检测,观察第一次染色的涤纶丝是否达到染色要求,若未达到染色要求,则进行第二次染色,若达到要求,则不进行第二次染色;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对染色液进行搅拌,防止染色液沉淀,提高涤纶丝染色的质量;通过液位传感器捕捉染色液的使用情况,当染色液缺少时,及时发出提醒,保证染色液的充足,进一步提升涤纶丝染色的质量。
附图说明
4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涤纶丝染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涤纶丝染色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涤纶丝染色装置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48.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49.1、支撑横板;2、箱体;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23、第三隔板;24、第四隔板;25、第一腔室;26、第二腔室;27、第三腔室;28、第四腔室;29、第五腔室;31、第一导向辊支架;32、第一导向辊;33、搅拌装置;34、第一液位传感器;44、第二液位传感器;45、电动伸缩杆 ;46、第三导向辊支架;47、第三导向辊;51、工业摄像头;61、过滤网;62、第一导风管;63、风机;64、加热箱;65、加热板;66、第一电控阀门;67、第二导风管;68、第二电控阀门;71、进风管;72、吹风盘;81、第一出液口;82、第二出液口;83、导液板;91、控制器;92、警报灯;331、第一斜齿轮;332、第二斜齿轮;333、搅拌转轴;334、底座;335、搅拌臂。
具体实施方式
5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本文提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5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前端”或“中部”或“后端”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者“上方”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5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安装于”或“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对应”、“上”、“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5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55.实施例1
5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涤纶丝染色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支撑横板1和设于支撑横板1上的箱体2;箱体2被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箱体2内的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第三隔板23和第四隔板24分隔为第一腔室25、第二腔室26、第三腔室27、第四腔室28和第五腔室29;箱体2上端设有与第二腔室26和第五腔室29连通的热风产生装置;第一腔室25和第四腔室28用于对涤纶丝进行染色;第二腔室26和第五腔室29用于对染色后的涤纶丝进行烘干;第三腔室27用于对染色后的涤纶丝进行检测。
57.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第三隔板23、第四隔板24与箱体2两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位置均设有涤纶丝通孔。
58.箱体2前侧设有与前侧面板铰接的开关门,开关门上设有把手。
59.第一腔室25内设有搅拌装置33、第一液位传感器34和三个第一导向装置;三个第一导向装置分别设于第一腔室25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内底面;通过三个第一导向装置的配合限制涤纶丝的传输路径。
60.搅拌装置33与第一腔室25左侧壁的第一导向装置传动连接,搅拌装置33用于对第一腔室25内的染色液进行搅拌,防止染色液沉淀。
61.第一液位传感器34设于第一隔板21上高于第一腔室25内底面处的第一导向装置的位置,第一液位传感器34用于监测第一腔室25内染色液的容量。
