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品 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封扣及用于物品保管的智能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智能封扣及用于物品保管的智能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封扣及用于物品保管的智能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企业、政府、金融等机构而言,在进行相关业务操作时,如存取、登记等操作,存在大量与业务属性相关的重要物品,而这些物品的规格、尺寸、形态、材质差异,传统的管理模式依赖于人工管控,不仅效率低下,且极易出现疏漏、差错等运营风险,且上述机构中的重要物品使用,遵循专人专用的原则,因此物品保管装置必须保障物品保管的独立性。
3.现有技术中存在借助rfid电子标签来赋予物品电子身份证信息,并将物品放置于物品存储装置(如自动售货机、快递柜)内,以实现智能化存取的方案,但是该技术方案中多是通过粘贴的方式赋予物品电子身份信息,该方式对物品尺寸有一定要求,无法应用于规格、尺寸迥异,却同时需要实现结构上绑定及防拆功能要求的物品上;同时,在上述物品存储装置的应用场景里,物品主要按照品类管理,不对单个物品进行身份识别,无法实现物品的盘点和定位,也无法实现单一物品存储状态的感知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待保管物品物理绑定、防拆卸的智能封扣,以及包含该智能封扣且能够实现物品的单元化保管、存取、定位、盘点的自动化管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智能封扣,包括:
6.壳体一,所述壳体一包括容置部一、一体成型于容置部一顶部的颈部一以及一体成型于颈部一顶部的安装部一;
7.壳体二,所述壳体二包括与容置部一卡合的容置部二、一体成型于容置部二顶部并与颈部一卡合的颈部二、一体成型于颈部二顶部并与安装部一卡合的安装部二以及一体成型于安装部二顶部的上盖;以及
8.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置于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用于固定物品于所述封扣。
9.优选的,所述壳体一与壳体二彼此卡合的端面分别设有啮合的内、外凸块。
1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物品保管的智能化装置,包括上述的智能封扣。
11.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中,智能封扣采用壳体一与壳体二卡接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紧固的结构能够防拆卸,并设置用于与物品物理绑定的锁紧组件,同时在壳体内部设置对用户物品身份识别的电子标签,可配合智能化存储装置实现物品的智能化管理。
13.2.本实用新型中,物品与标签固定关联后,当物品需要置于该保管装置中被保管时,主控模块触发身份识别模块验证操作人员身份,验证通过后,主控模块控制锁控制模块动作,锁控制模块进而驱动收纳盒柜门打开,上述智能封扣与信号感知模块通信连接,信号
感知模块识别该智能封扣对应的物品身份信息,以对单一物品存储状态进行感知识别,可实现对单个物品的身份识别、盘点和定位。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一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壳体二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的仰视角度示意图;
17.图4为图2的正视图;
18.图5为图2中壳体二与抽紧式钢丝铅封连接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封扣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图5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1.图8为用于对智能封扣进行悬挂的悬挂件的示意图;
22.图9为柜体的正视图;
23.图10为图6中柜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1为图6的俯视图;
