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耗材芯片、耗材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耗材芯片、耗材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打印成像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耗材芯片、耗材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图像形成装置是一种通过成像原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多功能图像制作和复印装置、静电印刷装置和任何其它类似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上通常可拆卸地设有耗材,通过耗材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过程提供记录材料。例如,对于激光打印机,其对应的耗材可以为硒鼓,硒鼓中的记录材料为碳粉;对于喷墨打印机,其对应的耗材可以为墨盒,墨盒中的记录材料为墨粉或墨水。
3.为了便于耗材的管理,耗材上通常设有耗材芯片,当耗材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时,耗材芯片可以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信息交互。其中,耗材余量数据是耗材的关键数据之一,其用于反映耗材中记录材料的剩余数量或剩余比例。
4.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容模块和检测电路对耗材余量进行检测。具体地,耗材中的记录材料作为电容模块的检测介质。其中,当耗材中的记录材料的数量发生变化时,电容模块中的检测介质发生变化,检测电路可以检测到不同的电容值,进而可以将该电容值转换为耗材余量数据。
5.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图像形成装置、耗材的使用和搬运,可能会造成耗材中的记录材料分布不均匀。采用上述方法对分布不均匀的耗材进行检测,可能会导致耗材检测结果不准确,图像形成装置会误认为耗材剩余量数据出现突变和跳变,误导用户。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耗材芯片、耗材及存储介质,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分布不均匀的耗材进行检测,可能会导致耗材检测结果不准确,图像形成装置会误认为耗材剩余量数据出现突变和跳变,误导用户。
7.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应用于耗材芯片,所述方法包括:在动态检测过程中,接收图像形成装置发送的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数据,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数据与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相关联,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与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相关联;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和转换系数,计算获得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用于被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读取并显示;其中,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数据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检测的耗材消耗量和电容模块的电容值相关联,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检测的耗材消耗量相关联,其中,在动态检测过程中,同一电容值对应的第一耗材余量数据相同,所述电容模块被配置为固定电容。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包括:将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进行差值运算,
获得耗材余量差值;若所述耗材余量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若所述耗材余量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是否相同;若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不同,则根据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调整所述转换系数,其中,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转换系数计算获得的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相同。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之后,还包括:产生错误条件,所述错误条件用于指示所述耗材芯片存在异常。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错误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耗材芯片不再响应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请求;所述耗材芯片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反馈错误信息;改变所述耗材芯片的电气工作特性。
1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耗材芯片,包括:接口模块,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通信;
13.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第一耗材余量数据、第二耗材余量数据、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转换系数;控制模块,用于执行下述步骤:
14.在动态检测过程中,接收图像形成装置发送的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数据,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数据与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相关联,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与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相关联;
15.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和转换系数,计算获得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16.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用于被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读取并显示;
17.其中,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数据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检测的耗材消耗量和电容模块的电容值相关联,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检测的耗材消耗量相关联,其中,在动态检测的过程中,同一电容值对应的第一耗材余量数据相同,所述电容模块的电容值固定不变。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包括:
19.将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进行差值运算,获得耗材余量差值;
20.若所述耗材余量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22.若所述耗材余量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是否相同;
23.若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不同,则根据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调整所述转换系数,其中,根据调整后的所述转换系数计算获得的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相同。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之后,还包括:
25.产生错误条件,所述错误条件用于指示所述耗材芯片存在异常。
26.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耗材,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耗材芯片。
27.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在本技术实例中,通过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获得耗材余量的检测结果。由于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不受电容模块的电容值的影响,因此,即使耗材中的记录材料分布不均匀,也不会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示意图。
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系统示意图。
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另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示意图。
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另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示意图。
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另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示意图。