62.第二腔室26和第五腔室29内均设有烘干装置和两块导液板83;第二腔室26和第五腔室29内的烘干装置分别设于第二腔室26和第五腔室29的顶部;烘干装置用于对染色后的涤纶丝进行烘干。
63.第二腔室26底面和第五腔室29底面分别开设有贯穿支撑横板1的第一出液口81和第二出液口82;两块导液板83组成漏斗状导液结构,漏斗状导液结构分别设在第一出液口81和第二出液口82上方位置。
64.第三腔室27内顶部位置安装有工业摄像头51,工业摄像头51用于捕捉第一次染色后的涤纶丝图片。
65.第四腔室28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44、电动伸缩杆 45、第三导向辊支架46、第三导向辊47和两个第二导向装置;两个第二导向装置分别设于第四腔室28的左侧壁和右侧壁;通过两个第二导向装置的配合限制涤纶丝的传输路径。
66.第二液位传感器44设于第四腔室28右侧壁,且位于第二导向装置的下方,第二液位传感器44用于监测第四腔室28内染色液的容量。
67.电动伸缩杆45竖直设置,电动伸缩杆45的固定端安装于第四腔室28的顶面,第三导向辊支架46安装于电动伸缩杆45活动端,第三导向辊47设于第三导向辊支架46上;电动
伸缩杆45向下伸长时,带动第三导向辊47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带动涤纶丝向下移动,浸入染色液中进行第二次染色。
68.热风产生装置包括过滤网61、第一导风管62、风机63、加热箱64、第一电控阀门66、第二导风管67、第二电控阀门68和五块加热板65;加热箱64两侧分别设有冷风口和热风口;第一导风管62两端分别与过滤网61和冷风口连接;风机63连接在过滤网61与冷风口之间的第一导风管62上;在风机63的作用下,空气经过过滤网61过滤后,由第一导风管62浸入加热箱64中加热。
69.五块加热板65固定设于加热箱64内壁,且五块加热板65交错设置;五块加热板65之间形成热风通道,热风通道两端分别对应冷风口和热风口,通过交错设置的加热板65,可以更快速对空气进行加热,保证了流经加热箱64内的空气的温度。
70.第二导风管67一端为封闭设计,第二导风管67开口端与热风口连接;第二导风管67上对应第二腔室26和第五腔室29处分别设有第一出风孔和第二出风孔,第一出风孔和第二出风孔分别与第二腔室26内的烘干装置和第五腔室29的烘干装置连接;第一电控阀门66设于第二导风管67上位于热风口与第一出风孔之间的位置,第二电控阀门68设于第二导风管67上位于第一出风孔与第二出风孔之间的位置;第二导风管67用于将经过加热箱64加热后的空气带入第二腔室26和第五腔室29中,第一电控阀门26用于控制热空气进入第二导风管67和进入第二腔室26,第二电控阀门68用于控制热空气进入第五腔室29。
71.烘干装置有两个,每个烘干装置包括一个吹风盘72和连接在吹风盘72上的一个进风管71,进风管71贯穿箱体2;两个吹风盘72分别设于第二腔室26和第五腔室29内,两个吹风盘72分别通过进风管71与第一出风孔和第二出风孔连通;吹风盘72为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与涤纶丝传输方向一致,吹风盘72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出风孔;热空气经过出风孔吹向染色后的涤纶丝,进而对涤纶丝进行烘干。
72.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二导向装置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第一导向辊支架31和第一导向辊32,第一导向辊32两端设有与第一导向辊32同轴线的转轴;第一导向辊32水平设置,第一导向辊32的转轴与第一导向辊支架31转动连接,且转轴一端向外伸出第一导向辊支架31。
73.搅拌装置33包括第一斜齿轮331、第二斜齿轮332、搅拌转轴333、底座334、托架和搅拌臂335;第一斜齿轮331安装于伸出第一导向辊支架31的转轴端部,第一斜齿轮331轴线与转轴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74.底座334固定在箱体2内底面对应第一斜齿轮331下方的位置,托架安装在箱体2侧壁对应底座和第一斜齿轮331之间的位置;搅拌转轴333竖直设置,搅拌转轴333下端与底座334转动连接,搅拌转轴333上端穿过托架并延伸至第一斜齿轮331处;第二斜齿轮332设于搅拌转轴333的上端,第二斜齿轮332与搅拌转轴333同轴线,且第二斜齿轮332与第一斜齿轮331啮合;搅拌臂335安装于搅拌转轴333上位于底座334与托架之间的位置。
