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穿戴设备、带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发光手环与流程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穿戴设备、带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发光手环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设备、带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发光手环。


背景技术:

2.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运动手环、晚会或演唱会用于互动的发光手环等。大多穿戴设备是通过柔性带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手臂上等。穿戴设备可具有两个柔性带,两个柔性带通过针扣、折叠扣或钩扣等方式连接成环状结构;或所述穿戴设备连接一个环状弹性柔性带。
3.想要实现柔性带上也能发光或显示相应图案等,需要在柔性带上嵌入电路板、灯珠等。为保证展示效果、又不影响佩戴还美观等,实现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结构、工艺设计上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设计上遇到的难点,本技术提出了如下的一种穿戴设备、带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发光手环。
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的带体结构。该带体结构,包括:
6.柔性带;
7.中间件,其设置在所述柔性带的一端;
8.柔性电路板,其具有展示元件;
9.其中,所述中间件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将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中间件内;所述中间件在与所述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光结构。
10.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该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体及与所述设备体连接的带体结构;其中,
11.所述带体结构包括:
12.柔性带;
13.中间件,其设置在所述柔性带的一端;
14.柔性电路板,其具有展示元件以及与所述设备体电连接的电连接部;
15.其中,所述中间件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将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包覆于内;所述中间件的与所述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光结构。
16.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发光手环。该发光手环包括主发光部件及与所述主发光部件连接的带体结构;其中:
17.所述带体结构包括:
18.柔性带;
19.中间件,其设置在所述柔性带的一端;
20.柔性电路板,其具有发光体以及与所述主发光部件电连接的电连接部;
21.其中,所述中间件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将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包覆于内;所述中间件的与所述发光体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光结构。
22.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带体结构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23.通过至少一次注塑工艺,注塑得到第一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结构在与柔性电路板上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具有透光结构;
24.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第一结构上形成柔性带,得到第二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位于所述柔性带的一端;
25.将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结构位置固定,得到组件;
26.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组件上形成第三结构;其中,所述带体结构的中间件包括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三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三结构将所述柔性电路板包覆于内。
27.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带体结构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28.通过至少一次注塑工艺,注塑得到中间件;其中,所述中间件具有用于安装柔性电路板的空腔,所述中间件的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具有透光结构;
29.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中间件上形成柔性带;其中,所述中间件位于所述柔性带的一端;
