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品 专利正文
像素驱动电路、方法及显示面板与流程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像素驱动电路、方法及显示面板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方法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pmoled(pass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无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中,amoled显示面板是指显示面板中的每一子像素都连接有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用于向子像素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子像素发光。
3.相关技术中,每个像素驱动电路一般包括多个晶体管,如7个或8个。由于像素驱动电路中所包含的晶体管的个数较多,会导致显示面板上可形成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个数较少,进而导致显示面板上子像素的个数较少,影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方法及显示面板,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像素驱动电路所包含的晶体管的个数较多导致显示面板上子像素的个数较少的问题,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
6.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输入数据电压,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一节点;
7.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一电源电压,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二节点;
8.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与第一子像素连接,以当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时向所述第一子像素输出驱动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与除所述第一子像素外的第二子像素连接,以当所述第三晶体管导通时向所述第二子像素输出驱动信号。
9.在本技术中,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第一晶体管导通时,数据电压可以通过第一晶体管输入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数据电压用于控制驱动晶体管导通,并控制驱动晶体管输出电信号的大小。第二晶体管连接在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子像素之间,第三晶体管连接在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子像素之间,如此,在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输入数据电压的情况下,若第二晶体管导通,则第二晶体管向第一子像素输出驱动信号;若第三晶体管导通,则第三晶体管向第二子像素输出驱动信号。也就是说,该像素驱动电路可以驱动两个子像素。这种情况下,在显示面板上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个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提高显示面板上子像素的个数,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10.可选地,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
体管和电容;
11.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输入所述第一电源电压,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三节点,以当所述第四晶体管导通时,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输入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12.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
13.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14.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一电压,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
15.可选地,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八晶体管;
16.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二电压,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17.可选地,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和所述驱动晶体管均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
18.可选地,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和所述驱动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
19.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方法包括:
20.在第一时间段,向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输出第一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后将所述数据电压输出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
21.在第二时间段,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输出第一电源电压,以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输出电信号,以及向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输出第二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后向所述第一子像素输出驱动信号;
22.在第三时间段,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输出第一电源电压,以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输出电信号,以及向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输出第三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三晶体管导通后向所述第二子像素输出驱动信号。
23.可选地,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电容;
24.所述像素驱动方法还包括:
25.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向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输出第一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七晶体管导通后将所述第一电压输出至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以及向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输出第四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五晶体管导通后将所述数据电压输出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
26.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和所述第三时间段,停止输出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七晶体管关断,以及停止输出所述第四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五晶
体管关断,以及向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输出第五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第四晶体管后将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输出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六晶体管导通。
