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品 专利正文
一种站台地标引导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站台地标引导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列车站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台地标引导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2.铁路的旅客引导系统是铁路运营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旅客引导的实质是以信息的沟通给广大旅客提供旅行选择和决策的支持,帮助广大旅客快速、方便的完成旅行,是铁路运营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3.目前我国铁路客运站旅客引导的服务水平还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引导信息实时性差、准确性低、处理方式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信息共享程度局限。在铁路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立一个适用于铁路的旅客引导系统,提高引导信息的采集水平,实现铁路部门系统信息的共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内容来源于实际的开发项目,以构建基于嵌入式平台的铁路旅客引导系统为背景,具体研究了如何通过现有系统与外部设备产生需要的引导信息,并按照适当方式传达给位于客运站的旅客。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站台地标引导显示系统,解决了铁路旅客候车过程中,引导旅客检票至等候列车,改善旅客候车体验的问题。
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本方案提供一种站台地标引导显示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控制网络、二级控制网络以及地标引导模块;
8.所述一级控制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客户机、地标系统总服务器以及交换机;所述二级控制网络包括与所述交换机连接的若干个站台控制柜;所述地标引导模块包括与各所述站台控制柜连接的地标终端。
9.进一步地,所述站台控制柜上设置有第一显示屏。
10.再进一步地,所述地标终端包括终端外壳、设置于所述终端外壳上的第二显示屏和光线强度传感器以及位于所述终端外壳内的控制板和电池安装盒;所述第二显示屏由所述站台控制柜驱动。
11.再进一步地,所述地标终端嵌入于地板中。
12.再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包括控制电路、通信电路、隔离电源电路、第二显示屏供电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以及电平转换电路。
13.再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采用型号为esp32wroom32du的控制芯片 u2,所述芯片u2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2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源3.3v、电容c1的一端以及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芯片u2的第3引脚以及外部编程接口j5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8引脚、第9引脚、第10引脚、第11引脚、第12引脚、第 13引脚、第14
引脚、第24引脚、第27引脚、第28引脚、第30引脚、第31 引脚、第33引脚、第36引脚以及第37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15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16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源3.3v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25引脚分别与电阻r2 的一端以及外部编程接口j5的第5引脚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3.3v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26引脚,所述外部编程接口j5的第6引脚接地,所述外部编程接口j5的第3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5引脚连接,所述外部编程接口 j5的第2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4引脚连接,所述外部编程接口j5的第1引脚连接电源3.3v,所述芯片u2的第26引脚和第29引脚分别与所述通信电路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38引脚和所述芯片u2的第39引脚连接,并接地;
14.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型号均为74hc245d的电平转换芯片u1和u3,所述芯片u1的第1引脚分别与所述芯片u1的第20引脚、所述芯片u3的第1引脚、所述芯片u3的第20引脚、电阻r5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所述隔离电路以及接地电容c11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19引脚与所述芯片u1的第10引脚连接,并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2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7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3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6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4 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3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5引脚与所述芯片u2 的第31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6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7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28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8 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27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9引脚与所述芯片u2 的第1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第18引脚与逻辑电路j1的第7 引脚-第1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11引脚和第12引脚与逻辑电路j1的第9引脚和第10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15.所述芯片u3的第19引脚与所述芯片u3的第10引脚连接,并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2引脚、第3引脚以及第4引脚与所述芯片u1的第11引脚、第 12引脚以及第13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5引脚与所述芯片u2 的第14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6引脚和第7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8 引脚和第9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1引脚分别与所述芯片u3 的第12引脚以及第二显示屏供电电路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8引脚和第17 引脚与逻辑电路j1的第11引脚和第12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 15引脚、第14引脚和第13引脚与逻辑电路j1的第13引脚、第14引脚和第15 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16.再进一步地,所述通信电路采用型号为iso1050dubr的通信芯片u7,所述芯片u7的第1引脚连接电源3.3v,所述芯片u7的第2引脚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2的第29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7的第 3引脚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2的第26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7的第4引脚和第5引脚均接地,所述芯片u7的第6引脚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以及can总线接线端子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7的第 7引脚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二极管d5的一端以及can总线接线端子的第2 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7的第8引脚分别与隔离电源电路、第二显示屏供电电路、 can总线接线端子的第1引脚以及接地电容c12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以及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can总线接线端子的第4引脚接地。