3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耗材芯片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耗材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41.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43.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4.为了在记录材料快用完的时候较准确地检测耗材余量,会在估算耗材余量的这种方式之外,对耗材进行动态检测。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动态检测是指:当剩余的记录材料到达一定值时,打印机会开启对记录材料的动态检测,该动态检测先后多次检测耗材内部的记录材料反馈的电容值,然后依据不同次检测所检测到的电容值(包括先后检测到的电容差值)以及当前次或者累计的已打印页数、打印覆盖率来计算记录材料的消耗情况,从而较为准确地反馈耗材内部记录材料的剩余情况。耗材的动态检测一般使用电容检粉来校准,对电容进行动态检测时,电容会根据耗材的多少动态变化。但是若是处于动态检测时,电容前后一直没有下降趋势,会出现卡死的状态;但若是电容值前后变化趋势过大,会出现跳变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技术采用固定的电容,用户可以看到墨量正常下降,耗材芯片主动修改剩余数据。
45.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示意图。在图1中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为打印机,可理解,除了打印机外,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为复印机、传真机、多功能图像制作和复印装置、静电印刷装置和任何其它类似装置。另外,该打印机可以是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或者多功能一体机,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46.参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耗材,其中,耗材可拆卸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上,通过耗材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过程提供记录材料。为了便于耗材的管理,耗材上通常设有耗材芯片,当耗材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时,耗材芯片可以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信息交互。
47.参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和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和耗材芯片。如图3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48.s301:图像形成装置根据耗材消耗量和电容模块的电容值,确定第一耗材余量数据。
49.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耗材消耗量是图像形成装置消耗的记录材料的数量。例如,当图像形成装置为打印机时,该耗材消耗量可以为打印机根据打印的页数、打印的覆盖率换算获得的。
50.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容模块对耗材余量进行检测。具体地,电容模块包括电容和检测电路,耗材中的记录材料作为电容的检测介质。其中,当耗材中的记录材料的数量发生变化时,电容中的检测介质发生变化,检测电路可以检测到不同的电容值,进而可以将该电容值转换为耗材余量数据。电容模块的具体内容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51.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和搬运,可能会造成耗材中的记录材料分布不均匀。采用上述方法对分布不均匀的耗材进行检测,可能会导致耗材检测结果不准确,图像形成装置会误认为耗材剩余量出现突变和跳变,误导用户。
52.针对该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将电容模块中的电容替换为固定电容,其中,当耗材中的记录材料发生变化时,该固定电容的电容值不发生变化。可理解,若采用上述耗材余量显示方法,当电容值不发生变化时,检测电路经检测后转换得到的耗材余量数据同样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随着耗材中记录材料的消耗,耗材余量数据始终不发生变化,显然耗材余量数据不准确。
53.针对该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耗材余量显示方法中,首先需要通过耗材消耗量和电容模块的电容值,确定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其中,在动态检测过程中,同一电容值对
应的第一耗材余量数据相同。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容模块的电容为固定电容,因此,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并不会随着耗材中记录材料的消耗而发生变化。
5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固定电容的电容值可以为现有技术中记录材料充足时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容值。
5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301是在图像形成装置启动对耗材的动态检测时,才执行的步骤。例如,当耗材余量剩余30%时,启动动态检测。
56.s302:图像形成装置根据耗材消耗量,确定第二耗材余量数据。
57.图像形成装置根据实际的耗材消耗量,确定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并存储。例如,图像形成装置为打印机,则第二耗材余量数据是根据实际打印的页数、打印的覆盖率来换算的。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与图像形成装置检测到的耗材消耗量有关,与电容模块的电容值无关。当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容值不再变化时,第二耗材余量数据继续更新。
5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图像形成装置启动对耗材的动态校准之前,确定第一耗材余量数据的方式与步骤s302相同。
59.s303:图像形成装置向耗材芯片发送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数据。
60.图像形成装置在计算获得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后,将该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发送给耗材芯片,耗材芯片接收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并存储。耗材芯片会利用接收到的新的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数据,改写旧的数据。
6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可以在步骤s301之后就发送,而不是在s302之后。
62.s304:耗材芯片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和转换系数,计算获得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6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转换系数可以是在耗材芯片中预先设定的值。耗材芯片根据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和转换系数,可以计算获得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例如,可以将第二耗材余量数据除以转换系数,获得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可理解,该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可以反映耗材中记录材料的估算剩余比例。
6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的换算关系如表1所示。
65.表1:
66.第二耗材余量数据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转换系数1638450%32768:11310740%32768:1983030%32768:1655420%32768:1327710%32768:1
67.在表1中,转换系数为32768:1,将第二耗材余量数据除以转换系数获得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例如,当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为16384,转换系数为32768:1时,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为50%;当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为9830,转换系数为32768:1时,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为30%;当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为3277,转换系数为32768:1时,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为10%。
68.s305:耗材芯片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6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可以被图像形成装置读取并显示。例如,将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显示在打印机的屏幕上,其表示为墨量进度条,用户可以根据该墨量进度条了解耗材剩余情况。