27.可选地,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八晶体管;
28.所述像素驱动方法还包括:
29.在复位时间段,向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输出第一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后将所述数据电压输出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且所述第七晶体管导通后将所述第一电压输出至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以及向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输出第六扫描信号,以控制所述第八晶体管导通后将所述第二电压输出至所述电容的第二极板;所述复位时间段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前。
30.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多个第二子像素和多个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
31.所述多个第一子像素的第一极一一与所述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子像素的第一极一一与所述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32.所述多个第一子像素的第二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子像素的第二极均用于输入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33.可选地,所述第一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
34.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像素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3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3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像素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4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4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像素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43.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
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44.下面从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四,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及像素驱动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45.实施例一:
4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0、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
47.具体地,第一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0、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均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amorphous silicon thin-film transistor,a-si tft)、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film transistor,p-si tft)、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 thin-film transistor,igzo tft)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thin-film transistor,mos tft)。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由于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有精度高、功耗低等优势,因此第一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0、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均可以是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48.第一晶体管t1具有第一极、第二极和控制极。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电信号,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用于输出电信号。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导通与关断。当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时,称第一晶体管t1导通;当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时,称第一晶体管t1关断。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用于输入数据电压data。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一节点a。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用于输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当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输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时,第一晶体管t1导通,此时第一晶体管t1输出数据电压data至第一节点a。当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未输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时,第一晶体管t1关断,此时第一晶体管t1不输出数据电压data至第一节点a。
49.驱动晶体管t0具有第一极、第二极和控制极。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电信号,驱动晶体管t0的第二极用于输出电信号。驱动晶体管t0的控制极用于控制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导通与关断。当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时,称驱动晶体管t0导通;当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时,称驱动晶体管t0关断。驱动晶体管t0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一节点a,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一电源电压vdd,驱动晶体管t0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二节点b。如此,当第一节点a输入数据电压data时,驱动晶体管t0导通,并在第一电源电压vdd的作用下输出电信号至第二节点b。当第一节点a未输入数据电压data时,驱动晶体管t0关断,不向第二节点b输出电信号。驱动晶体管t0输出至第二节点b的电信号的大小取决于数据电压data的大小。
50.第二晶体管t2具有第一极、第二极和控制极。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电信号,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用于输出电信号。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导通与关断。当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时,称第二晶体管t2导通;当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时,称第二晶体管t2