17.再进一步地,第二显示屏供电电路采用型号为光耦隔离的芯片u6,所述芯片u6的第1引脚与电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接地电容c11连接,所述芯片u6的第2引脚与
所述芯片u3的第12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6的第4 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12、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开关k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6的第3引脚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 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4的正极以及开关k1的第2引脚连接,开关k1的第3引脚分别与高亮led屏幕电源接线端子j2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连接,开关k1的第4引脚与分别与高亮led屏幕电源接线端子j2 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连接。
18.再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电路包括隔离芯片u5,所述芯片u5的第1引脚与接地电容c11连接,所述芯片u5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5的第3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5的第4引脚与接地电容c12连接。
19.再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采用型号ams1117的电源转换芯片u4,所述芯片u4的第2引脚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以及电源3.3v 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7的另一端、所述芯片u4的第1引脚、电容c5的一端以及电容c4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芯片u4的第3引脚、接地电容c11、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开关k1的第4引脚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站台地面引导显示系统接收客服系统列车信息,发送至站台控制柜的显示屏显示,可通过调度人员使用客户机(工作电脑)对一级控制系统对所有站台进行预设置,将列车所有预设完的信息通过地标系统总服务器下发至二级控制系统(地标站台控制系统),再由二级控制系统将信息分发至地标引导模块的各地标终端,最终经列车信息显示。在此,站台工作人员(使用手持设备、站台控制柜提供的显示屏)可根据站台实际情况对当前站台地标进行修改编辑、开启关闭等操作。站台控制柜主要用于对地标终端状态统计、数据下发、站台工作人员临时修改编辑地标信息本方案充分考虑到地标引导系统将适应现有站台的改造,也包括新站台的建设。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铁路旅客候车过程中,引导旅客检票至等候列车,改善旅客候车体验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施例中站台部署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施例中地标终端的外观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施例中地标终端的显示区域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施例中地标终端的显示效果模拟图。
27.图6为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施例中电平转换电路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施例中通信电路和隔离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30.图9本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屏供电电路图。
31.图10为本实施例中电源转换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33.实施例
34.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站台地标引导显示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控制网络、二级控制网络以及地标引导模块;所述一级控制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客户机、地标系统总服务器以及交换机;所述二级控制网络包括与所述交换机连接的若干个站台控制柜;所述地标引导模块包括与各所述站台控制柜连接的地标终端。
35.本实施例中,站台地面引导显示系统接收客服系统列车信息,发送至站台控制柜的显示屏显示,可通过调度人员使用客户机(工作电脑)对一级控制系统对所有站台进行预设置,将列车所有预设完的信息通过地标系统总服务器下发至二级控制系统(地标站台控制系统),再由二级控制系统将信息分发至地标引导模块的各地标终端,最终经列车信息显示。在此,站台工作人员(使用手持设备、站台控制柜提供的显示屏)可根据站台实际情况对当前站台地标进行修改编辑、开启关闭等操作。站台控制柜主要用于对地标终端状态统计、数据下发、站台工作人员临时修改编辑地标信息本方案充分考虑到地标引导系统将适应现有站台的改造,也包括新站台的建设。
36.如图3所示,所述地标终端包括终端外壳、设置于所述终端外壳上的第二显示屏和光线强度传感器以及位于所述终端外壳内的控制板和电池安装盒;所述第二显示屏由所述站台控制柜驱动。所述地标终端嵌入于地板中。
37.本实施例中,地标终端的第二显示屏主要使用预埋线路,其包括低压供电 (dc 24v),通讯线路,由站台控制柜进行驱动,如表1所示,表1为地标终端显示表。
38.表1
39.40.[0041][0042]
本实施例中,各地标终端主要嵌入到地板中,其显示当前列车车次、当前车厢号、左右侧车厢号等信息。显示区域规划如图4所示。针对显示的情况(暂时以32x64分辨率led屏),效果模拟如图5所示。
[0043]
本实施例中,各地标终端配有两个环境光感应器,显示屏亮度可根据当前环境光进行调整,因其未地标通过方块为单元显示方式,保持与地板瓷砖相同的方格风格。分辨率考虑设计为32x64,通过光格兰(金属材质增强受力强度)、均光膜、深色亚克力板或深色磨砂(防止打滑)钢化玻璃进行像素画显示。
[0044]
本实施例中,各地标终端安装需对现有黄色盲道或盲道内侧进行改造施工,地标终端下方改为活动地板,可用于终端电池的更换。改造区域挖出50mm,用于安装终端。各地标终端的控制柜可安装在立杆高处,或改造站台上路灯,或者藏于花台、垃圾桶等处。使用无线时,站台控制柜将配置锂电箱供终端电池充电。
[0045]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包括控制电路、通信电路、隔离电源电路、第二显示屏供电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以及电平转换电路。
[0046]
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电路采用型号为esp32wroom32du的控制芯片 u2,所述芯片u2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2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源3.3v、电容c1的一端以及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芯片u2的第3引脚以及外部编程接口j5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8引脚、第9引脚、第10引脚、第11引脚、第12引脚、第 13引脚、第14引脚、第24引脚、第27引脚、第28引脚、第30引脚、第31 引脚、第33引脚、第36引脚以及第37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15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16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