25.图12为控制组件与锁控制模块连接的系统流程图;
26.图13为主控模块的框图。
27.图中:10、壳体一;110、容置部一;111、卡接柱;120、颈部一;130、安装部一;131、限位台阶;132、限位凸起;20、壳体二;210、容置部二;211、卡接套;220、颈部二;230、安装部二;240、上盖;241、安装盘;30、锁紧组件;310、抽紧式钢丝铅封;320、钢丝绳;410、内凸条;420、外凸条;50、柜体;510、收纳盒;511、锁控制模块;60、控制组件;610、主控模块;620、身份识别模块;630、用户交互模块;640、信号感应模块;70、应急机械机构;80、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对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29.实施例1:
30.参照1、图6、图7,一种智能封扣,包括:壳体一10,壳体一包括容置部一110、一体成型于容置部一顶部的颈部一120以及一体成型于颈部一顶部的安装部一130,具体的该壳体一10可通过模具注塑成型成一个整体;
31.参照图2、图3、图4、图6、图7,壳体二20,壳体二包括与容置部一卡合的容置部二210、一体成型于容置部二顶部并与颈部一卡合的颈部二220、一体成型于颈部二顶部并与安装部一卡合的安装部二230以及一体形成于安装部二顶部的上盖240,同样的,该壳体二也可通过注塑成型成一个整体,并与壳体一卡合合拢成一个密闭的壳体;
32.参照图5、图6、图7,锁紧组件30,锁紧组件置于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用于固定物品于该智能封扣上,具体的,在上述壳体一与壳体二卡合后,利用该锁紧组件实现物品与标签的绑定,壳体一与壳体二密封紧固的结构能够防拆卸。
33.参照图1、图2、图3、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壳体一10与壳体二20彼
此卡合的端面分别设有啮合的内、外凸块,在本实施例中,内、外凸块包括沿壳体一卡合面延伸的内凸条410以及沿壳体二卡合面延伸并套设在内凸条外侧面的外凸条420,具体的,上述内凸条410始于安装部一的一侧端面,沿颈部一端面、容置部一端面依次延伸并止于安装部一的另一侧端面,而外凸条420始于安装部二的一侧端面,沿颈部二端面、容置部二端面依次延伸并止于安装部二的另一侧端面,由此,通过上述内凸条和外凸条形成壳体一和壳体二卡合的连接部分,从而在壳体一和壳体二彼此靠近卡接时,利用外凸条和内凸条的啮合,实现壳体一和壳体二的稳定连接,此外,为了实现上述两壳体稳定地连接,还可在两者的连接处通过焊接工艺实现固连。
34.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凸条410的位置并不限于设置在安装部一上,同样的,外凸条二的位置并不限于设置在安装部二上,即内凸条和外凸条的位置可以调换。
3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上盖240底部设有安装盘241,安装部一底端侧壁设有用于放置安装盘的限位台阶131,且该安装部一顶端侧壁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盘的限位凸起132,其中,限位凸起沿安装部一顶端侧壁周向分布,由此,壳体一和壳体二在卡合时,安装盘贴合在限位台阶上,并沿着限位台阶移动以实现壳体一与壳体二的分离或合拢。
36.参照图1,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壳体一10与壳体二20之间稳定地卡接,还可在容置部一内壁设置卡接柱111,相应的,在容置部二内壁设有与卡接柱相匹配的卡接套,由此,利用两者的卡合,以提高壳体一与壳体二卡接的稳固性。
3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锁紧组件30包括固设在容置部二210内壁的抽紧式钢丝铅封310、一端嵌设在容置部一侧壁而另一端可与抽紧式钢丝铅封锁紧的钢丝绳320,由此,在使用时,钢丝绳远离容置部一的一端穿过物品后,插入抽紧式钢丝铅封内实现对物品的锁紧,物品与标签的绑定过程完成,该钢丝绳与抽紧式钢丝铅封均为钢材质,因此一旦与物品绑定后,难以破坏,且破坏后外观受损、留痕,具有一次性使用的效果。
38.进一步的,壳体一在注塑的过程中,钢丝绳的一端与壳体一一体注塑成型,由此实现该钢丝绳与壳体一的稳定相连;此外,为了方便钢丝绳远离壳体一的一端顺利的与抽紧式钢丝铅封固连,可在壳体一和壳体二密封连接处开设钢丝绳插口。