关断。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二节点b,以输入第二节点b的电信号,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第一子像素oled1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用于输入第二扫描信号scan2,当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输入第二扫描信号scan2时,第二晶体管t2导通,此时第二晶体管t2根据第二节点b的电信号输出电信号至第一子像素oled1,从而驱动第一子像素oled1发光。当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未输入第二扫描信号scan2时,第二晶体管t2关断,此时第二晶体管t2不输出电信号至第一子像素oled1。为便于描述,将第二晶体管t2输出至第一子像素oled1的电信号称为驱动信号。
51.第三晶体管t3具有第一极、第二极和控制极。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电信号,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用于输出电信号。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导通与关断。当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时,称第三晶体管t3导通;当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时,称第三晶体管t3关断。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二节点b,以输入第二节点b的电信号,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第二子像素oled2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用于输入第三扫描信号scan3,当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输入第三扫描信号scan3时,第三晶体管t3导通,此时第三晶体管t3根据第二节点b的电信号输出电信号至第二子像素oled2,从而驱动第二子像素oled2发光。当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未输入第三扫描信号scan3时,第三晶体管t3关断,此时第三晶体管t3不输出电信号至第二子像素oled2。为便于描述,将第三晶体管t3输出至第二子像素oled2的电信号也称为驱动信号。
5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t1导通时,数据电压data可以通过第一晶体管t1输入至驱动晶体管t0的控制极。数据电压data用于控制驱动晶体管t0导通,并控制驱动晶体管t0输出电信号的大小。第二晶体管t2连接在驱动晶体管t0的第二极与第一子像素oled1之间,第三晶体管t3连接在驱动晶体管t0的第二极与第二子像素oled2之间,如此,在驱动晶体管t0的控制极输入数据电压data的情况下,若第二晶体管t2导通,则第二晶体管t2向第一子像素oled1输出驱动信号;若第三晶体管t3导通,则第三晶体管t3向第二子像素oled2输出驱动信号。也就是说,该像素驱动电路可以驱动第一子像素oled1和第二子像素oled2这两个子像素。这种情况下,在显示面板上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个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提高显示面板上子像素的个数,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驱动晶体管t0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n型薄膜晶体管高电平时导通,低电平时关断。当各晶体管(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驱动晶体管t0)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时,各晶体管的控制极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各晶体管的第一极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各晶体管的第二极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驱动晶体管t0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p型薄膜晶体管高电平时关断,低电平时导通。当各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时,各晶体管的控制极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各晶体管的第一极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各晶体管的第二极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5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像素驱动方法,应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像素驱动方法的时序图。下面结合图2,对图1所示的像素驱动
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55.图2所示的时序图是以各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为例的。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扫描信号(包括第一扫描信号scan1、第二扫描信号scan2和第三扫描信号scan3)为高电平时表示输出该扫描信号,每一扫描信号为低电平时表示不输出该扫描信号。如图2所示,该像素驱动方法包括:
56.s110,在第一时间段t1,向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输出第一扫描信号scan1,以控制第一晶体管t1导通后将数据电压data输出至驱动晶体管t0的控制极。
57.在第一时间段t1,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输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段t1,第一扫描信号scan1为高电平。此时,第一晶体管t1导通,第一节点a写入数据电压data。第一节点a输入数据电压data时,驱动晶体管t0导通。
58.s120,在第二时间段t2,向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输出第一电源电压vdd,以控制驱动晶体管t0输出电信号,以及向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输出第二扫描信号scan2,以控制第二晶体管t2导通后向第一子像素oled1输出驱动信号。
59.第二时间段t2是位于第一时间段t1之后的时间段,且第二时间段t2与第一时间段t1相接。换句话说,第一时间段t1的结束时刻即为第二时间段t2的开始时刻。在第二时间段t2,向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输出第一电源电压vdd,这种情况下,驱动晶体管t0在第一电源电压vdd的作用下输出电信号至第二节点b。同时,在第二时间段t2,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输入第二扫描信号scan2。也就是说,在第二时间段t2,第二扫描信号scan2为高电平。此时,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二晶体管t2根据第二节点b的电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至第一子像素oled1,从而驱动第一子像素oled1发光。
60.s130,在第三时间段t3,向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输出第一电源电压vdd,以控制驱动晶体管t0输出电信号,以及向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输出第三扫描信号scan3,以控制第三晶体管t3导通后向第二子像素oled2输出驱动信号。
61.在第三时间段t3,向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输出第一电源电压vdd,这种情况下,驱动晶体管t0在第一电源电压vdd的作用下输出电信号至第二节点b。同时,在第三时间段t3,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输入第三扫描信号scan3。也就是说,在第三时间段t3,第三扫描信号scan3为高电平。此时,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三晶体管t3根据第二节点b的电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至第二子像素oled2,从而驱动第二子像素oled2发光。
62.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时间段t3是位于第二时间段t2之后的时间段,且第三时间段t3与第二时间段t2相接。换句话说,第二时间段t2的结束时刻即为第三时间段t3的开始时刻。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时间段t3也可以与第二时间段t2同时开始,这种情况下第三时间段t3和第二时间段t2为同一时间段。或,第三时间段t3位于第二时间段t2之前且第二时间段t2与第三时间段t3相接。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oled1和第二子像素oled2所对应的数据电压data相同。