30.将所述柔性电路板插入所述空腔内。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实现穿戴设备的带体具有发光或展示图案的效果,在柔性带的一端设置中间件,中间件设置在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将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包覆于内,且中间件的与所述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光结构,保证了展示元件的展示效果的同时,还起到了遮挡柔性电路板的作用;具体实现时,为了外观美观,中间件可制备成各种颜色;柔性带可满足佩戴弯折的需求。
32.进一步的,中间件可包括沿柔性带长度方向排列的柔性段和硬质段,硬质段上设有连接结构;具体实现时,可通过硬质段上的连接结构将带体结构固定在穿戴设备的设备体上;这种利用硬质段连接装配更加稳固。
33.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带体结构的制备方法,采用多次注塑工艺将柔性电路板植入中间件和柔性带内,以形成整体结构;创新性的解决了柔性带内内嵌柔性电路板在结构和工艺上遇到的难点。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利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3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3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的第三视角示意图;
38.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39.图5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40.图5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中柔性带为透明材质的效果图;
41.图6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的另一种实现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42.图7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的另一种实现方案的爆炸示意图;
43.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中硬质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4.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第一种实现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46.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第二种实现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47.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8.图1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注塑过程示意图;
49.图1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0.图1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带体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注塑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此外,下述的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2.图1、图2、图3、图4和图5a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带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带体结构包括:柔性带1、中间件2及柔性电路板3。其中,中间件2设置在柔性带1的一端。柔性电路板3具有展示元件31。所述中间件2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外周,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中间件2内;所述中间件2在与所述展示元件31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光结构23。
53.图1示出了带体结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带体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带体结构的第三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视角的剖面视图;图5a示出了带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54.中间件2的一端可与柔性带1一端的端部连接,即中间件2与柔性带1顺序连接。或者,如图1至图5a所示的中间件部分容置所述柔性带的端部内,露出一部分。
55.为了美观,对柔性电路板具有遮挡作用,中间件2应为非透明的材质。若中间件2与柔性带1顺序连接,所述中间件2和柔性带1可以为同一颜色,或相同花纹等。若中间件2如图1至图5a所示的结构部分位于柔性带1内部,则为了保证展示元件的展示效果,柔性带1应为透光材质,甚至是全透明材质。图5b展示了柔性带为透明效果,包裹于内的中间件为非透明的效果,以对柔性电路板进行遮挡。
56.具体实施时,柔性电路板3上可设置有供电电池及控制电路等,这样就不需要设置与外部电子元件连接的电连接部。若所述柔性电路板需带体结构之外的部件供电和控制(如穿戴设备的设备体供电)时,所述柔性电路需具有电连接部32,如图1至5b所示,所述电连接部32显露于外,这样便于在后续装配设备体与带体结构时,将外露的电连接部32电接入穿戴设备的设备体的主电路中,以获取控制信号和供电电能。
57.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实现穿戴设备的带体具有发光或展示图案的效果,