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源3.3v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25引脚分别与电阻r2 的一端以及外部编程接口j5的第5引脚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3.3v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26引脚,所述外部编程接口j5的第6引脚接地,所述外部编程接口j5的第3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5引脚连接,所述外部编程接口 j5的第2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4引脚连接,所述外部编程接口j5的第1引脚连接电源3.3v,所述芯片u2的第26引脚和第29引脚分别与所述通信电路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38引脚和所述芯片u2的第39引脚连接,并接地。
[0047]
如图7所示,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型号均为74hc245d的电平转换芯片 u1和u3,所述芯片u1的第1引脚分别与所述芯片u1的第20引脚、所述芯片 u3的第1引脚、所述芯片u3的第20引脚、电阻r5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所述隔离电路以及接地电容c11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19引脚与所述芯片u1 的第10引脚连接,并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2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7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3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6引脚连接,所述芯片 u1的第4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3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5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1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6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30 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7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28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8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27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9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1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13引脚-第18引脚与逻辑电路j1的第7引脚-第1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11引脚和第12引脚与逻辑电路j1的第9引脚和第10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0048]
所述芯片u3的第19引脚与所述芯片u3的第10引脚连接,并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2引脚、第3引脚以及第4引脚与所述芯片u1的第11引脚、第 12引脚以及第13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5引脚与所述芯片u2 的第14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6引脚和第7引脚与所述芯片u2的第8 引脚和第9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1引脚分别与所述芯片u3 的第12引脚以及第二显示屏供电电路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8引脚和第17 引脚与逻辑电路j1的第11引脚和第12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 15引脚、第14引脚和第13引脚与逻辑电路j1的第13引脚、第14引脚和第15 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0049]
如图8所示,所述通信电路采用型号为iso1050dubr的通信芯片u7,所述芯片u7的第1引脚连接电源3.3v,所述芯片u7的第2引脚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2的第29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7的第 3引脚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2的第26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7的第4引脚和第5引脚均接地,所述芯片u7的第6引脚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以及can总线接线端子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7的第 7引脚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二极管d5的一端以及can总线接线端子的第2 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7的第8引脚分别与隔离电源电路、第二显示屏供电电路、 can总线接线端子的第1引脚以及接地电容c12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以及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can总线接线端子的第4引脚接地。
[0050]
如图9所示,第二显示屏供电电路采用型号为光耦隔离的芯片u6,所述芯片u6的第1引脚与电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接地电容c11连接,所述芯片u6的第2引脚与所述芯片u3的第12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6的第4 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12、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开关k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6的第3引脚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 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
并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4的正极以及开关k1的第2引脚连接,开关k1的第3引脚分别与高亮led屏幕电源接线端子j2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连接,开关k1的第4引脚与分别与高亮led屏幕电源接线端子j2 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连接。
[0051]
如图8所示,所述隔离电路包括隔离芯片u5,所述芯片u5的第1引脚与接地电容c11连接,所述芯片u5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5的第3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5的第4引脚与接地电容c12连接。
[0052]
如图10所示,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采用型号ams1117的电源转换芯片u4,所述芯片u4的第2引脚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以及电源3.3v 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7的另一端、所述芯片u4的第1引脚、电容c5的一端以及电容c4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芯片u4的第3引脚、接地电容c11、二极管d1的负极以及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开关k1的第4引脚连接。
[0053]
本实施例中,本系统由工作人员操作内网系统或旅服系统进行操作控制,通过以太网络将控制数据及命令下发至控制网关,再由网关使用can总线控制地标终端进行显示,地标终端控制器通过hub75接口对第二显示屏电路进行显示,使用继电器控制的方式控制第二显示屏电路电源开关。
[0054]
本实施例中,本系统通过显示、闪烁画面的方式与旅客进行互动交换,通过can总线与控制网关进行通讯,获取当前列车信息。控制网关主要从旅客服务器或者地标系统总服务器中获取列车信息,并将其转为地标终端的显示信息。其中,用户可通过客户机对地标显示的信息进行配置、修改,也可以通过旅客系统进行自动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