6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oled1和第二子像素oled2所对应的数据电压data不同,这种情况时需要先执行步骤s110,再执行步骤s120和s130中的一个;之后,重新执行步骤s110,再执行步骤s120和s130中的另一个。例如,当第一子像素oled1所对应的数据电压data为第一数据电压data1,第二子像素oled2所对应的数据电压data为第二数据电压data2时,像素驱动方法可以按序包括如下步骤:向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输出第一扫描信
号scan1,以控制第一晶体管t1导通后将第一数据电压data1输出至驱动晶体管t0的控制极;向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输出第一电源电压vdd,以控制驱动晶体管t0输出电信号,以及向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输出第二扫描信号scan2,以控制第二晶体管t2导通后向第一子像素oled1输出驱动信号。之后,重新向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输出第一扫描信号scan1,以控制第一晶体管t1导通后将第二数据电压data2输出至驱动晶体管t0的控制极;向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输出第一电源电压vdd,以控制驱动晶体管t0输出电信号,以及向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输出第三扫描信号scan3,以控制第三晶体管t3导通后向第二子像素oled2输出驱动信号。
64.实施例二:
6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0、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还包括: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电容c。
66.具体地,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和第七晶体管t7均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和第七晶体管t7均可以是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67.第四晶体管t4具有第一极、第二极和控制极。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电信号,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极用于输出电信号。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导通与关断。当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时,称第四晶体管t4导通;当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时,称第四晶体管t4关断。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一电源电压vdd。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三节点d。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极用于输入第五扫描信号scan5。当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极输入第五扫描信号scan5时,第四晶体管t4导通,此时第四晶体管t4输出第一电源电压vdd至第三节点d。当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极未输入第五扫描信号scan5时,第四晶体管t4关断,此时第四晶体管t4不输出第一电源电压vdd至第三节点d。
68.第五晶体管t5具有第一极、第二极和控制极。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电信号,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用于输出电信号。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导通与关断。当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时,称第五晶体管t5导通;当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时,称第五晶体管t5关断。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节点a,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三节点d。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极用于输入第四扫描信号scan4。当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极输入第四扫描信号scan4时,第五晶体管t5导通,此时第三节点d与第一节点a之间连通,即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与控制极之间连通。当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极未输入第四扫描信号scan4时,第五晶体管t5关断,此时第三节点d与第一节点a之间断开,即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与控制极之间断开。
69.第六晶体管t6具有第一极、第二极和控制极。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电信号,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用于输出电信号。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导通与关断。当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时,称第六晶体管t6导通;当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时,称第六晶体管t6
关断。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节点a,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电容c的第一极板连接,电容c的第二极板连接至第二节点b。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极也用于输入第五扫描信号scan5。当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极输入第五扫描信号scan5时,第六晶体管t6导通,此时第一节点a与电容c的第一极板之间连通。当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极未输入第五扫描信号scan5时,第六晶体管t6关断,此时第一节点a与电容c的第一极板之间断开。
70.第七晶体管t7具有第一极、第二极和控制极。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电信号,第七晶体管t7的第二极用于输出电信号。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导通与关断。当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时,称第七晶体管t7导通;当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时,称第七晶体管t7关断。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一电压v1。第七晶体管t7的第二极与电容c的第一极板连接。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也用于输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当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输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时,第七晶体管t7导通,此时第七晶体管t7输出第一电压v1至电容c的第一极板。当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未输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时,第七晶体管t7关断,此时第七晶体管t7不输出第一电压v1至电容c的第一极板。