在柔性带的一端设置中间件,中间件设置在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将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包覆于内,且中间件的与所述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光结构,保证了展示元件的展示效果的同时,还起到了遮挡柔性电路板的作用;具体实现时,为了外观美观,中间件可制备成各种颜色;柔性带可满足佩戴弯折的需求。
58.在具体实现方案中,所述展示元件31可以电子显示屏或led阵列(如图5a所示)。更具体的,led阵列包含有阵列排布的多个led灯珠。多个led灯珠可以一字排布、或多排多列排布、或规则图案排布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多排多列排布可包括:横排纵排对齐排布、横排错位排布、纵排错位排布等等。规则图案排布可包括:星形图案排列、心形图案排布、花朵图案排布、波浪图案排布等等。
59.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件2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注塑为一体结构;或所述柔性带1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中间件2注塑为一体结构;或中间件2、所述柔性带1和柔性电路板3通过注塑工艺注塑为一个整体结构。
60.参见图5a所示,所述中间件2可采用两段结构实现。具体的,如图5a所示,所述中间件2具有沿柔性带长度方向排列的硬质段21及柔性段22;所述硬质段21上设有连接结构24。通过在中间件2上添加硬质段21,以在硬质段21上设置连接结构24,可在与穿戴设备的设备体连接时提高连接的牢固度。比如,图5a中所示的连接结构24为螺钉孔,通过贯穿螺钉孔的螺钉将带体结构固定在穿戴设备的设备体上。假若直接在柔性件上设置螺钉孔,通过螺钉固定时,柔性材质在锁螺钉后结构上是不受力的,无法满足带体结构与穿戴设备的设备体紧固装配的需求。
61.参见图4和图5a所示的示例,所述柔性带1将柔性段22包覆于内,所述硬质段21可部分包覆于柔性带1内,也可全部显露于所述柔性带1之外。或者参见图6和图7所示的示例,所述柔性带1一端的带面覆盖于所述柔性段上。具体的,参见图7所示,所述柔性带1一端的带面,即图7中示出所述柔性带1一端的凹陷面11覆盖于所述柔性段22上。当然,这种覆盖是通过注塑形成的。比如,在柔性段22上注塑形成所述柔性带1,即可产生如图7所示的结构。
62.由于柔性带1会覆盖或包裹柔性段22,在柔性段上设有透光结构时,为了避免造成对展示元件31的遮挡,所述柔性带1的材料需为透明材料,以能透出所述展示元件31的展示内容,比如,多个led灯珠组合成的图案或文字等,或显示屏所要展示的图案或文字等。
63.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a所示,所述硬质段21的至少部分超出所述柔性带1的端部,即硬质段21可全部显露于所述柔性带1的外部;也可部分处于柔性带1内容,剩余部分显露于所述柔性带1的外部。如图6和图7所示的结构是,所述硬质段21与柔性段22部分重叠,重叠的部分同所述柔性段22包裹于所述柔性带内;所述硬质段21的剩余部分显露于外。
64.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中间件和柔性带的具体实现结构可采用两种方案实现。图1至图5a示出了第一种方案。图6和图7示出了第二种方案。具体的:
65.第一种方案
66.参加图4和图5a所示,所述柔性带1的端部具有敞口13的容纳空间12;所述中间件2的所述柔性段22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2内;所述中间件2的所述硬质段21位于所述敞口13处,至少部分显露于外。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硬质段21可包括第一刚性体211和第二刚性体212。其中,所述第一刚性体与所述柔性段22连接;所述第二刚性体212为自所述第一刚性体211的远离所述柔性段22的一端,沿一方向延伸出的部分。具体的,参见图8所示,该方向
可以是图中的x向,所述柔性带1长度方向为图中y向,该方向与所述柔性带1长度方向具有夹角,本实施例对该夹角的具体取值不作具体限定,该夹角与带体结构与穿戴设备的设备体的连接设计有关。具体实施时,可基于具体的设计要求来定该角度。图8所示的示例,该角度可以是一个钝角。所述第二刚性体212上设置有所述连接结构24。该连接结构24可以是通孔、螺纹孔等等。
67.参见图5a所示,所述柔性带1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刚性体212适配的伸出部14;所述伸出部14的对应所述连接结构24的位置处设有适配结构141。即当所述连接结构24为通孔时,所述适配结构可以是大小相同,共轴的通孔;当所述连接结构24为螺纹孔时,所述适配结构可以是大小相同,共轴的通孔。由于柔性带1为柔性材质,伸出部14也为柔性材质,在使用螺钉将带体结构固定连接在穿戴设备的设备体上时,可起到垫片的作用,起到放松的作用。
68.更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带1分内侧和外侧;所述伸出部14为自所述柔性带1内侧端部,沿远离所述柔性带1外侧的方向,延伸出的折弯结构。这里内侧和外侧的区别,与柔性带1佩戴时的状态相关。比如,柔性带为佩戴在手腕上的手环带,那么内侧则为贴近佩戴者手臂的一侧,外侧则为背向佩戴者手臂的一侧,佩戴者可看到的一侧。当然,展示元件展示的内容是需要透过柔性带1的外侧展示内容。设置自所述柔性带1内侧端部,沿远离所述柔性带1外侧的方向,延伸出的折弯结构,使得柔性带内侧面的整体性更好,有助于提高佩戴舒适度。
69.第二种方案
70.参见图6和图7所示,所述柔性段包括:第一侧柔性体221和第二侧柔性体222。其中,第一侧柔性体221与所述柔性带1的带面贴合,即参见图7所示,第一侧柔性体221与所述柔性带1端部的凹陷面贴合。这里的贴合可以是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的。比如,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第一侧柔性体221上注塑形成所述柔性带1。进一步的,所述硬质段21位于所述第一侧柔性体221上。所述硬质段21与所述第一侧柔性体221可部分重叠。
71.继续参见图6所示,所述柔性段22可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部分包覆于内;所述硬质段21半包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剩余部分。
