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飞机零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翼身前梁框。
背景技术:2.翼身前梁框作为机翼连接处重要组成部件,是保证飞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传统翼身前梁框锻造采用一次成型,模具承受较大成型压力,且坯料充型困难,这样会导致零件存在缺陷,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铝合金翼身前梁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梁1、外缘条2、内缘条3、横向立筋4、减重槽5、加强筋6、定位嵌块7和框腹板8。
5.横向立筋连接在内缘条和外缘条之间,中间形成减重槽,框腹板中间具有结构加强筋,定位嵌块分布于梁框两侧面。
6.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缘条、内缘条并不等高在同一水平面,外缘条和所述接头内缘条均为阶梯式。
7.更进一步地,所述减重槽位于横向立筋和内缘条、外缘条之间。
8.更进一步地,所述弯梁和框腹板连接处呈一定夹角。
9.更进一步地,所述前梁框的材料为7050铝合金。
10.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铝合金翼身前梁框,具有以下优点:
11.翼身前梁框为一体式结构,包括弯梁、外缘条、内缘条、横向立筋、减重槽、加强筋、定位嵌块和框腹板,横向立筋连接在内缘条和外缘条之间,中间形成减重槽,框腹板中间具有结构加强筋,定位嵌块分布于梁框两侧面。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体式结构,前梁框结构简单,梁框结构更加安全,传递载荷大,在保证自身结构强度同时降低了零件质量,方便定位,零件装配更精准,并且节省原材料,减少了前梁框的制造成本。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翼身前梁框,是一种致密性好,强度、精度高,性能优的铝合金前梁框,能满足航空航天的使用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13.图1为新型的铝合金翼身前梁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新型的铝合金翼身前梁框a
‑
a截面剖视图。
15.图3为新型的铝合金翼身前梁框b
‑
b截面剖视图。
16.图4为新型的铝合金翼身前梁框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
的实施列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
‑
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铝合金翼身前梁框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一种铝合金翼身前梁框,包含:弯梁、外缘条、内缘条、横向立筋、减重槽、加强筋、定位嵌块和框腹板,横向立筋连接在内缘条和外缘条之间,中间形成减重槽,框腹板中间具有结构加强筋,定位嵌块分布于梁框两侧面。
20.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铝合金翼身前梁框,所述翼身前梁框使用7050 铝合金材料,通过多次模锻锻压成型;所述外缘条、内缘条并不等高在同一水平面,外缘条和所述内缘条均为阶梯式,横向立筋和内缘条、外缘条平滑过渡,交错形成减重槽,弯梁和框腹板连接处呈一定夹角。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前梁框,加强机翼与机身的连接强度,在保证自身结构强度同时降低了零件质量,方便零件安装定位,装配更精准,并且节省原材料,减少了前梁框的制造成本。
21.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设计。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新型铝合金翼身前梁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梁、外缘条、内缘条、横向立筋、减重槽、加强筋、定位嵌块和框腹板,横向立筋连接在内缘条和外缘条之间,中间形成减重槽,框腹板中间具有结构加强筋,定位嵌块分布于梁框两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翼身前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条、内缘条并不等高在同一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翼身前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位于横向立筋和内缘条、外缘条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翼身前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梁和框腹板连接处呈一定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翼身前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框的材料为7050铝合金。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铝合金翼身前梁框。所述翼身前梁框为一体式结构,包括弯梁、外缘条、内缘条、横向立筋、减重槽、加强筋、定位嵌块和框腹板,横向立筋连接在内缘条和外缘条之间,中间形成减重槽,框腹板中间具有结构加强筋,定位嵌块分布于梁框两侧面。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体式结构,前梁框结构简单,梁框结构更加安全,传递载荷大,在保证自身结构强度同时降低了零件质量,方便定位,零件装配更精准,并且节省原材料,减少了前梁框的制造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明 詹雙源 林海涛 代芳芳 黄伟九 杨绪盛 王正安 郭非 杨会 方勤 胡瀚杰 陈全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4.08
技术公布日:2022/1/4