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和第七晶体管t7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当各晶体管(包括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和第七晶体管t7)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时,各晶体管的控制极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各晶体管的第一极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各晶体管的第二极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和第七晶体管t7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当各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时,各晶体管的控制极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各晶体管的第一极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各晶体管的第二极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7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像素驱动方法,应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像素驱动方法的时序图。下面结合图4,对图3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73.图4所示的时序图是以各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为例的。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扫描信号(包括第一扫描信号scan1、第二扫描信号scan2、第三扫描信号scan3、第四扫描信号scan4和第五扫描信号scan5)为高电平时表示输出该扫描信号,每一扫描信号为低电平时表示不输出该扫描信号。如图4所示,该像素驱动方法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
74.s210,在第一时间段t1,向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输出第一扫描信号scan1,以控制第七晶体管t7导通后将第一电压v1输出至电容c的第一极板,以及向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极输出第四扫描信号scan4,以控制第五晶体管t5导通后将数据电压data输出至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
75.在第一时间段t1,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和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均输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极输入第四扫描信号scan4。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段t1,第一扫描信号scan1和第四扫描信号scan4为高电平。此时,第一晶体管t1、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导通。第一晶体管t1导通时,第一节点a输入数据电压data,驱动晶体管t0导通。又由于第五晶体管t5导通,所以第一节点a向第二节点b充电。当第一节点a和第二
节点b的电压差等于驱动晶体管t0的阈值电压时,驱动晶体管t0关断,此时驱动晶体管t0的栅源电压差等于阈值电压。在第七晶体管t7导通时,第一电压v1输入至电容c的第一极板。
76.s220,在第二时间段t2和第三时间段t3,停止输出第一扫描信号scan1,以控制第一晶体管t1和第七晶体管t7关断,以及停止输出第四扫描信号scan4,以控制第五晶体管t5关断,以及向第四晶体管t4和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极输出第五扫描信号scan5,以控制第四晶体管t4后将第一电源电压vdd输出至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和第六晶体管t6导通。
77.在第二时间段t2和第三时间段t3,需要控制第一晶体管t1、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关断,并控制第四晶体管t4导通,以使第一电源电压vdd可以输出至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如此,结合步骤s120,即可驱动第一子像素oled1发光;结合步骤s130,即可驱动第二子像素oled2发光。
7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步骤s210中,第一晶体管t1、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导通,使第一节点a向第二节点b充电。第一节点a向第二节点b充电完成后,驱动晶体管t0的栅源电压差等于阈值电压。如此,可以对驱动晶体管t0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从而抵消掉驱动晶体管t0的阈值电压。
79.实施例三:
8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0、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电容c,还包括:第八晶体管t8。
81.具体地,第八晶体管t8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八晶体管t8可以是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82.第八晶体管t8具有第一极、第二极和控制极。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电信号,第八晶体管t8的第二极用于输出电信号。第八晶体管t8的控制极用于控制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导通与关断。当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导通时,称第八晶体管t8导通;当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关断时,称第八晶体管t8关断。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二电压v2。第八晶体管t8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二节点b。第八晶体管t8的控制极用于输入第六扫描信号scan6。当第八晶体管t8的控制极输入第六扫描信号scan6时,第八晶体管t8导通,此时第八晶体管t8输出第二电压v2至第二节点b。当第八晶体管t8的控制极未输入第六扫描信号scan6时,第八晶体管t8关断,此时第八晶体管t8不输出第二电压v2至第二节点b。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第八晶体管t8为n型薄膜晶体管。当第八晶体管t8为n型薄膜晶体管时,第八晶体管t8的控制极为n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为n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第八晶体管t8的第二极为n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八晶体管t8为p型薄膜晶体管。当第八晶体管t8为p型薄膜晶体管时,第八晶体管t8的控制极为p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为p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第八晶体管t8的第二极为p型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8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像素驱动方法,应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像素驱动方法的时序图。下面结合图6,对图5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85.图6所示的时序图是以各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为例的。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扫描信号(包括第一扫描信号scan1、第二扫描信号scan2、第三扫描信号scan3、第四扫描信号scan4、第五扫描信号scan5和第六扫描信号scan6)为高电平时表示输出该扫描信号,每一扫描信号为低电平时表示不输出该扫描信号。如图6所示,该像素驱动方法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还包括:
86.s310,在复位时间段t0,向第一晶体管t1和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输出第一扫描信号scan1,以控制第一晶体管t1导通后将数据电压data输出至驱动晶体管t0的控制极,且第七晶体管t7导通后将第一电压v1输出至电容c的第一极板,以及向第八晶体管t8的控制极输出第六扫描信号scan6,以控制第八晶体管t8导通后将第二电压v2输出至电容c的第二极板;复位时间段t0在第一时间段t1之前。