72.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带体结构可与表盘(如机械表盘、智能手表表盘)等连接。具体的,所述带体结构上设有连接结构,通过该连接结构与表盘连接形成表带具有展示效果(如发光、图案展示等)的手表。又或者,同一表盘可配有多种展示效果的带体结构,用户可根据喜好,定期更换不同展示效果的带体结构。
73.图9和图10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体100及带体结构200。所述带体结构200可以为两个。从图9和图10所示的图面方位可以看出,两个所述带体结构200的上部分(即与设备体100连接的部分)结构相同。两个所述带体结构200的下部分,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对应的结构会有所不同。比如,图9和图10所示的连接方式,两个带体结构200采用钉扣的方式连接,其中一个带体结构200上设有钉扣4,另一个带体结构200上设有至少一个钉孔5;将钉扣4扣入钉孔5内便可实现连接。当然,所述两个带体结构200还可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具体可参见现有表带的连接方式,本文不一一例举。
74.或者,所述带体结构200也可只有一个,该带体结构200上设有弹性部,使得带体结
构可伸缩。带体结构200的两端结构可相同,只是各组成单元间的位置关系呈镜像关系。
75.参见图1至图7所示,所述带体结构包括柔性带1、中间件2及柔性电路板3。其中,中间件2设置在柔性带的一端。柔性电路板3具有展示元件31。所述中间件2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外周,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至少部分包覆于内;所述中间件2的与所述展示元件31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光结构23。所述柔性电路板3上还具有与所述设备体电连接的电连接部32。
76.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件2具有沿柔性带长度方向排列的硬质段21及柔性段22;所述硬质段21外露于所述柔性带1的端部;所述硬质段21上设有连接结构24,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4实现所述硬质段21与所述设备体100的连接。
77.具体的,如图1至5b所示,当所述带体结构采用图所示的结构(具体结构可参见上文中的第一方案中的相应描述,此处不作赘述)时,所述连接结构24为螺纹孔。所述设备体100包括上盖101、下盖102以及主体部103。该主体部103可包括但不限于:主电路板、设置在主电路板上的主展示元件(如显示屏或led阵列)、传感器(如陀螺仪、重力传感器等)、wi-fi/nfc网络模块、震动马达、充电电路、充电接口、电池、用于安装或装配前述这些电子元件的支架组件等等。所述主体部103容置在所述上盖101和下盖102之间。上盖101和下盖102可采用卡扣结构扣合在一起。装配过程可包括:
78.s11、将主体部103装入上盖101内;
79.s12、将所述带体结构100的柔性电路板3上的电连接部32插入主电路板接口内;将所述带体结构100的中间件2的硬质段21与下盖102进行装配压合;
80.s13、将下盖102与上盖101通过卡扣结构方式压合;
81.s14、所述下盖102的对应所述连接结构24的位置设置有螺丝孔;使用螺钉6从下盖102的螺钉孔进入旋至所述硬质段21的螺钉孔进行固定,完成整机装配。
82.当所述带体结构采用图6和图7所示的结构(具体结构可参见上文中的第二方案中的相应描述,此处不作赘述)时,需使用内扣固定件7将带体结构200固定到设备体上。即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内扣固定件7。所述内扣固定件7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结构24适配的配合结构71;利用适配的所述连接结构24及所述配合结构71,实现所述硬质段21与所述设备体的连接。具体的,所述连接结构24及所述配合结构71可以是螺钉孔。参见图11所示,所述设备体具有同上述内容所描述的结构,即包括上盖101、下盖102以及主体部103。装配过程可包括:
83.s11、将主体部103装入上盖101内;
84.s12、将所述带体结构200的柔性电路板3上的电连接部32插入主电路板接口内;
85.s13、通过内扣固定件7将所述硬质段21与上盖101进行装配,并使用螺钉6从内扣固定件7的螺钉孔进入旋至所述硬质段21的螺钉孔进行固定;
86.s14、将下盖102与上盖101通过卡扣结构方式压合,完成整机装配。
87.进一步的,参见图9和图10所示,所述设备体上设有伸向所述柔性带1的壳体结构1011;所述硬质段21置于所述壳体结构1011内,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4与所述设备体完成连接后,所述壳体结构100的外侧表面与所述柔性带1的外侧表面平齐;所述壳体结构1011的与所述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光结构(如图11所示),形成自所述设备体延伸至所述柔性带的展示效果。或者,所述壳体结构1011为透明材质,置于所述壳体结构1011内的硬
质段21对应的展示元件可透过所述壳体结构1011进行展示。
88.其中,所述壳体结构1011的外侧表面与所述柔性带1的外侧表面平齐,使得穿戴设备的整体外观更美观,简洁。
89.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关带体结构的两种实现方案,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90.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带led点阵屏的智能手环或臂环、智能晚会互动手环或臂环等等,对应不同形态的穿戴设备,设备体的具体结构会有所不同。比如,智能手表,设备体即为智能手表表盘、带体结构即为表带。发光手环,设备体可以是主发光盘、带体结构即手环带等等。