75.位于第一腔室25左侧壁的第一导向装置和位于第四腔室28左侧壁的第二导向装置上的第一导向辊32在涤纶丝传输的过程中会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向辊32的转轴转动个,带动第一斜齿轮331转动,第一斜齿轮331带动第二斜齿轮332转动时带动了搅拌转轴333转动,安装在搅拌转轴333上的搅拌臂335转动,对第一腔室25和第二腔室28内的染色液进行搅拌,防止染色液沉淀。
76.支撑横板1下端设有控制器91,支撑横板1上位于箱体2左侧设有警报灯92;控制器
91分别与第一液位传感器34、电动伸缩杆45、工业摄像头51、风机63、加热板65、第一电控阀门66、第二电控阀门68和警报灯92电性连接。
77.基于上述结构,该涤纶丝染色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78.打开箱体2上的开关门,将调配好的染色液分别加入至第一腔室25和第四腔室28中,将该涤纶丝染色装置与外部电源接通,该涤纶丝染色装置开始工作。
79.控制器91控制风机63和加热板65工作,此时,保持第一电控阀门66和第二电控阀门68为打开状态,热空气进入第二腔室26和第五腔室29内,对第二腔室26和第五腔室29进行预热;预热一定时间后,控制器91控制第二电控阀门68关闭。
80.待染色涤纶丝从箱体2左侧的涤纶丝通孔进入第一腔室25内,在第一腔室25内的导向装置的作用下,待染色涤纶丝被第一腔室25内的染色液进行染色。
81.染色后的涤纶丝经过第一隔板21上的涤纶丝通孔进入第二腔室26内进行烘干,在风机63的作用下,热空气从加热箱64进入到第二导风管67,在经过进风管71,进入吹风盘72中,通过吹风盘72上的若干出风孔对染色后的涤纶丝进行烘干,吹落的染色液滴入第一出液口81后,进入收集装置。
82.第一次烘干后的染色涤纶丝经过第二隔板22上的涤纶丝通孔进入第三腔室27内进行检测,控制器91控制工业摄像头51拍摄染色后涤纶丝的照片,工业摄像头51将照片发送至控制器91进行染色分析。
83.若染色结果不符合设定的染色标准,则控制器91控制电动伸缩杆45向下伸缩,带动第三导向辊47向下移动,第三导向辊47将不符合染色标准的染色涤纶丝浸入第四腔室28中进行二次染色;同时,控制器91控制第二电控阀门68开启,二次染色的然而涤纶丝经过第四隔板24上的涤纶丝通孔进入第五腔室29中进行烘干;在风机63的作用下,热空气经过第二导风管67,进入第五腔室29中的进风管71中,进而进入第五腔室29内的吹风盘72中,通过吹风盘72上的若干出风孔对二次染色的染色涤纶丝进行烘干;吹落的染色液滴入第二出液口83后,进入收集装置。
84.若染色结果符合设定的染色标准,则电动伸缩杆45不工作,染色涤纶丝在第四腔室28中的导向装置的作用下浸入第五腔室29后,从箱体2右侧的涤纶丝通孔穿出,完成涤纶丝染色。
85.当进行涤纶丝染色时,涤纶丝经过第一腔室25左侧壁的导向装置时,会带动左侧壁的导向装置的第一导向辊3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向辊32的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斜齿轮331转动,第一斜齿轮331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斜齿轮332转动,第二斜齿轮332带动搅拌转轴333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臂在第一腔室25中的染色液中转动,对第一腔室25内的染色液进行搅拌,使得染色液均匀,防止染色液沉淀。
86.当染色涤纶丝进入第四腔室28中,染色涤纶丝会带动第四腔室28左侧的导向装置的第一导向辊3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向辊32的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斜齿轮331转动,第一斜齿轮331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斜齿轮332转动,第二斜齿轮332带动搅拌转轴333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臂在第四腔室28中的染色液中转动,对第四腔室28内的染色液进行搅拌,使得染色液均匀,防止染色液沉淀。
87.当第一液位传感器34检测到第一腔室25内的染色液容量低于设定的标准容量时,第一液位传感器34向控制器91发送第一腔室染色液不足信号;控制器91接收到第一腔室染
色液不足信号后,控制警报灯92亮起红色,向工作人员传递第一腔室25内染色液不足的信号,尽快向第一腔室25内补充染色液。
88.当第二液位传感器44检测到第四腔室28内的染色液容量低于设定的标准容量时,第二液位传感器44向控制器91发送第四腔室染色液不足信号;控制器91接收到第四腔室染色液不足信号后,控制警报灯92亮起黄色,向工作人员传递第四腔室28内染色液不足的信号,尽快向第四腔室28内补充染色液。
8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