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一种童鞋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童鞋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鞋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童鞋。


背景技术:

2.童鞋泛指儿童穿的鞋子,它是依据儿童脚部生长发育特点而设计的一类鞋子,讲究轻巧、舒适、适合脚型健康生长等特点。
3.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48123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童鞋,其包括鞋底、鞋面和鞋帮,鞋帮的中部设有鞋舌,鞋舌的一端与鞋面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童鞋中的鞋舌通常固定连接在鞋面上,孩童玩耍时,沙石容易卡在鞋舌与鞋面形成的间隙中,清理时需要将手伸入上述间隙,操作不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清理卡在鞋舌与鞋面之间的沙石,本技术提供一种童鞋。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童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童鞋,包括鞋底、鞋面和鞋舌,所述鞋底与鞋面之间围合形成有一侧开口的鞋腔,所述鞋面上设有与鞋腔开口连通的调节孔,所述鞋舌位于调节孔靠近鞋底的一侧,所述鞋舌的一端通过多组安装件可拆卸连接在鞋面上,多组安装件均匀分设在调节孔的两侧;所述安装件包括固定设置在鞋舌上的安装纽扣,所述鞋面上开设有与安装纽扣相互配合的安装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鞋舌时,将鞋舌端部的各安装纽扣与鞋面上的各安装孔相连,便可将鞋舌连接在鞋面上,此时鞋舌起到隔挡沙石从调节孔进入鞋腔的作用。孩童玩耍时,沙石卡在鞋舌与鞋面形成的间隙后,可将安装纽扣与安装孔分离,以将鞋舌从鞋面拆除,从而使沙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至鞋腔中,再将鞋腔中的沙石倒出即可。上述清理方式相较于将手伸入鞋舌与鞋面的间隙手动抠出沙石的方式,操作时的活动空间更大、方便快捷。此外,鞋舌与鞋面为可拆卸,使用者还可根据自身需求装配设有不同装饰图案的鞋舌,从而丰富童鞋的款式,实用性强。
9.可选的,所述鞋舌靠近鞋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公片,所述鞋面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魔术贴公片粘接配合的第一魔术贴母片,所述第一魔术贴母片位于调节孔远离鞋腔开口的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魔术贴公片和第一魔术贴母片粘接,增大了鞋舌与鞋面的连接面积,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
11.可选的,所述鞋舌靠近鞋腔开口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绳,所述鞋面靠近鞋腔开口的一端开设有供连接绳穿出的连接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鞋前,先将连接绳从连接孔穿出,再在连接绳穿出连接孔的端部打结,以阻碍连接绳与鞋面分离。穿鞋过程中,鞋舌因受到连接绳的拉扯定位,不
易随使用者的脚部向靠近鞋舌固定端的一侧移动,缩短了后续将手伸入鞋腔中调整鞋舌的时间,提高了穿鞋效率。
13.可选的,所述连接绳为莱卡弹性绳。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莱卡面料是由氨纶纤维制成的面料,具有舒适度高、弹性好的优点。连接绳采用该材料制成,使得连接绳在受到拉扯时不易断裂,延长了连接绳的使用寿命。
15.可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上固定有硬质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质环起到保护连接孔侧壁的作用,使得连孔的孔壁不易因拉扯而形变扩张,连接绳穿设在连接孔中的部分不易晃动。
17.可选的,所述鞋面上连接有长度大于调节孔宽度的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一端为固定在鞋面上的固定端、另一端为能相对鞋面移动的活动端,所述调节带靠近调节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公片,所述鞋面上设置有与第二魔术贴公片粘接配合的第二魔术贴母片,所述调节带的固定端与第二魔术贴母片分别位于调节孔相对的两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魔术贴公片与第二魔术贴母片粘接,能将鞋面位于调节孔两侧的部分连成一体,从而使鞋面紧密贴合在鞋腔中使用者的脚部,行走时鞋子不易与脚部分离,舒适度高。此外,人们还可根据自身的脚部宽度,对应改变第二魔术贴公片与第二魔术贴母片的连接长度,从而改变调节孔的宽度以及鞋腔的宽度,扩大了鞋子的适用范围,实用性强。
19.可选的,所述鞋舌远离鞋底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袢,所述定位袢与鞋舌之间围合形成有供调节带穿出的定位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带穿设于定位孔时,定位袢起到阻挡调节带向远离鞋舌的一侧移动的作用,不仅有助于第二魔术贴公片与第二魔术贴母片对齐,还起到进一步定位鞋舌的作用。
21.可选的,所述鞋底为石墨烯橡胶发泡底。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墨烯橡胶发泡材料具有强度高、弹力好、耐磨性能强的优点,鞋底采用该材料制成,使用寿命长。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鞋舌通过安装纽扣与安装孔可拆卸设置在鞋面上,清理卡在鞋舌与鞋面之间的沙石时,可先将鞋舌与鞋面分离,再将沙石从鞋腔倒出,操作简便;