91.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的穿戴设备为让现场观众实时参与晚会、演唱会、运动盛会开幕式等的现场互动氛围中使用的发光手环。具体的,可参见上述图9至图11,所述发光手环,包括主发光部件及与所述主发光部件连接的带体结构;其中:所述带体结构包括:柔性带、中间件及柔性电路板。中间件设置在所述柔性带的一端;柔性电路板具有发光体以及与所述主发光部件电连接的电连接部。所述中间件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外周,将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包覆于内;所述中间件的与所述发光体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光结构。
92.本实施例中提及的例如晚会、演唱会、运动盛会开幕式、推介会等大型活动;发光手环或智能手环安装有该大型活动对应的应用程序(app),具有本实施例的带体结构的发光手环或智能手环等,可基于该应用程序设定的互动程式进行展示,可烘托现场活动气氛及主题,互动性强。具体的,具有本实施例体用的带体结构的发光手环或智能手环等,可基于活动现场提供的链接或采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相应的互动程序;该互动程序可安装也可不安装,执行该互动程序便可驱动表带和/或表盘展示出相应的互动发光图案。
93.具体实施时,所述发光体可以是led灯珠。发光体可以为多个。多个发光体(例如多个led灯珠)可以一字排布、或多排多列排布、或规则图案排布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多排多列排布可包括:横排纵排对齐排布、横排错位排布、纵排错位排布等等。规则图案排布可包括:星形图案排列、心形图案排布、花朵图案排布、波浪图案排布等等。本实施例对于发光体的排布不作具体限定,任何形式的排布均可。
94.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件具有沿柔性带长度方向排列的硬质段及柔性段;所述硬质段外露于所述柔性带的端部;所述硬质段上设有连接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实现所述硬质段与所述主发光部件的连接。
9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光手环的结构同上述穿戴设备,有关结构方面更详尽的内容,可参见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作赘述。
96.进一步的,主发光部件上设有多颗led灯珠,可展示多种效果的展示内容,如文字、心形图案、花形图案等等。为实现手环带(即上文中的带体结构)立体发光的效果,手环带上也设有多颗led灯珠。
97.再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可根据所述主发光部件的主发光图案,控制多个所述发光体中至少部分发光体点亮或熄灭,以在带体结构上呈现出与主发光图案适配的装饰图案。
98.具体的,所述主发光部件可包括但不限于:主电路板、设置在主电路板上的主展示
元件(如显示屏或led阵列)、传感器(如陀螺仪、重力传感器等)、wi-fi/nfc网络模块、震动马达、充电电路、充电接口、电池、用于安装或装配前述这些电子元件的支架组件等等。主电路板可控制主展示元件展示出所述主发光图案;同时根据所述主发光图案,向所述柔性电路板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以便所述柔性电路板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多个所述发光体中至少部分发光体点亮或熄灭,以在带体结构上呈现出与主发光图案适配的装饰图案。
99.为实现在带体结构内嵌展示元件(如显示屏或led阵列等),需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100.问题1、带体结构需满足佩戴需求,材质上需要使用柔性可弯曲的材质,保证佩戴手感。
101.问题2、带体结构需满足透光需求,展示元件不能被非透明或非透光材质遮挡,否则发光效果受影响。
102.问题3、不允许看到展示元件后面的电路板,会影响整体的外观美观度;特别是带体结构采用透明材质时,从外观上看到的是比如透明和白色效果。
103.问题4、穿戴设备的设备体(如主发光部件)与带体结构采用分离式装配结构,带体结构为了便于佩戴采用了柔性可弯曲材质制备,但在使用螺钉等类型的连接件进行装配固定时,柔性材质不受力,无法满足紧固装配的需求。
104.针对问题1,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柔性带,该柔性带可选用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质来实现。针对问题2和问题3,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中间件将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包裹于内,且中间件的与柔性电路板上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光结构;在具体实施时,比如该中间件可选用不透光的白色材质实现;在不影响展示效果的同时,还遮挡了柔性电路板,不影响整体的外观美观度。针对问题4,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中间段采用两段式设计,一段为柔性段、一段为硬质段。硬质段上设有连接结构,这样就能解决柔性材质不受力,无法满足紧固装配需求的问题。其中,硬质段可选用硬胶材质(如pc+abs,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混合物,是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并而成的热可塑性塑胶)实现。
105.本技术各实施例中的带体结构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具体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带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106.101、通过至少一次注塑工艺,注塑得到第一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结构在与柔性电路板上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具有透光结构;
107.102、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第一结构上形成柔性带,得到第二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位于所述柔性带的一端;