87.在第一时间段t1前的复位时间段t0,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和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均输入第一扫描信号scan1,且第八晶体管t8的控制极输入第六扫描信号scan6。也就是说,在复位时间段t0,第一扫描信号scan1和第六扫描信号scan6为高电平。此时,第一晶体管t1、第七晶体管t7和第八晶体管t8导通。第一晶体管t1导通时,第一节点a输入数据电压data。第七晶体管t7导通时,电容c的第一极板输入第一电压v1。第八晶体管t8导通时,第二节点b输入第二电压v2。像素驱动电路工作时,复位时间段t0内可以将像素驱动电路中第一节点a的电压和电容c的两个极板的电压进行重置,从而避免像素驱动电路上一次工作时的数据电压data残留,进而提升使用该像素驱动电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88.下面结合附图5和附图6,以第一子像素oled1和第二子像素oled2所对应的数据电压data相同为例,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89.实施例四:
9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oled1具有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一子像素oled1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第一子像素oled1的第一极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或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第一子像素oled1的第二极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或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同样的,第二子像素oled2也具有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二子像素oled2也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第二子像素oled2的第一极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或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第二子像素oled2的第二极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或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第一子像素oled1和第二子像素oled2的颜色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oled1和第二子像素oled2均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一子像素oled1为红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oled2为绿色子像素。
91.第一子像素oled1的第一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连接。第二子像素oled2的第一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连接。第一子像素oled1的第二极和第二子像素oled2的第二极均用于输入第二电源电压vss。第二电源电压vss小于。
92.在复位时间段t0,第二扫描信号scan2、第三扫描信号scan3、第四扫描信号scan4和第五扫描信号scan5为低电平,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五晶体管t5关断、第四晶体管t4和第六晶体管t6关断。第一扫描信号scan1和第六扫描信号scan6为高电平。在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作用下,第一晶体管t1和第七晶体管t7导通。在第六扫描信号scan6的作
用下,第八晶体管t8导通。第一晶体管t1导通时,第一节点a输入数据电压data。第七晶体管t7导通时,电容c的第一极板输入第一电压v1。第八晶体管t8导通时,第二节点b输入第二电压v2。
93.在第一时间段t1,停止输出第六扫描信号scan6,第六扫描信号scan6为低电平。同时,第二扫描信号scan2、第三扫描信号scan3和第五扫描信号scan5依旧为低电平。这种情况下,第八晶体管t8、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和第六晶体管t6关断。第一扫描信号scan1和第四扫描信号scan4为高电平。在第一扫描信号scan1的作用下,第一晶体管t1和第七晶体管t7导通。在第四扫描信号scan4的作用下,第五晶体管t5导通。第七晶体管t7导通时,电容c的第一极板输入第一电压v1。第一晶体管t1导通时,第一节点a输入数据电压data。又由于第五晶体管t5导通,所以第一节点a向第二节点b充电。当第一节点a和第二节点b的电压差等于驱动晶体管t0的阈值电压时,驱动晶体管t0关断,此时驱动晶体管t0的栅源电压差等于阈值电压。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段t1截止时,有:
[0094]vgs1
=v
th
;其中,v
gs1
为第一时间段t1截止时驱动晶体管t0的栅源电压差,v
th
为驱动晶体管t0的阈值电压。
[0095]va1
=v
data
;其中,v
a1
为第一时间段t1截止时第一节点a的电压,v
data
为数据电压data的电压。
[0096]vc1
=v1;其中,v
c1
为第一时间段t1截止时电容c的第一极板的电压,v1为第一电压v1的电压。
[0097]vb1
=v
data-v
th
;其中,v
b1
为第一时间段t1截止时第二节点b的电压。
[0098]
在第二时间段t2,停止输出第一扫描信号scan1和第四扫描信号scan4,第一扫描信号scan1和第四扫描信号scan4为低电平。同时,第三扫描信号scan3和第六扫描信号scan6依旧为低电平。这种情况下,第一晶体管t1、第七晶体管t7、第五晶体管t5、第三晶体管t3和第八晶体管t8关断。第二扫描信号scan2和第五扫描信号scan5为高电平。在第五扫描信号scan5的作用下,第四晶体管t4和第六晶体管t6导通。在第二扫描信号scan2的作用下,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四晶体管t4导通时,第一电源电压vdd通过第四晶体管t4输出至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从而使驱动晶体管t0输出电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驱动第一子像素oled1发光。
[0099]
此时,由于第一子像素oled1的第二极输入第二电源电压vss,因此,在第二时间段t2内,有:
[0100]vb2
=vss+v
oled1
;其中,v
b2
为第二时间段t2内第二节点b的电压,vss为第二电源电压vss的电压,v
oled1
为第二时间段t2内第一子像素oled1的电压。相比于第一时间段t1,第二节点b的电压变化量为:
[0101]vb2-v
b1
=vss+v
oled1-(v
data-v
th
)。
[0102]
在电容c的耦合作用下,电容c的第一极板的电压变化量等于第二节点b的电压变化量,因此可以得出在第二时间段t2内,有:
[0103]vc2
=v
c1
+v
b2-v
b1
=v1+vss+v
oled1-(v
data-v
th
);其中,v
c2
为第二时间段t2内电容c的第一极板的电压。
[0104]
又因为第六晶体管t6导通,所以第二时间段t2内第一节点a的电压等于电容c的第一极板的电压,即:
[0105]va2
=v1+vss+v
oled1-(v
data-v
th
);其中,v
a2
为第二时间段t2内第一节点a的电压。
[0106]
根据上述公式及驱动晶体管t0的电流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到,在第二时间段t2内,驱动晶体管t0输出至第一子像素oled1中的电流大小为:
[0107][0108]
其中,v
gs2
为第二时间段t2内驱动晶体管t0的栅源电压差,μ为电子的迁移速率,c
ox
为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氧化层的单位面积的电容c,w为驱动晶体管t0的沟道宽度,l为驱动晶体管t0的沟道长度。由此可以看出,驱动晶体管t0输出至第一子像素oled1中的电流大小由第一电压v1和数据电压data决定,消除了驱动晶体管t0的阈值电压。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子像素oled1被驱动发光时,不会因为驱动晶体管t0存在阈值电压而影响第一子像素oled1的发光亮度,从而可以提升使用该像素驱动电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其中,第一电压v1可以是一个固定的电压。同时,还可以消除第一子像素oled1老化造成第一子像素oled1发光时所需电压变大对其发光亮度的影响。
[0109]
在第三时间段t3,停止输出第二扫描信号scan2,第二扫描信号scan2为低电平。第一扫描信号scan1、第四扫描信号scan4和第六扫描信号scan6依旧为低电平。这种情况下,第一晶体管t1、第七晶体管t7、第五晶体管t5、第二晶体管t2和第八晶体管t8关断。第三扫描信号scan3和第五扫描信号scan5为高电平。在第五扫描信号scan5的作用下,第四晶体管t4和第六晶体管t6导通。在第三扫描信号scan3的作用下,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四晶体管t4导通时,第一电源电压vdd通过第四晶体管t4输出至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从而使驱动晶体管t0输出电信号,通过第三晶体管t3驱动第二子像素oled2发光。