25.穿鞋前,将连接绳穿出连接孔后打结,便可阻碍鞋舌随使用者的脚部向靠近鞋舌固定端的一侧移动,缩短了后续调整鞋舌的时间,穿鞋效率高;
26.第二魔术贴公片与第二魔术贴母片可将鞋面位于调节孔两侧的部分连成一体,从而提高鞋面对使用者脚部的包覆紧密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鞋底;2、鞋面;21、调节孔;22、安装孔;23、第一魔术贴母片;24、第二魔术贴母
片;25、连接孔;26、硬质环;3、鞋舌;31、第一魔术贴公片;32、定位袢;33、定位孔;34、调节带;341、第二魔术贴公片;35、连接绳;4、鞋腔;5、安装件;51、安装纽扣。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童鞋。参照图1,童鞋包括鞋底1、鞋面2和鞋舌3,鞋面2缝合固定在鞋底1的上侧,鞋底1与鞋面2之间围合形成有鞋腔4,鞋腔4的一侧开口并可供使用者的脚部伸入。本实施例中的鞋底1采用石墨烯橡胶发泡材料制成,具有强度高、弹性好和耐磨性能强的优点;鞋面2采用pu皮或柔性的布料制成,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产生适应性形变。
33.参照图1、图2,鞋面2上开设有与鞋腔4开口导通的调节孔21,调节孔21沿从鞋面2前掌部至后跟部的方向延伸,鞋舌3通过两组安装件5可拆卸连接在鞋面2上,两组安装件5分别位于调节孔2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当鞋舌3与鞋面2连接时,鞋舌3位于调节孔21靠近鞋底1的一侧,用于阻挡沙石从调节孔21进入鞋腔4中。
34.参照图1,安装件5包括缝合固定在鞋舌3上侧的安装纽扣51,两个安装纽扣51分别位于鞋舌3远离鞋腔4开口的一端,鞋面2上开设有两个与安装纽扣51相互配合的安装孔22,两个安装孔22分别位于调节孔2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鞋舌3与鞋面2通过安装纽扣51和安装孔22连接,拆装时操作简便。
35.参照图1、图2,鞋舌3的上侧缝合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公片31,第一魔术贴公片31位于鞋舌3远离鞋腔4开口的一端。鞋面2靠近鞋腔4的侧壁上缝合连接有与第一魔术贴公片31粘接配合的第一魔术贴母片23,第一魔术贴母片23位于调节孔21远离鞋腔4开口的一侧。第一魔术贴公片31与第一魔术贴母片23粘接,可增大鞋舌3端部与鞋面2的连接面积、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魔术贴公片31也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连接在鞋舌3上,第一魔术贴母片23也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连接在鞋面2上。
36.参照图1,鞋面2上设置有柔性的调节带34,调节带3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调节孔21的长度方向,且调节带34的长度大于调节孔21的宽度,本实施例中调节带34的材质与鞋面2的材质相同,童鞋的整体性好。调节带34的一端为通过针线缝合的方式连接在鞋面2上的固定端、另一端为能相对鞋面2移动的活动端,鞋舌3远离鞋底1的一侧缝合固定有定位袢32,定位袢32与鞋舌3之间围合形成有定位孔33,定位孔33可供调节带34穿出,以将调节带34与鞋舌3连成一体。
37.参照图1,调节带34的活动端上缝合固定有第二魔术贴公片341,第二魔术贴公片341位于调节带34靠近调节孔21的一侧,鞋面2上缝合固定有与第二魔术贴公片341粘接配合的第二魔术贴母片24,调节带34的固定端与第二魔术贴母片24分别位于调节孔2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二魔术贴公片341与第二魔术贴母片24连接时,鞋面2位于调节孔21宽度方向的两侧会相向移动,从而使鞋面2紧密包裹在鞋腔4中使用者的脚部。
38.参照图1,鞋舌3靠近鞋腔4开口的一端固定有两根连接绳35,两根连接绳35分别位于鞋舌3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两端,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绳35采用莱卡面料制成,具有弹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鞋面2靠近鞋腔4开口的一端开设有两个连接孔25,两个连接孔25分别位于调节孔21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连接孔25的孔壁上均固定有硬质环26,硬质环26可采用
硬质的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用于保护连接孔25不被拉扯形变。
39.参照图1,硬质环26的内径略大于连接绳35的直径,穿鞋时可将连接绳35从连接孔25穿出,再将连接绳35穿出连接孔25的部分打结,以阻碍鞋舌3在使用者脚部的作用下向靠近自身固定端的一侧移动。即便鞋舌3向其固定端移动,调整时使用者也可利用连接绳35拉动鞋舌3,相较于将手伸入鞋腔4的方式操作更加方便。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童鞋的实施原理为:装配鞋舌3时,先将安装纽扣51与安装孔22扣合相连、第一魔术贴公片31和第一魔术贴母片23粘接,再将连接绳35穿出与其相近的连接孔25后打结定位;之后将调节带34穿出定位孔33,并使第二魔术贴公片341与第二魔术贴母片24相互粘接,从而使鞋舌3不易相对鞋面2移动。清理卡设在鞋舌3与鞋面2之间的沙石时,操作人员可先将鞋舌3从鞋面2拆除,再将鞋子倒置以倒出沙石,相较于将手伸入鞋舌3与鞋面2间隙的方式,操作时的活动空间更大、方便快捷。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