70.在初始状态下,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是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第一耗材余量数据换算获得的,并且在向耗材发送第一耗材余量数据时,也向耗材芯片发送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由耗材芯片接收并存储到耗材芯片中。但是,当电容模块的电容值不再变化时,则图像形成装置不再采用该方式换算第一耗材余量比例,也不再改写耗材芯片存储的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也就是说,随着耗材中记录材料的消耗,基于该改写机制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由于没有被成像设备更新,在开始动态检测后,保持在开始动态检测前的状态。
71.为了获得准确的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例如,当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为80%,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为70%时,根据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将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为70%。
7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不是实际的比例数值,而是与实际比例数值有关的折算数据,例如在耗材芯片中是用十六进制的方式来记录数据,那么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的最大值是ff,ff换算为十进制为255,即相当于用255表示100%,与100比较相差155,那么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为9b(十进制为155)时,表示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的最小值,即0%。这里的ff和9b等不表示实际比例的数据,也可以称之为“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73.s306:耗材芯片向图像形成装置发送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74.具体实现中,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在耗材芯片中读取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也可以由耗材芯片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图像形成装置主动发送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75.s307:图像形成装置显示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
76.图像形成装置读取从耗材芯片接收到的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并显示出来。
77.在本技术实例中,通过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获得持续改变的耗材余量比例。由于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不受电容模块的电容值的影响,因此,即使耗材中的记录材料分布不均匀,也会显示正常的、持续下降的剩余比例,不会出现余量比例卡顿、跳变的情况。
78.参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示意图。该方法可用于图1和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和耗材芯片。其在图3所示方法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30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79.s401:将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进行差值运算,获得耗材余量差值。
80.耗材芯片根据从图像形成装置收到的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数据进行差值运算,获得耗材余量差值,并存储在耗材芯片中。可理解,该耗材余量差值为一个临时值,具体实现中可以将该耗材余量差值临时存储在耗材芯片的sram等易失性存储器中,
而无需存储到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81.s402:若所述耗材余量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82.具体地,该差值阈值为设定的第一耗材余量数据与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之间的差值阈值。该差值阈值可以存储在耗材芯片中,例如,存储在耗材芯片的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耗材芯片比较耗材余量差值与预设的差值阈值,若耗材余量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差值阈值,根据第二耗材余量数据改写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83.可理解,当耗材余量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差值阈值时,说明与实际的剩余记录材料相关的第一剩余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小于当前显示的第一剩余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即实际的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大于之前参与运算的第二耗材余量数据。
84.参见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和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和耗材芯片,其在图4所示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步骤:
85.s501:若所述耗材余量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是否相同。
86.耗材芯片比较耗材余量差值与预设的差值阈值,若耗材余量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判断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第一余量比例数据是否相同。
87.s502:若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不同,则根据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二耗材余量数据调整所述转换系数。
8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所述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不同,耗材芯片用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与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进行运算,得到修正后的转换系数,使得根据修正后的转换系数,转换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后,得到的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与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相同,从而动态调整转换系数,适应碳粉盒使用环境或者打印机算法的变化,避免误差扩大。
8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动态检测过程中,若电容模块的电容值不再变化,图像形成装置认为耗材余量不会发生变化,图像形成装置就不会再读取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也就是说,即使通过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了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若电容模块的电容值不变,图像形式装置也不会读取改写后的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导致图像形式装置显示的第一耗材余量比例为改写前的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9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用户对图像形成装置执行一定的操作(在下文中称为目标操作)后,图像形成装置会重新读取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为了促使用户执行该目标操作,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需要耗材芯片产生错误条件,图像形成装置根据该错误条件输出错误提示信息,使得用户误以为图像形成装置发生故障,进而执行上述目标操作。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91.参见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耗材余量显示方法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和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和耗材芯片,其在图3所示方法的基础上,在步骤s306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92.s601:耗材芯片产生错误条件。
93.错误条件用于指示耗材芯片存在异常。耗材芯片产生的错误条件可以是以下错误
条件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94.1)耗材芯片不再响应图像形成装置的请求。具体地,当耗材芯片接收到图像形成装置发送的请求消息时,拒绝向图像形成装置发送与该请求消息对应的响应消息。
95.2)耗材芯片向图像形成装置反馈错误信息。具体地,当耗材芯片接收到图像形成装置发送的请求消息时,向图像形成装置发送错误的响应消息。
96.3)改变耗材芯片的电气工作特性。例如,激烈地增加耗材芯片的功耗。
97.当然,耗材芯片产生的错误条件还可能包括其它的类型,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98.s602:图像形成装置和耗材芯片识别错误条件。
