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空作业防坠用高效泄压型安全衣。
背景技术:2.高空作业是需要建筑人员在一定的高度位置进行作业,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建筑人员穿戴安全衣,防止发生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
3.但是,现有的高空作业防坠用安全衣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只是简单的利用安全绳等零部件对建筑工人进行悬挂防坠,不具有防护泄压功效,在建筑工人下坠时,不能对建筑工人进行保护,使用的安全性低。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高空作业防坠用高效泄压型安全衣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作业防坠用高效泄压型安全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只是简单的利用安全绳等零部件对建筑工人进行悬挂防坠,不具有防护泄压功效,在建筑工人下坠时,不能对建筑工人进行保护,使用的安全性低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空作业防坠用高效泄压型安全衣,用于对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
7.安全衣本体,外侧连接有安全绳,且所述安全衣本体上方的前侧安装有安装板;
8.包括:
9.下安全气囊,安装在所述安全衣本体下方的外侧,且所述安全衣本体的上侧连接有上安全气囊;
10.气体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并所述气体发生器通过软管与所述下安全气囊和所述上安全气囊连通;
11.安装板,前侧通过涡旋弹簧转动连接有转轴,并所述转轴的前端安装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柱,并且所述弹簧柱远离所述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杆;
12.连接绳,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外侧;
13.碰撞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前侧的下方,并所述所述安装板前侧下方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的前端安装有挡板。
14.优选的,所述下安全气囊的主视面为“凸”形结构,并所述下安全气囊套设安装在所述安全衣本体的外部,此设计可利用下安全气囊全面的防护人体,减少人体下坠受到的伤害。
15.优选的,所述上安全气囊呈弧形分布在所述安全衣本体的上侧,并所述上安全气囊和所述下安全气囊以及所述气体发生器之间通过“y”形结构的所述软管相互连通,此设计可同步的对上安全气囊和下安全气囊内进行充气,利用上安全气囊对人体头部进行防护。
16.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弹簧柱与所述支撑杆构成弹性结构,并所述固定杆的外部为光滑弧形结构,此设计可对固定杆的角度以及位置进行调整,将连接绳悬挂到悬挂区,避免固定杆与碰撞传感器解除。
17.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安装板构成左右滑动结构,并所述限位块的侧剖面为“t”形结构,此设计可稳定挡板的移动,避免挡板与安装板脱离连接。
18.优选的,所述挡板关于所述碰撞传感器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并左方位置的所述挡板的主视面为倒“l”形结构,此设计可利用挡板隔绝固定杆和碰撞传感器,避免安全情况下挡板与碰撞传感器接触。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空作业防坠用高效泄压型安全衣,
20.(1)设置有下安全气囊和上安全气囊,下安全气囊围绕在安全衣的外部,全面的对人体进行防护,对下坠受到的冲击压力进行泄压,而上安全气囊可对人体头部进行防护,避免人体头部受到伤害,提高人体的安全;
21.(2)下坠过程连接绳失去悬挂力,固定杆、弹簧柱和支撑杆开始复位移动,固定杆便可与失去挡板遮挡的碰撞传感器碰撞,实现信号传输,使得气体发生器开始工作,自动对下安全气囊和上安全气囊充气,加强安全衣的泄压防护功效,而未发生坠落现象时,气囊未鼓起,方便使用者行走和施工,此过程可自动化的进行坠落加强防护,避免人员没有及时反应而受到较大伤害。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俯剖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侧剖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安全衣本体;2、下安全气囊;3、上安全气囊;4、安装板;5、碰撞传感器;6、气体发生器;7、软管;8、转轴;9、涡旋弹簧;10、支撑杆;11、弹簧柱;12、固定杆;13、限位块;14、连接绳;15、挡板;16、安全绳。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空作业防坠用高效泄压型安
全衣,用于对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
30.安全衣本体1,外侧连接有安全绳16,且安全衣本体1上方的前侧安装有安装板4;
31.包括:
32.下安全气囊2,安装在安全衣本体1下方的外侧,且安全衣本体1的上侧连接有上安全气囊3;
33.气体发生器6,安装在安装板4的左侧,并气体发生器6通过软管7与下安全气囊2和上安全气囊3连通;
34.安装板4,前侧通过涡旋弹簧9转动连接有转轴8,并转轴8的前端安装有支撑杆10,且支撑杆10远离转轴8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柱11,并且弹簧柱11远离支撑杆10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杆12;
35.连接绳14,连接在固定杆12的外侧;
36.碰撞传感器5,安装在安装板4前侧的下方,并安装板4前侧下方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3,且限位块13的前端安装有挡板15。
37.固定杆12通过弹簧柱11与支撑杆10构成弹性结构,并固定杆12的外部为光滑弧形结构。挡板15通过限位块13与安装板4构成左右滑动结构,并限位块13的侧剖面为“t”形结构。挡板15关于碰撞传感器5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并左方位置的挡板15的主视面为倒“l”形结构。
38.使用者将安全衣穿戴到身上,利用安全绳16悬挂到作业区,在一定程度上对使用者进行安全防护,且可将连接绳14悬挂到上部悬挂机构上,此时连接绳14便可拉动图2和图4所示的固定杆12移动并转动,固定杆12对弹簧柱11进行拉伸,使得弹簧柱11开始蓄力,又因为固定杆12通过弹簧柱11与支撑杆10连接,支撑杆10通过转轴8与安装板4转动连接,故可保证固定杆12的顺利转动,而支撑杆10通过转轴8进行转动时,因转轴8通过涡旋弹簧9与安装板4连接,故可控制涡旋弹簧9同步转动进行蓄力,此时固定杆12、弹簧柱11和支撑杆10跟随连接绳14的拉动呈向上的倾斜状,推动挡板15,使得挡板15向远离碰撞传感器5的方向移动,解除挡板15对碰撞传感器5的遮挡,此时使用者便可穿戴安全衣进行工作。
39.下安全气囊2的主视面为“凸”形结构,并下安全气囊2套设安装在安全衣本体1的外部。上安全气囊3呈弧形分布在安全衣本体1的上侧,并上安全气囊3和下安全气囊2以及气体发生器6之间通过“y”形结构的软管7相互连通。
40.若发生下坠现象,连接绳14失去拉伸悬挂力,此时涡旋弹簧9便可控制转轴8反向转动复位,从而控制支撑杆10反转复位,进而控制弹簧柱11和固定杆12反向转动复位,而弹簧柱11同步拉动固定杆12复位移动,固定杆12便可对碰撞传感器5进行压动碰撞,碰撞传感器5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上,单片机控制气体发生器6开始工作,气体发生器6将气流顺着软管7输送到上安全气囊3和下安全气囊2内,上安全气囊3和下安全气囊2开始鼓起,利用上安全气囊3对人体头部进行泄压防护,而利用下安全气囊2对人体进行泄压防护,提高安全衣的使用安全性。
4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空作业防坠用高效泄压型安全衣时,首先,使用者将安全衣穿戴到身上,利用安全绳16悬挂到作业区,连接绳14悬挂到上部悬挂机构上,固定杆12、弹簧柱11和支撑杆10跟随连接绳14的拉动呈向上的倾斜状,推动挡板15,解除挡板15对碰撞传感器5的遮挡,若发生下坠现象,连接绳14失去拉伸悬挂力,固定杆12便可对碰撞传感器5
进行压动碰撞,气体发生器6开始工作,上安全气囊3和下安全气囊2开始鼓起对人体进行泄压防护,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