108.103、将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结构位置固定,得到组件;
109.104、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组件上形成第三结构。
110.其中,所述带体结构的中间件包括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三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和所述第三结构将所述柔性电路板包覆于所述中间件内。
111.参见图13所示,上述101中“通过至少一次注塑工艺,注塑得到第一结构”可具体包括:
112.通过双材质注塑工艺,注塑得到含有第一侧柔性体221及硬质段21的第一结构;
113.其中,所述第一侧柔性体221的材质为软胶材质,所述硬质段21的材质为硬胶材质;所述第一结构包括:所述第一侧柔性体221及所述硬质段21。实质上,所述第一结构也可理解为是所述中间件2的一部分。
114.具体的,所述第一侧柔性体的材质可以是tpu,所述硬质段的材质可以是pc+abs;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115.相应的,参见图13所示,上述步骤102中“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第一结构上形成柔性带,得到第二结构”可具体为:
116.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第一侧柔性体221上形成柔性带1,得到所述第二结构;
117.其中,所述第二结构中,所述硬质段21超出所述柔性带1的端部。
118.具体实现时可以是:将第一结构固定在模腔内,进行注塑,以在所述第一侧柔性体221上形成柔性带。
119.参加图13所示,上述103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是: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与所述第二结构固定在另一模腔内的相应位置;然后执行步骤104的注塑工艺。
120.相应的,参见图13所示,上述步骤104中“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组件上形成第三结构”可具体为:
121.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组件上形成第二侧柔性体222;
122.其中,所述第二侧柔性体222为所述第三结构,所述第一侧柔性体221与所述第二侧柔性体222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部分包覆于内;所述硬质段21半包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剩余部分。
123.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多次注塑(如三次注塑)工艺将柔性电路板植入柔性带内部形成整体组件,创新性地解决了柔性带内嵌柔性电路板结构难点问题,不仅满足佩戴弯折需求,还保证较好的展示效果、外观美观度及与设备体的连接紧固度。
12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制备方法适用于上述图6和图7所示的第二方案实现的带体结构,对于图1至5b所示的第一方案实现的带体结构对应的制备方法将在下述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125.参见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带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126.201、通过至少一次注塑工艺,注塑得到中间件;其中,所述中间件具有用于安装柔性电路板的空腔,所述中间件的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具有透光结构;
127.202、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中间件上形成柔性带;其中,所述中间件位于所述柔性带的一端;
128.203、将所述柔性电路板插入所述空腔内。
129.参见图15所示,上述201中“通过至少一次注塑工艺,注塑得到中间件”,可具体包括:
130.2011、通过注塑工艺,注塑得到所述中间件2的硬质段21;其中,所述硬质段21具有用于安装柔性电路板3的第一空腔段25以及连接结构24;所述硬质段21的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上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具有透光结构23;
131.2022、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硬质段21的端部形成所述中间件2的柔性段22;其中,所述柔性段22具有接续所述第一空腔段25以形成所述空腔的第二空腔段,所述柔性段22的
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上展示元件对应的位置处具有透光结构23。
132.参见图15所示,上述202“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中间件上形成柔性带”,可具体为:
133.通过注塑工艺,注塑得到将所述柔性段22包裹于内的柔性带1,其中,所述硬质段21显露于外。
134.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多次注塑(如三次注塑)工艺将柔性电路板植入柔性带内部形成整体组件,创新性地解决了柔性带内嵌柔性电路板结构难点问题,不仅满足佩戴弯折需求,还保证较好的展示效果、外观美观度及与设备体的连接紧固度。
13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各实施例的内容可相互参考,在一个实施例中未被详尽描述的结构、特征等,可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
1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