[0110]
此时,由于第二子像素oled2的第二极输入第二电源电压vss,因此,在第三时间段t3内,有:
[0111]vb3
=vss+v
oled2
;其中,v
b3
为第三时间段t3内第二节点b的电压,vss为第二电源电压vss的电压,v
oled2
为第三时间段t3内第二子像素oled2的电压。相比于第一时间段t1,第二节点b的电压变化量为:
[0112]vb3-v
b1
=vss+v
oled2-(v
data-v
th
)。
[0113]
在电容c的耦合作用下,电容c的第一极板的电压变化量等于第二节点b的电压变化量,因此可以得出在第三时间段t3内,有:
[0114]vc3
=v
c1
+v
b3-v
b1
=v1+vss+v
oled2-(v
data-v
th
);其中,v
c3
为第三时间段t3内电容c的第一极板的电压。
[0115]
又因为第六晶体管t6导通,所以第三时间段t3内第一节点a的电压等于电容c的第一极板的电压,即:
[0116]va3
=v1+vss+v
oled2-(v
data-v
th
);其中,v
a3
为第三时间段t3内第一节点a的电压。
[0117]
根据上述公式及驱动晶体管t0的电流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到,在第三时间段t3
内,驱动晶体管t0输出至第二子像素oled2中的电流大小为:
[0118][0119]
其中,v
gs3
为第三时间段t3内驱动晶体管t0的栅源电压差,μ为电子的迁移速率,c
ox
为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氧化层的单位面积的电容c,w为驱动晶体管t0的沟道宽度,l为驱动晶体管t0的沟道长度。由此可以看出,驱动晶体管t0输出至第二子像素oled2中的电流大小由第一电压v1和数据电压data决定,消除了驱动晶体管t0的阈值电压。这种情况下,在第二子像素oled2被驱动发光时,不会因为驱动晶体管t0存在阈值电压而影响第二子像素oled2的发光亮度,从而可以提升使用该像素驱动电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还可以消除第二子像素oled2老化造成第二子像素oled2发光时所需电压变大对其发光亮度的影响。其中,第一电压v1可以是一个固定的电压。
[0120]
该像素驱动电路,可以驱动两个子像素。也就是说,两个子像素可以共用一条用于输出数据电压data的数据线。如此,对于应用该像素驱动电路的显示面板而言,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数据线,这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下边框,从而增加显示面板的屏占比,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121]
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0122]
实施例五:
[0123]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oled1、多个第二子像素oled2和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
[0124]
其中,像素驱动电路用于向子像素输出驱动信号,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0、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用于输入数据电压data,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0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一节点a。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一电源电压vdd,驱动晶体管t0的第二极、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和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二节点b。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用于与第一子像素oled1连接,以当第二晶体管t2导通时向第一子像素oled1输出驱动信号。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用于与除第一子像素oled1外的第二子像素oled2连接,以当第三晶体管t3导通时向第二子像素oled2输出驱动信号。
[0125]
多个第一子像素oled1的第一极一一与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连接,多个第二子像素oled2的第一极一一与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连接。多个第一子像素oled1的第二极和多个第二子像素oled2的第二极均用于输入第二电源电压vss,第二电源电压vss小于第一电源电压vdd。
[012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oled1为红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oled2为绿色子像素。
[0127]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
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电容c。
[0128]
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一电源电压vdd,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三节点d,以当第四晶体管t4导通时,驱动晶体管t0的第一极输入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节点a,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三节点d。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节点a,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电容c的第一极板连接,电容c的第二极板连接至第二节点b。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一电压v1,第七晶体管t7的第二极与电容c的第一极板连接。
[0129]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八晶体管t8。
[0130]
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二电压v2,第八晶体管t8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二节点b。
[0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和驱动晶体管t0均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
[013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和驱动晶体管t0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
[0133]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0、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第一晶体管t1导通时,数据电压data可以通过第一晶体管t1输入至驱动晶体管t0的控制极。数据电压data用于控制驱动晶体管t0导通,并控制驱动晶体管t0输出电信号的大小。第二晶体管t2连接在驱动晶体管t0的第二极与第一子像素oled1之间,第三晶体管t3连接在驱动晶体管t0的第二极与第二子像素oled2之间,如此,在驱动晶体管t0的控制极输入数据电压data的情况下,若第二晶体管t2导通,则第二晶体管t2向第一子像素oled1输出驱动信号;若第三晶体管t3导通,则第三晶体管t3向第二子像素oled2输出驱动信号。也就是说,该像素驱动电路可以驱动两个子像素。这种情况下,在显示面板上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个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提高显示面板上子像素的个数,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对于应用该像素驱动电路的显示面板而言,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数据线,这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下边框,从而增加显示面板的屏占比,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134]
像素驱动电路工作时,消除了驱动晶体管t0的阈值电压。这种情况下,在子像素被驱动发光时,不会因为驱动晶体管t0存在阈值电压而影响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从而可以提升使用该像素驱动电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13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