99.图像形成装置和耗材芯片识别错误条件目的是为了让图像形成装置输出错误提示信息。错误提示信息可以是故障灯亮起、图像形成装置的运行声音突然增大,图像形成装置不再响应用户的操作。错误提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几种。
100.s603:图像形成装置输出错误提示信息。
101.图像形成装置输出错误提示信息,错误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对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目标操作。目标操作可以为:对图像形成装置开关机、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开合盖。目标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几种操作。
102.s604:图像形成装置接收所述目标操作。
103.图像形成装置识别错误提示信息,使得图像形成装置认为耗材芯片存在异常,从而促使用户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开合盖、开关机等目标操作。只有图像形成装置完成目标操作后,图像形成装置才会重新读取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并显示出来。
104.参见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耗材芯片结构示意图。所述耗材芯片700可以包括:接口模块701、控制模块702及存储模块703。接口模块701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通信。存储模块703用于存储第一耗材余量数据、第二耗材余量数据、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转换系数和耗材余量差值。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耗材余量差值作为中间数据,可以不存储在该存储模块703中,或在运算过程中,存储在该存储模块703的sram等易失性存储器中,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另外,存储模块还存储初始电容值的地址,该地址在耗材芯片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后,被图像形成装置写入与电容模块有关的初始电容值数据。该初始电容值,可以用于后面对电容模块的动态检测时,作为比较的值。
105.控制模块703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106.在动态检测过程中,接收图像形成装置发送的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数据,第一耗材余量数据与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相关联,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与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相关联;
107.根据第二耗材余量数据和转换系数,计算获得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108.根据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用于被图像形成装置读取并显示;
109.其中,第一耗材余量数据与图像形成装置检测的耗材消耗量和电容模块的电容值相关联,第二耗材余量数据与图像形成装置检测的耗材消耗量相关联,其中,在动态检测的过程中,同一电容值对应的第一耗材余量数据相同,电容模块的电容值固定不变。
1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包括:
111.将第一耗材余量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数据进行差值运算,获得耗材余量差值;
112.若耗材余量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根据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
1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还用于:
114.若耗材余量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判断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是否相同;
115.若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不同,则根据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第二耗材余量数据调整转换系数,其中,根据调整后的转换系数计算获得的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和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相同。
1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第二耗材余量比例数据改写第一耗材余量比例数据之后,还包括:
117.产生错误条件,错误条件用于指示耗材芯片存在异常。
118.需要指出的是,控制模块703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了表述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119.参见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耗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耗材包括图7所示的耗材芯片。该耗材芯片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为了表述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12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耗材上安装的是电容值固定的电容,可以表示耗材数量充足情况下的电容值,与实际的耗材数量没有关系。电容值固定的电容可以是贴片电容、插件电容(例如陶瓷电容)等具有额定电容值的元器件,也可以是由两个相对电极构成的等效电容。
121.参见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模块示意图。电容检测装置905包括第一电极906、第二电极907及绝缘介质908。电容模块的第一接触电极901和第二接触电极902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到电容检测装置905。其中,第一接触电极901通过第一导线904连接到电容检测装置905的第一电极907,第二接触电极902通过第二导线903连接到电容检测装置905的第二电极906。电容检测装置能够实际检测绝缘介质的数量,但是不能检测耗材的实际耗材余量。绝缘介质可以是碳粉,或者具有其他介电常数的物质。为了避免图像形成装置检测的电容值忽高忽低、跳变,电容检测装置905中容纳的绝缘介质的数量是固定的,不会随着耗材的使用而改变。这样设置的电容检测装置,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安装在耗材上,例如在耗材上设置一个相对封闭的腔室,其内容纳的耗材数量的固定的,在这个腔室内设置一对检测电极,这对检测电极相当于图9中的第一电极906、第二电极907,腔室内容纳的耗材相当于绝缘介质908,这样的结构与贴片电容、插件电容的效果相同。而且,检测电极可以根据耐压需要选材和制造,不会出现贴片电容、插件电容这些元器件因为耐压值不高出现的击穿等问题。如果电容检测装置905内的绝缘介质不是绝对的被密封,其的电学特性与耗材所处的温度、湿度等环境相似,能够跟随环境条件改变,在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电容检测时,可以体现出与环境条件相同的变化,能够更好满足图像形成装置的检测要求,相比于电容元器件,其环境同步性、跟随性和匹配性更好。
122.参见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示意图。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及通信单元1003。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123.其中,所述通信单元1003,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从而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用户数据或者向其他设备发送用户数据。
124.所述处理器1001,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图像形成装置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器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10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125.所述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处理器1001的执行指令,存储器10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126.当存储器中的执行指令由处理器1001执行时,使得图像形成装置1000能够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127.具体实现中,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128.具体实现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技术提供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129.具体实现中,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130.本技术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13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
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132.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133.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