39.进一步的,上盖240内侧壁设有电子标签,当该标签与绑定物品存入物品保管装置时,位于顶端的电子标签与保管装置通信连接,完成物品与身份唯一识别。
40.参照图9、图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物品保管的智能化装置,包括:智能封扣,具体的,该智能化装置包括柜体50,柜体正面设有至少一个收纳盒510,用于收纳物品,相应的,该智能封扣放置在柜体内;
41.参照图12,控制组件60,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柜体内腔的主控模块610、设置在柜体正面的身份识别模块620和用户交互模块630以及设置在收纳盒内部的信号感应模块640,其中收纳盒510上还设有锁控制模块511,用于接收主控模块指令以控制收纳盒上柜门开闭,使用时,物品与标签固定关联后,当物品需要置于该保管装置中被保管时,主控模块触发身份识别模块验证操作人员身份,验证通过后,主控模块控制锁控制模块动作,锁控制模块进而驱动收纳盒柜门打开,上述智能封扣与信号感知模块通信连接,信号感知模块识别该智能封扣对应的物品身份信息。
42.进一步的,身份识别模块620能够在该用于物品保管的智能化装置存放物品前,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具体包括对用户指纹、声纹、人脸等单一或多种识别方式的混合使用;
此外,用户交互模块630能够对物品相关业务的操作信息进行显示,也可接收用户指令的输入,其中交互的内容还包括图像和声音。
43.参照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柜体50的顶部还设有顶盖,顶盖内侧设置有临时开起收纳盒的应急机械机构70,具体的,该应急机械机构能够在整个智能化装置发生故障或停电时,用于物品的手动紧急存取,且存取步骤为:操作员通过两把不同的机械钥匙开锁,拉动应急机械机构拉杆,使拉杆在运动过程中,带动其垂直方向上配合的电子锁的应急拨杆,从而触发收纳盒的柜门开启。
44.参照图13,进一步的,主控模块610还通过通信模块80与身份识别模块620、用户交互模块630、信号感应模块640以及锁控制模块511电连接,由此,通过信号交互,利用该通信模块负责处理整个保管装置的各功能模块之间的信号通信,以实现主控模块对不同的单元组件进行控制,此外,该通信模块还可实现与外部数据中心的通信。
4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信号感应模块640可设置在收纳盒内部的顶端或者底端,用于识别绑定有上述智能封扣的物品,具体的,可在收纳盒内壁设置如图8所示的悬挂件,用于对上述智能封扣进行放置,由此,主控模块接收信号感应模块的数据信号,计算并利用网络接口传输到外部数据中心,如数据库、服务器等外部数据系统。
46.工作原理:使用前,进行相关的基础信息维护,即在系统软件里,设置人员、人员指纹/照片、角色、机构信息,以及智能柜与机构的隶属关系信息,或者特定机构使用智能柜管理的物品名称、类型、数量、存储位置,物品使用人信息等,待基础信息维护好后,进行智能封扣上电子标签与物品信息的绑定,具体操作方法是,操作者打开智能柜,通过身份识别模块620验证人员身份(如指纹比对或人脸识别)后,柜体屏幕展现该操作者可管理的所有物品,操作者选中待绑定物品名称后,点击绑定按钮,将智能封扣靠近屏幕下方的读卡区识别,识别成功后,智能封扣上电子标签与物品之间的绑定关系建立,并上传至系统平台软件存储,如数据库;入库操作时,人员身份识别后,选择待存入物品名称,系统自动打开收纳盒510(如第一次操作,系统可随机指定收纳盒弹开,或者依据初始化设置的收纳盒打开;如果是日常使用后归还操作,则智能柜自动弹开属于该物品的存储收纳盒),操作者将智能封扣置于收纳盒内,收纳盒内的信号感应模块640与智能封扣内的电子标签射频感应,如成功,则语音提示,并且收纳盒led灯闪光提示,此时,用户关闭收纳盒柜门,系统感应柜门关闭状态,则语音提示入库成功,并上传记录;出库操作时,人员身份验证后,通过用户交互模块630选择待出库物品,系统自动弹开柜门,用户取出物品后,收纳盒信号感应模块自动感应智能封签已离开其感应范围,并给出语音提示,用于关闭柜门,系统感应柜门关闭状态,语音提示出库成功,并上传记录;此外,对于原物品使用人,遇到诸如休假、离岗等情况,需要把其管理物品交接给他人管理时,交出人和接收人可在智能管理装置上分别验证身份后,完成物品交接。
47.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